模块教学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0-03-24丁爱芹
摘要:
大学生健康课程在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因其未能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影响作用的发挥而亟待改革;以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能力建设和问题解决的模块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可分理论模块、专题模块、赏析模块、拓展模块四个模块进行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教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
1998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发布几个重要文件在制度上保证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修课地位,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促进其走上正规化、科学化道路。2011年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得益于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是心理最健康的三个群体之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推广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经过20多年的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固定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某种程度也形成桎梏束缚课程改革创新和积极发展,未能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改变,存在课程定位“偏差”课程内容“消极”、教学方法“单调”、 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影响课程积极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教师的积极性发挥。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模块教学的可行性
消极心理学下的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于以问题为中心,忽略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的激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关注和解决问题,也应注重积极正面的引导,激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课程内容安排应该以心理发展为依据,结合社会现实,体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1]。
模块教学起源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进,最初作为职业培训模式应用与企业培训,最后逐渐应用到学校教学中。模块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现场教学为主、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便于组织和实施等特点,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出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题迸发活力和激情,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模块化教学模式按内容分一般分为通用性模块[3](包括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子块)、个性模块(包括学科公共选修客车专业选修课程两个子模块)和实践性模块(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思路。(高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综述)。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模块教学与模块教学内容设计基本符合以上设计思路。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分四个模块:理论模块、专题模块、赏析模块、拓展模块。理论模块主要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等同于上述的通用模块;专题模块相当于上述的个性模块把学生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成几个专题来讲,综合学生需求和课程内容,让内容贴合学生实际让课程焕发活力;赏析模块和拓展模块都相当于设计思路中的实践性模块,分别是进行电影赏析和案例分享的互动体验式教学,一改传统的纯理论式教学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户外拓展模块中学生在真實的活动中达到释放压力、挑战自我、激发潜能、熔炼团队、高峰体验和自我教育的目的,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既有成熟的理论支撑,又有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基础,学生可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平和心态,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激发自我,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开展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具有可行性。
三、基于模块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应该以促进学生潜能发挥,以学生的知、情、意活动、价值引导为方向,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的。互动体验式教学能很好的整合学生的知情意,并显著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教学专题和选择教学模式。
(一) 理论模块内容
专题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内容:讲述心理健康的意义、概念、标准;讲述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的程序和方法、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现状。
目的: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标准,会对自我与他人心理健康状态有初步的判断;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与求助意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偏见和误解,了解心理咨询及其作用原理,客观看待心理咨询,懂得适时求助,对心理咨询师有初步的筛选和甄别能力。
专题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危机应对
内容:正常异常心理的区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及应对。
目的:在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可以初步区分正常异常心理、正常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状态及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学会自我鉴别和自我调整;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掌握初步的识别知识,学会自助学会助人。
(二)专题模块
目的:专题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在在现阶段或者人生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问题导向的专题设计,侧重预防问题发生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传统的关注解决已出现问题的消极心理学导向到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积极心理学导向。
内容: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分为常规教学专题和备选教学专题,教学内容侧重学生实际问题,教学顺序可以灵活安排。常规教学专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专题一.学会适应:大一第一学期课程侧重新生入学适应;大一第二学期课程兼顾处理适应后续问题及各种适应问题。
专题二.自我意识:协助学生在新的人生阶段和认知水平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避免自我意识混乱。
专题三.情绪管理:了解情绪的想知识;大学生情绪的特点;情绪ABC理论;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专题四.压力调试:了解压力概念及对个体的影响;了解压力的积极和消极意义;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源;掌握常见的压力应对策略。
专题五.人际交往:了解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相关知识;理解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效应;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困惑;掌握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宿舍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及掌握如何营造温馨宿舍。
专题六.恋爱与性:了解恋爱的概念内涵;了解爱情属性及类型;树立正确的恋爱和择偶观;了解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扰;了解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及学会自我保护。
专题七.生涯规划:了解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了解影响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因素;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了解求职常见的心理误区及调试。
专题八.职业心理:了解实习期及初入职场的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职场新人的心理定位与心理建设。
很多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未来缺乏憧憬,现实中缺乏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缺乏幸福感等,因此,根据所在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开始备用专题:感知幸福、畅想未来和生命教育等專题。
(三)赏析模块
目的:结合电影非言语性、非指导性、互动性、灵活性、内隐性、渗透性、等特点,把呆板、乏味、说教的方法转变为生动、直观、形象、综合的方法,把约束、封闭、灌输的教育模式转为开放、参与、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模式,达到宣泄情绪、观察学习、缓解压力、改变认知等,学会控制情绪、应对挫折等而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4]。
常用影片。《UP》赏析点:爱情、梦想、挫折、博爱、知识、勇气、合作等;《叫我第一名》赏析点:挫折、坚持、梦想、坚持等;此外还有《美丽心灵》、《楚门的世界》、《爱德华大夫》、《头脑特工队》等。
课堂电影不一定非选择经典的心理电影,只要可以影片可以承载教学的主题,时长在100分钟之内为佳。
(四)拓展模块
目的: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释放和挖掘个人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员沟通,有效释放压力和体验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项目选择:户外拓展项目很多,可以根据人生、场地、上课所在学期、学校现有器材进行选择和设计。大一上学期开课的侧重团队建设和成员合作,大一下学期可以侧重释放压力、团队合作和激发潜能等。活动前的引导和开场的破冰游戏很重要。
总之,模块教学能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兼顾传统的知识传授,注重视听体验、互动分享等,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了课堂活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林斗秀,杨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考[J]文化创新和比较研究,2019(05):34-35.
[2]陈环环:基于模块教学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4):136-138.
[3]詹燕:高职应用文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 ,2014(6):122-123.
[4]丁爱芹:电影赏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9-110.
基金项目:2018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研究(编号:18zykyyb04)。
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 (基金编号:2019fdy037)。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