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汨罗市武夷山村乡村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24傅玉

山东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汨罗武夷山集体经济

傅玉

摘要:

如何以有效的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分析了武夷山村乡村治理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优化武夷山村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武夷山村;乡村治理

如何以有效的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专门深入汨罗镇武夷山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武夷山村乡村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武夷山村位于汨罗市汨罗镇中部,由原南托、北托、茶木3村合并而成,该村以合村改革为契机,探索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一)基层党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在合村换届中,武夷山村按照“20个不提名”、“八联审”的要求,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坚决把不符合条件人员挡在门外。村党总支全面践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同时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33年党龄的徐正方就第一个同意死后骨灰入壁葬式生态公墓“福寿园”,在他的带动下,全村1018位老人签订协议,承诺百年后进行火化、简办丧事,全村600余座土坟迁入公墓。村党组织大办实事,密切了党群关系,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综合治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针对社会治理的难点,武夷山村一一对应建起了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助学社、广场舞蹈队、军鼓队、环保协会、舞龙会8个社团。村民通过社团参与乡村治理,架起第三方桥梁。加强“雪亮工程”建设,投资80余万元,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125个,实行网格化管理,全村五个片区都安排了一个网格员实行“一日双巡”,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决”。武夷山村以“枫桥经验”为引领,以“三无”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的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三)城乡融合,谱写乡村振兴的瑰丽诗篇

结合融城拓镇发展规划和农村分户建房“刚需”,265户南托村村民把旧宅基地退回村集体后,入驻新村集中建房,并配合“空心房”整治,先后拆除废旧“空心房”20栋。村里共腾退宅基地459亩,全部进行复垦复绿,流转土地近1000亩。村里,还成立了保洁队伍,开设可回收垃圾超市,种苗木近2万多株,美化了乡村环境。村里将依托G240快车道加速经济发展,车道以西发展高效农业,以东重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货运物流等多元产业,并将茶木片区建成集垂钓、观光、餐饮等“一条龙服务”的特色龙虾城,形成新的城乡融合示范区,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

二、武夷山村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村支两委内部管理有待优化

武夷山村现有5439人,50个村民小组,村干部只有8人。村里事务众多,大到精准扶贫、综合治理、文明创建,小到邻里纠纷、夫妻不和等等问题,都要村里解决,工作琐碎繁重。而且武夷山村作为岳阳市“平安创建示范村”,每天來村里参观学习、采访检查的人员特别多,接待任务很重。另外部分年纪较大的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但年事己高,工作很吃力。村里聘请的四名临时工,其中两名主要负责村部的茶水、卫生。还有两名大学生负责信息录入等工作,但由于属于合同用工,人员流动很快,使得一些工作青黄不接。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武夷山村是城乡结合部,“人多、地少”,本地居民多到汨罗做小工或做小生意。村集体提前流转的1600亩土地,还没有转租出去,计划流转40亩土地建成3万平方的大型农贸市场,流转8亩地建物流园,土坟搬迁后节约出来的200亩土地,计划平整改造成体验式菜地,还有农民工培训学校等等都还在计划中。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变向中,因为尚未完善的基础设施,尚未形成配套的商业环境,导致面子和里子进化步伐不一致,所以如今,如何带动产业发展,如何管理好集体资产,如何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是摆在武夷山村面前的一件大事。

(三)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

武夷山村成立仅3年,公共基础设施仍然不健全。首先是教育服务质量不佳。武夷山原有小学设施设备陈旧,2018年计划新建武夷山小学至今还没动工,计划建于南托与北托安置区之间的汨罗一中新校园,2018年才确定初步设计方案,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建成。其次是村里没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广场、展览室等相关公共设施。党建广场还未施工,仅有的露天篮球场,不能满足村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垃圾分类、雨污分流、天然气入户、摄像头覆盖等基本设施还待维护。

三、优化武夷山村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乡镇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要提升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服务意识。全面推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乡镇政府应依法厘清镇村权责边界,明确事项清单,确保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推动职权下放,以实现权与责的统一。新农合医保、房屋改扩建等事宜纳入便民服务村级代办事项清单,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确保村里“有权干事”,让老百姓办事不出村。

同时要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保证村里“有钱办事、能办好事”。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首先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既要培养造就一支年轻、有文化、有本领、善用新思维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又要运用教育培训来提升村干部依法办事、执行政策和服务村民的能力,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促使村干部积极履责,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其次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走集体经济和社会治理“双赢”的发展路子。一是武夷山村可以借助近城优势和紧邻屈子生态湿地公园的区位优势,打造出集循环农业、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村集体提前流转的1600亩土地,可以平整后流转出去,或尽快建好农贸市场出租或售卖,赚取第一桶金,然后以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第一产业升级,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实施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工程。二要拓宽治理渠道,坚持多元协同治理,充分调动优秀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助力集体经济德的发展壮大,共同推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多多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持。

(三)探索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社团+自治”是武夷山村自治最大的亮点。党总支指导组建“老年协会”、“助学社”等8个社团组织,村里“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形成了协同治理的强大合力,但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首先要提高村民参与能力。参与能力与村民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所以必须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选择农闲时间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结合现在便捷的网络联系方式和现代技术,全方位加强村民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农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应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奠定村民积极参与自治的物质基础,通过充实社团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强社团组织自身的发展动力,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使其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村规民约的制定、民间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汨罗市委党校,湖南 汨罗 414400)

猜你喜欢

汨罗武夷山集体经济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大美武夷山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吊屈原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自心间,辟一弯汨罗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