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构三维育人空间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2020-03-24杨浩

山东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三部曲志愿服务

杨浩

摘要: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的希望所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重点所在。本文,根据我校“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阐述育人三部曲、成长三部曲和爱心三部曲在推动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志愿服务;三部曲;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

志愿服务三个三部曲,是指育人三部曲、成长三部曲和爱心三部曲,分别是从学校、学生和学期三个维度来架构的育人空间。把志愿服务教育工作从不同的层面来具体化,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情,促进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不断创新。

一、 全年分年级分类别分层次奏响育人三部曲

学校按照分年级分层次教育的总体思路在一年级学生中重点做好志愿服务意识教育。二三年级学生中重点做好志愿服务实践教育。在毕业生当中,重点做好志愿服务感恩回报教育。

在一年级学生当中主要开展“梦想农苑、扬帆起航”,二三年级学生开展“学在农苑,助力成功”,四年级学生开展“情系农苑,感恩远行”这三个主题教育活动。

一年级的学生喜圆大学梦。我们就重点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开展思想教育、适应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树立以农苑为新的梦想起点、扬帆起航的志向,因此在一年级学生当中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就利用易班、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大学新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第二个就是在“一导”的作用下开展思想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海报展、漫画展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志愿服务行为习惯。第三个就是在“二师”的指导下,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也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三节三爱的主题教育活动。还有课前志愿服务播报、每天做一件好事、每周一次公益活动、每月一本经典诵读、孝文化进寝室、美化校园、光盘行动等等,这些大学生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的一些志愿服务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志愿服务习惯,提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德。

对于二年级三年级来说,我们就开展“学在农苑,志在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因为二、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重要阶段,学校就重点做好学生的学习发展教育,开展以专业背景的志愿服务等活动。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适合其发展的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志愿服务理想。在以专业为背景的志愿服务方面,首先我们主要邀请学植保专家、优秀校友与学生深入交流、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夯实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第二个就是平台搭建,鼓励学生进入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内外的各大志愿服务大赛等等,积极为学生志愿服务搭建各种科研平台。第三个就是评优评先,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国家志愿服务大赛的评选和表彰,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奉献,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四年级即将毕业学生们,我们就重点开展“情系农苑,感恩远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即将毕业离校之际,学校重点做好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教育感恩、回报教育、举办情系母校等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首先重点开展的是工作进基层教育。通过各种平台媒体深入宣传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农村支教、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这些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的就业项目。第二个就是做好创业教育。利用校内媒体大力宣传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给毕业生们做经验交流,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创业。第三个就是感恩教育,开展情意留母校爱心永传承捐赠活动、我把祝福送给您的感恩活动等等,积极倡导毕业生给母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一条合理化的建议、一个文明整洁的形象,强化学生尊师爱校的意识。第四点就是发展教育。我们利用学校农学专业的优势,对有兴趣的毕业生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

二、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奏响成长三部曲

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在一年级同学当中,我们重点开展“我的志愿我设计”,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对二三年级的学生,重点开展“比学赶帮超,志愿的青春最美丽”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志愿服务中;对四年级学生,我们重点开展“情系母校,志愿在四方”。

对大一学生我们开展“我的志愿学我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认识志愿服务、规划志愿服务。在新生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的时候,我们会对新生开展什么是志愿服务、为什么要志愿服务、如何做志愿服务的主题讲座,班级讨论等教育活动,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到学习动力。第二点就是规划志愿服务。我们举办“志愿的开端,美好的未来”主题班会、“给志愿服务理想的一封信”。

对二三年级同学,我们开展的是“比学赶帮超,志愿的青春最美丽”的主题教育,主要是组织开展雷锋月、志愿服务演讲大赛、我的志愿服务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志愿服务、热爱志愿服务、享受志愿服务。在此我们重点开展的是思想引领,举办“志愿成就,青春无悔”主题班会、辩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用志愿诠释青春,把最美好的大学时光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自我。第二个就是把目标定为帮助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为学生提供学习志愿服务咨询服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鼓励学生根据发展方向参与不同类别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第三就是开展个性发展指导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志愿服务论坛、志愿互助小组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兴趣爱好、天赋特长發挥好。

针对四年级的同学,我们开展“情系母校,志愿在四方”的主题教育活动。临近毕业之际,学校开展临别赠言、同学祝福老师、寄语感恩等活动,引导毕业生牢记母校教诲,不负母校嘱托。鼓励毕业生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成才报国。具体来说,我们会开展一个“放飞梦想”的活动,动员全校的教职工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毕业生就业广开门路,提供志愿服务信息和岗位,从而鼓励毕业生勇敢追梦。其次,开展感恩回报的活动,举办毕业生的师生联谊会,师生篮球赛、足球赛,短信谢师恩真情告白,赠言母校,我用业绩回报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感念师恩情系母校。

育人、发展、爱心,围绕知情意,聚焦能力、品格,对大学志愿服务理念教育,思想引领,管理强化,服务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驾马车。在一年级的时候要多投入一些时间,让同学们以最短的时间来明白志愿服务活动。紧接着就是要帮助他重新认识,到了大学志愿服务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尽快的重新树立个新的目标,一旦学生的这个新目标确立以后他就有了方向,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们就引导他上路。最后,对志愿服务理解深刻后,学生就会做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卓明,姜土生.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责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6):7.

[2]年永琪,薛晓丽.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内涵与要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6):36.

[3]王海建.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4):3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GS18099)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猜你喜欢

三部曲志愿服务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