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因素理论在中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运用研究

2020-03-24谭琦李璐璐

山东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学习中学

谭琦 李璐璐

摘要:

中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压力过大等问题,学校管理方面亦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双因素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成果,适用于学校的组织管理,双因素理论对于学生学习既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又具有实践中的必要性,其激励因素、保障因素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至关重要。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中学;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全社会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学校作为青年活动的重要场所,更应担负起教育青年,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作用。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hygiene-motivational factors)”,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引发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2]只有激励因素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

一、学生学习中运用双因素理论的必要性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压力过大,家长期望过高,学习倦怠感存在等问题,老师有时也会出现唯考试成绩论的看法,将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运用到学校学生的学习中是很有必要的,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良好成绩所带来的学习成就感、教师的认可、学习的内容本身、学习的自我责任感、等等。这些因素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学习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保健因素中,良好学习环境的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等也都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2.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

学校管理缺乏人性化,初高中大多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中缺乏“以人为本”[3]的理念考虑,双因素理论作为一种管理学理论,不仅对企业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样具有借鉴价值,可以打破学校仅在学生课堂学习上下功夫的弊端,开阔学校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思路,转而注意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基础设施、各类活动的开展,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双因素理论中保障因素的运用,可以推动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生学习中运用双因素理论的可行性

1.理论上的可行性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此理论作为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代表,在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方面具有深入研究,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更加高效,调动员工的工作动力,提升其工作效率。虽然此理论是在上世纪提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企业管理提出的,但在学校的管理教学过程中依然适用。

2.实践中的可行性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跟踪实验,他在某中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对其中的一个班宣布:“你们是经过精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在之后十几年的追踪研究中,他得出了惊人的结果,这一个班的学生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个个出类拔萃,这说明了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正向影响。双因素理论运用到学校的教育中是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的。

三、 双因素理论在学生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双因素理论包括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将这两方面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教学过程能够起到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的作用。

1.激励因素

1.1学习成就感

学校会定期开展一些测试,学生们在测试中如果有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学生在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时,如果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就会对前途充满希望、对升学充满信心,自然就有愿意学习的动力,在某些有条件的学校,奖学金作为一种物质奖励会起到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自我成就感的提升,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而对于测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老师也应及时关心询问,与他们一起找出原因所在,帮助他们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促使其有班级归属感,自觉维护班级秩序,努力提升自己。

1.2教师的认可

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着关键作用,教师在授课时要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授课内容上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并且听懂,与此同时,积极平等无差别地与每一位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精神鼓励。即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将这种内在的、更强更持久的积极性转化为更加积极勤奋的学习。

1.3学习的内容

中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多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们忙于做题根本没有时间看经典书籍,即便有时间,也多用来放松,语文课上教师讲课的同时也会介绍作者的优秀作品,学生也没有时间去查看,仅仅停留在记忆中,将来进入大学,虽说有了闲暇时光,但也缺少了再去看书的那份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习应将人才培养方案地域化、本校化,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学生现状,做出符合本校学生认知解读,教师在授课时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讲解有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1.4学习责任感

针对学生中存在一些家境富裕,觉得自己不需要奋斗,爸妈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情况,学校应加强爱国主义、艱苦奋斗教育,中学学生还处于身体心智的拔节长穂时期,对于社会还不了解,很多想法都不成熟,仅仅是想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初中结束后上一个技术类院校,学一门技术也可以养活自己,并且还能买房买车,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教师在学生的学业上下功夫,更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针对一些总想着辍学打工挣钱的学生,教师们更应及时进行关心帮助,了解原因,进行现实国情民情行情教育。

初中学生大多会讲有很多人没有上大学却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然而,这些人所占的比例毕竟是少数,在社会上仅仅是个案,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上过大学的人,初中生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依然活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小天地中。为此,学校应加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古往今来,大凡很有作为的人,都是在少年时期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4]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关教育,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到底是谁的责任。

2.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虽然不能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其学习动力,但是保障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起到不为学生学习设障碍、不使学生感到不满意的作用,在客观方面为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1学校管理

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询问学生的建议与看法,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5]的指导理念贯穿实施到管理工作的具体细节中,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在管理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做到换位思考,同时也应教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工作者要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当中的困难,同时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学习成绩以及学生遇到的困难。这样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2.2学校环境

初高中学生大部分都在学校住宿,学校的硬件设施显得尤为重要,供暖纳凉设施是否完善,饮用水的供应是否充足都至关重要,基本设施的普及使得学生夏天不会因为天气太热而无心学习,冬天不至因为天冷而不愿起床学习。而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学生在枯燥无味的学习中增加一剂良药,亦像是夏天午后的冷飲,为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中寻找一丝归属。

2.3学习氛围

在应试考试依然是主调,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很少,当然这不会提升学生的不满意度,但会降低学生对学习校校园生活的体验。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征文比赛,读书活动,歌唱比赛等。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施展自己的才华与优点,做到劳逸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发挥特长,发现自己的优势,为将来的人生做出一些规划考虑。

2.4人际关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歌唱比赛,举办运动会等形式,动员学生们参加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一起合作中融入班级,增强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劳逸结合,身心都得到发展。中学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拔穗期,学生们正在以一名“小大人”的身份要求自己,追求独立自主,想要自立自强,对自己与朋友、同学及老师的关系都细心呵护,想要展示出自己优秀的一面,想要证明自己。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化解矛盾与分歧,对于刚刚转学到本班级的学生,亦应帮助其融入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老师不仅上课时与学生交流,其他时间也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一些教师以自己不是班主任,仅仅是任课老师为借口,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书育人的要求。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其弟子多至三千,也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沿用,对于现今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相较鬼谷子的仅传授知识,对学生品德修为、如何做人未加重视,其弟子虽然在当世大放光彩、崭露头角,至终弟子之间未互帮互助,也未能将其学派发扬光大而言,孔子注重学生道德修养,重视做事先做人的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小结

实际上,大部分因素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激励因素中的学习成就感的获得,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阻碍其进步成长。奖学金的设定可能会起到激励寒门弟子奋发学习的作用,而对于家庭富裕的学生,或者本身成绩落后,自觉与奖学金无缘的学生则可能起不到激励作用。但双因素理论“作为一个研究中学学生学习行为的工具是可行的”[6]。这也为将双因素理论从商业和社会组织引入教学机构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学校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使激励因素所发挥的积极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锴.杨红.郭晓芸.王柳行.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5(25):137.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02.

[3]许媛媛.高校学生管理中双因素理论的运用实施研究[J].科技风.2015(5):22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82.

[5]唐艳辉.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37.

[6]赵琳娜.论双因素理论在学习中的运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216.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学习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