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0-03-24张文林
张文林
审美能够使人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净化,让人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层次。对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树立他们对美的认识,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美的认知,从而培养他们基本的审美能力。
一、学会欣赏线条的形态美
在美术绘画中,一根线强弱、轻重的不同,在空间上所产生的远近距离也是不同的。在西方的绘画中,艺术家们通常用线条的粗细、力度的强弱来表达物品的前后距离和形体关系,给人一种逼真写实的透视感和直观感;在中国绘画中,传统艺术家则用墨线的清、淡、重、浓等五种不同的墨色来传递空间中不同层次和特点的视觉感受,通过强弱、虚实之间的效果对比,丰富我国绘画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大作。其中,西方绘画又用线条的紧、松、直、粗、光滑、柔软等来表现物体轻薄柔软、坚硬厚重等质感效果,小学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中西绘画艺术线条所产生的情感色彩之间的对比,培养学生欣赏形态美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是非常敏感的,这也是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异常丰富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个特征,从视觉享受的角度出发来刺激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年龄特点,从视觉形象的教学原理入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以及世界中五彩绚丽的美好事物和文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或视频,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北方独有的“冰雪世界”、交错的梯田等,教育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更要让他们学会感悟接受风格迥异、但却同样能带给我们心灵上触动的美。
(二)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其他直观可用的教具、范画、模型等。通过向学生阐述每个模型和范画的内容和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解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散学生对艺术的想象,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还能有效帮助學生发现美、感受美、接触美并表现美,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师可以模仿学生最喜爱的动画或者人物的动作又或者是班内某位同学的标志性表情,让学生观察后讨论一下是谁的表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和审美的欲望。当学生对艺术之美产生兴趣之后,课堂教学的成效自然就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耐心
对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高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审美能力对他们今后发现美、观察美、欣赏美以及接受美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有所成就的,学生的审美能力会随着他们所接受教育的发展、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注重持续性和经常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培养他们建立个人的习惯相类似。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拥有比成年人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美的感受也是最纯粹的。小学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的空间和宽广的平台,让他们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美和接触美。
(三)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光靠课堂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对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接受美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之外,更多地还是要让学生跳出课堂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课堂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注重传授学生审美的观点和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审美的兴趣。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