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品名的翻译
2020-03-23王欣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国与世界的各种交流日益紧密,中国产品“走出去”,外国产品“走进来”。就化妆品而言,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外国化妆品品牌争先涌入中国,而中国化妆品品牌也想走出国门,跻身世界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化妆品的功能和质量决定其市场占有率,但品牌的功能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品名对于吸引消费者,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国际知名化妆品品名翻译为例,探讨化妆品品牌品名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化妆品品名;翻译策略;翻译原则
品牌名称是化妆品的形象代表,成功的品名翻译关乎着产品的生存与发展,翻译成功与否对产品及企业形象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品名也起着广告的作用,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这意味着,在品名的翻译中也要达到广告的效果,既要准确而忠实传达原品名的信息,又要达到原品名的功能。然品名翻译绝非易事,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目标群体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品名翻译时,要有一个综合考量,灵活的选择翻译策略。
1 翻译目的论概述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大约经过了凯瑟琳娜·莱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和克里斯汀娜·诺德四个阶段。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提出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她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2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品名翻译的翻译原则
化妆品品名翻译与其他类型的翻译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此类品名翻译不仅是文字的简单转化、内容的忠实传达,还涉及了社会语言学、广告学、消费者心理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为提高化妆品的吸引力,对产品进行推广,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地位,扩大消费群体,提高产品销量,打响企业的名声,实现利益最大化等等目的,在其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翻译
原则:
1)品名的文本一般比较简短,翻译时,要达到与原品名一样简洁,言简意亥。
2)在翻译时,找准记忆点,在尊重目标消费群体的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可根据目标国家的谚语、习语、神话故事等进行翻译。
3)在翻译时,追求翻译文本的音美、形美、意美,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给人以美的感受,增强化妆品的吸引力与魅力。
4)在翻译时,体现化妆品的特性与功能,突出化妆品的特点。
3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品名翻译的翻译策略
在品名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准确理解源品名的含义,还要传达源文本的魅力,为了吸引顾客,要考虑目标消费群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以下几个翻译策略:
3.1 音译
音译指把一种语言中使用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发音相近或相同的词语来进行翻译的方法。这是化妆品品名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品名总是以化妆品的创始人、设计者、名人或地名来命名,根据目的论原则,翻译策略由整个翻译过程的目的来决定。通过对人名或地名的音译,可以保留化妆品的独特性与异域风情,用来吸引国外消费者,使用此类翻译方法的品牌有Channel(香奈儿)、Givenchy (纪梵希)、Knaebo (嘉娜宝)、Snoopy (史努比)、Elizabeth Arden (伊丽莎白雅顿)、Lancome (兰蔻)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品牌的音译并不是根据人名、地名来命名的,而是根据化妆品的内涵、功能、体验等来进行音译,源语言的词可以翻译成目标语的发音相近或相同的、具有美好内涵的词语。比如美国品牌Revlon(露华浓),其译语“露华浓”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仅音韵神韵皆备,更是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
3.2 直译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一些化妆品品牌的翻译采用了直译的译法,这种翻译策略直接将源语言的内涵与目标语言的意义相结合,准确且直观地传达了化妆品的功能和效果。在品名翻译中采用直译这种翻译方法,会有一些条件限制,比如原品名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还要考虑语言结构等方面。采用此类翻译方法的品牌有Water myth (水之谜)、Skin doctors (皮肤医生)、Persian Rose (波斯玫瑰)、Life Code (生命密码)、Doctor Li (李医生)等。
在上述的品牌翻译中,Skin doctors直译成“皮肤医生”,这是澳洲的一个天然护肤品牌,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功能,使化妆品听起来更安全、健康,更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译者在品名翻译中使用直译时,需要极好地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对这两种语言的背后的社会文化有所了解,才能使用直译实现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比如有一个化妆品品牌名为Ghost,如果将其直譯为“鬼魂”或是“幽灵”,而这两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不具美好意义,会给中国消费者造成害怕甚至是恐惧的情绪,对中国消费者无吸引力,甚至会造成中国消费者的抵制。译者将其译为“魅影”,表现了品牌的魅力,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情趣。
3.3 意译
目的论要求译者在翻译品名时,注重传达品名的美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形成、发展以及背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语言转换过程中会出现语言或文化空缺,在翻译时要对源语言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符合目标语的习惯。例如法国品牌LA ROCHE—POSAY (理肤泉),它是以法国一个温泉小镇命名的,但由于原名太过冗长,无法进行直译和音译,所以在翻译时,既要使其简单化,便于记忆,又要突出产品的个性和内涵,采用意译。相传最早于13世纪,当时一位将军的战马得了皮肤病,将军将其放走,可没过多久,这匹战马又回来了,而且皮肤病痊愈,最后发现是这个小镇的温泉水治好了战马的皮肤病。此后,LA ROCHE—POSAY的温泉水对皮肤病有疗效也就传播开来。“理肤泉”的含义“清理皮肤的泉水”与其品牌的功效不谋而合,既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又与产品的文化历史相结合,传达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4 结语
化妆品品名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翻译,用来提高化妆品的吸引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通过对中外知名化妆品品名及其翻译的分析可知,在进行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可参考本文中的四项翻译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分歧和矛盾,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达到甚至远远超过与原品名语言的效果,释放品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杜书灵.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化妆品品牌名称的中文翻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2]付晓红.基于目的论的化妆品品牌名汉译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3]林曼辉.化妆品商标翻译及其文化内涵[J].海外英语,2012(08):153-154.
[4]吴抗抗.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国化妆品品名汉译[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周素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汉语商标词的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3):61-63.
作者简介
王欣(1995-),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