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中的“是”的词性及其语义特征
2020-03-23汪熙
汪熙
摘 要:汉语中的“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动词,一直是研究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分析“是”的词性及其语义特征,以深入剖析关于“是”并为将英语中的“be”及汉语中的“是”作认知对比分析,探索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
关键词:“是”;认知语法;词性;语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2
1.引言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是”,由于其用法的复杂性,一直是研究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笔者将“是”的词性归纳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其中,当“是”作为系动词时,具有表示判断,强调,焦点和对比等用法,并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
2.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70年代萌芽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言不是天生就有的;语法是概念化的结果,因此语法并不是一个先天存在的可以无限生成句子的自治系统;语言知识来自于语言的使用,语言知识的获得是来自于语言实践,因此,语言规则的掌握不是先天的。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板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angacker(1985)认为在小句的分析中,情态和语态应被分析为情境植入述义,句子中其余成分(其他助动词和主要动词)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小句中心语,时态和情态的作用是给一个小句植入情境,使其变成限定形式。
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认为,原型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与同一范畴成员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例,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在原型理论当中,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性最多,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性最少。
3.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是”
3.1“是”表判断
“是”的不同语法功能实际是由所搭配词语的数量语义特征决定的,也就是说,“是”是表示判断还是强调,对比等,都是由跟在“是”之后的词的语义特征决定的。在分析“是”作为判断词之前,我们需要借助于两个概念,一是离散量:凡是具有明确的个体,或其成员间有明确的边界,并可以用自然数自由称数的对象,称作具有离散量的语义特征。二是连续量-指没有明确的个体,其构成部分之间边界交叉,只能被模糊量的程度词修饰,典型的具有连续量语义特征的词,如形容词。也就是说,名词是具有离散量语义特征的,形容词是具有连续量特征的。此外,动词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动词具有双重的数量语义特征,当动词表示具体的行为动作的时候,呈现的特征就是离散的,而从动词内部发展的过程来看,又是均衡连续的,因此是具有连续量的语义特征。在判断句中,判断词“是”联系两个变项且两个变项的数量特征都必须是离散的。此时,“是”作为句子的核心成分,那么句子的整个语义是怎样呈现出判断的语义特征呢?我们来看以下的例子:
a.老王是模范
b.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
c.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
三个例句中,最典型的判断句就是例句a,“是”作为核心动词连接主语和宾语。宾语“模范”为名词。在认知语法中,名词是一种非时间性关系,不具有过程性,而只有具有过程性的词才能够充当小句的中心语,因此,宾语“模范”不能够充当小句的中心语,只能通过核心动词“是”构成小句的中心语。此时的“是”与“模范”结合在一起,成为小句的中心语。核心动词“是”给句子施加过程性侧重,形成序列扫描,最终呈现出一个“老王是模范”的静态状态关系。宾语“模范”原本是一个复杂的非时间性关系,和核心动词“是”结合以后组成了一个新的构式成为小句的中心语,最终呈现出一个静态的状态关系。在判断句中,因“是”后面跟的宾语成分的不同,整个判断句所表现出来的语义也不同。当“是”前后所接的成分都是名词成分,且主语和宾语的外延相同时,判断句表示等同,此时主宾语可以相互交换。例如:
《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 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
当“是”前后面接的名词的外延大于主语时,此时判断格式表示分类,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能互换,例如:
她是我们学校的英语老师 → *我们学校的英语老师是她
当“是”后接的成分是事物名词,主语是表示方位的词语时,判断格式表示存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能互换,例如:
村子前面是一大片水田
当“是”后面接的成分是对主语内涵的说明,主语和宾语的外延一致时,判断句表示诠释关系,“是”作为核心动词不能省略,例如:我们的任务是要把这些书放在书架上。
但不论“是”用在判断句中因跟在之后的成分不同而表示什么样的语义,所表示的语义结构是一样的,都是把主语最终定格在最终的静态的状态。作为判断词的“是”,用法和英语中be动词作为系动词后面接名词作宾语的用法。例如:she is Karen(她是凯伦)
3.2“是”表焦点
石毓智(2001)指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规律是,判断词会自然地向焦点标记演化。汉语的判断词“是”也不例外,它在演变成判断词的同时,很快也发展出了焦点标记的用法。作为现代汉语中重要的焦点标记“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只能焦点化紧随其后的成分;其次,被焦点化的成分必须具有离散性质;此外,判断词“是”和焦點标记“是”是不一样的,焦点标记“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退化掉了作为动词的特征,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去掉以后句子依然成立。例如,“小王昨天用钳子把那张桌子修好了”可以有以下几种焦点标识的形式:
a.是小王昨天用钳子把那张桌子修好了 -焦点施事
b.小王是昨天用钳子把那张桌子修好了 -焦点时间
c.小王昨天是用钳子把那张桌子修好了 -焦点工具
d.小王昨天用钳子是把那张桌子修好了 -焦点受事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焦点标记的“是”后紧跟的是具有离散性质的被焦点化的成分,一般都是名词性质的词。而之后如果是具有连续性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则构成的句子是强调句而不是焦点句。
汉语中作为焦点标记的“是”和英语中在强调句型中的be 具有很多相似点,都能够焦点化紧随其后的成分,但焦点化的成分一般都是名词性性质的词,且不能焦点化动词和形容词,因为动词的离散性不是自足的,需要借助其他成分,形容词是连续性质的。我们可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如果我们将白色作为一个背景,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中间黑色部分所呈现出来的花瓶,而如果我们将黑色作为背景的话,我们看到是两个白人的侧脸。人们就是在这种图形和背景的转换之间完成对信息的感知和识别。当我们把焦点实施于施事时,即在句子“是小王昨天用钳子把那张桌子修好了”中,我们是把“小王”放在图形的位置上,而把句子中的其他成分都置于背景的位置,想要焦点化的信息是“小王”;同理,在英语的强调信息中,例如在句子“It is John that bought a car yesterday.”中,我们把“John”放在图形的位置上,作为焦点化的信息,而把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放在背景的位置上。
3.3“是”表强调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是”在作為判断词时,是句子中的核心动词,后面所接成分一般为具有离散性质的名词;当“是”作为焦点标记词时,几乎已经失去作为动词的性质,去掉后句子依然成立,而强调句和判断句的区别就在于其后所接的成分性质的不同。强调句型中的“是”之后,一般为连续量性质的词,即动词和形容词。例如:
我这个人是脾气不好,我是拿了你的钱,但我是一个好人。
第一个“是”其后所接成分为“脾气不好”,是一个具有连续量性质的形容词,第二个“是”后面接的也是具有连续性质的动词,因此第一个“是”和第二个“是”表强调,而第二个“是”之后的成分为具有离散性质的名词“好人”,因此第二个“是”表判断。我们先来看“是”表强调后接动词时的情况,“是”在表强调时,跟英语中用助动词do的用法类似。表示强调的“是”和句子核心动词“拿”共现,此时的强调标记“是”和与其组合的动词“拿”两者都是过程性质的,对同一个过程分别进行抽象的和具体的描写,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句中核心动词对强调标记“是”的所有成分进行阐释,此时的强调标记作为一个整体是充当阐释位。
以上是对强调标记“是”加动词的描述,当强调标记“是”之后加形容词时,情况又不相同。之前陈述过形容词是具有连续性质的词,一般而言,单纯的形容词前加“是”,“是”是一种强调标记,表示某种特性的程度之高,作为强调标记的“是”去掉后句子是依然成立的。例如:
这个花是好看 → 这个花好看
作为强调标记的“是”后跟具有连续性质的形容词时,因形容词呈现的是一种非时间性关系,因此整个句子实现的是整体扫描而不是过程扫描,句子的语义作为一个整体被人所识解。
而如果之后的本身是连续性质的形容词前有最高级修饰时,如“最”等,原本是连续性质的形容词就变成了离散性质,此时的“是”将不再是强调标记“是”而是判断词“是”,因为在这一系列句子中,“是”作为核心动词,不可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判断词“是”作为句子的核心动词,形容词“最聪明的”因其非时间关系无法成为小句中心语,必须借助核心动词“是”构成小句中心语,判断词“是”为小句带来过程性侧重,施加序列扫描。
3.4“是”表对比
以上分析论述了“是”的三种用法,分别是作为判断词“是”,焦点标记“是”以及强调标记“是”,“是”除去以上几种用法以外,还能表示对比。不同点在于,“是”表判断,焦点,强调时是在单句里面进行的,而当“是”表示对比时,涉及到由单句组成的话语组织。
4.总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出,汉语中的“是”在作为不同的词性时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和功能,当“是”作为判断词表强调时,是句子中的核心动词,此时判断词“是”后接具有离散性质的词,最典型的即名词或者名词结构,之后,判断词“是”慢慢发展为焦点标记,此时,焦点标记“是”后所接成分为具有连续性质的词,此时“是”已经褪去其作为动词的基本特征,去掉后句子依然成立。“是”表强调时,“是”后跟连续性质的词。“是”表对比时,涉及由单句组成的话语组织。在“是”的所有用法中,“是”的判断词用法为原型,为典型成员,其他用法为其非典型成员。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onald Wayn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石毓智.论判断、焦点、强调与对比之关系——“是”的语法功能和使用条件[J].语言研究,2005(04).
[3]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