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2020-03-23马咪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之中,越来越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这就需要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意识到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存在的不足,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而奠基。文章先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必要性,然后对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不断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126-02

【本文著录格式】马咪.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J].课外语文,2020,19(06):126-127.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与情感,也使得教学总处于浅层面的教学之中,学生无法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及发展方式,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极为不利。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之中,老师需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视角着手,加强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入分析与探究,以此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会发展的人。下面将依据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一、新课改背景下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从社会角度来分析。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大量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人才,而创新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先会学习、思考与解决问题,因而只有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才能够预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及发展空间,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真正为他们将来更好的成才而奠基。

其次,我们从教育发展角度来分析。教育始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与时俱进的人才。为此,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性的学科,想要充分发挥好教书育人作用,就必须要及时根据最新的教学方向,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及课堂教学方式,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而服务,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路人角色。

最后,我们从教学质量角度来分析。高质量的教学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而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基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实情来进行教学设计,很明显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及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将创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来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让学生始终保持发展的动力,久而久之教学质量必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新课改背景下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策略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因而作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分析与研究,不断认可及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首先,需要在备课阶段转变教学观念,即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生的有效学习来备课,备课之时既要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其次,需要在教學阶段转变教学观念,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向,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构建探索、思考、质疑与创新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教学之中还必须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基于实际教学内容来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另外,老师还需要加强对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关注,尤其是那些个性较强的学生,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其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法

奇迹和创新必然有直接的关联,如果老师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那必然难以发生奇迹。这就要求高中语文老师要注重“改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及传统的教学习惯,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奇迹的出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首先,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具体而言,在初期的课前预习阶段,老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导学案,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掌握预习的基本步骤与技巧。之后就可以不再为学生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更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自信。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课文时,预习答案可以由知识链接和课文学习两部分构成。其中知识链接部分就是指导学生对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及关于秋的描述等内容进行了解;课文学习方面就是让学生先初读课文,将字词意思弄清楚,然后再泛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明确文章是采取的总起、分写、总写叙述哪种方式,最后让学生写下“我的收获与困惑”,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铺垫。

其次,课堂中必须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成功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必然是极为和谐的。为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对新型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理解,即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实际教学之中老师要发自内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发挥好自身组织者与促进者的教学作用。而想要实现上述所说内容,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坚持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好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处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及老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实现奠基。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理解与把握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具有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极为必要。

首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在学习《囚绿记》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标题中使用“囚”字恰当吗?为什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来进行讨论,有的小组认为极为恰当,因为此“囚”是为了衬托光明,是作者对光明、自由的一种向往,因而用“囚”字十分合适,能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更好的感知。这样的教学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思考与创新机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潜力,保持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

其次,运用師生同台互动模式。此种模式是借助每节课的课前三五分钟,按照班级作为顺序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其训练过程坚持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能为每位学生预留充分的搜集与登台展示时间。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学生在课前三五分钟展示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与课文相关的多种资料展示,又设计了多种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及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能让学生的新课学习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掌握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四)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顺利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老师就必须要充分把握预设与生成间的关系,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生成性因素的关注,以此来确保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具体操作为教学中及时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回答,将之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预设生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极为必要,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及发展方法,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果,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谢芳.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高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8).

[2]张朝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四个维度[J].贺州学院学报,2017(3).

[3]杨彪年.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2).

附    注

本文是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0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语文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