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讨

2020-03-23胡彩霞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

【摘要】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班主任的责任尤为重要,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及综合素质,小学班主任决定以班级管理为切入点。为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创新以及对实践这部分内容进行论述,揭示对班级管理进行创新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创新举措,希望能对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141-02

【本文著录格式】胡彩霞.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课外语文,2020,19(06):141-142.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成长有非常大影响,为此,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工作的责任。在管理过程中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表现,教师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这是管理好班级日常工作的必备条件。在此之上,需要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对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在这一时期的学生缺乏安全感,比较依赖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教师应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使小学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对班主任管理班级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创建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环境对学生成长而言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以及教学表现,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并对班级管理进行优化,根据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状态,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小学班主任通过完善班级管理工作,使教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并且还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師还应该通过班级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同样有很大的益处。为此,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对班级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实践,从而在小学阶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途径

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表现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并在教学工作中严格地将管理内容落实到工作中,这样能够解决班级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并且还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多与家长沟通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做好校内工作,还需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这样才能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以及班主任的保驾护航,这样才能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养成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校的受教育情况,还需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对多所小学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性格以及习惯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父母性格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要想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支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通过与家长的交谈,能够让班主任了解到学生在家中的情况,与此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家庭以及学校双方面的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健康成长。

(二)多与学生交流

小学班主任要想完善班级管理工作,还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对于班主任开展教学工作有非常大的益处。在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班主任而言颇具挑战。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所以教师要想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比较困难,教师应该在平时多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并且还需要了解学生所处阶段的心理特点,与学生交谈时,多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心理以及身体成长的初级阶段,班主任教师的正确领导对于学生日后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在教学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将班主任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这样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更容易听从班主任的管理及安排。除此之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氛围,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引入激励机制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需要被肯定的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予以肯定,这样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有非常大的益处。当学生得到班主任肯定之后,也会对班主任产生好感,这样学生更容易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为了能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果,教师可以在工作中引入奖励制度,通过奖励机制对遵守班级条例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当有所收获之后会维持良好的习惯,对于没有被表扬的学生也有导向作用,没有被表扬的学生会为了得到奖励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班级制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评奖平台,当学生有优异表现之后就会增添一分,当学生累积的数量达到相应的等级之后就能兑换礼品,十分为最低等级可以兑换笔记本、铅笔等,最高等级为一百分,礼品为精美的密码日记本,学生会为了兑换自己喜欢的礼物严格按照班级管理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引入激励机制对班级管理工作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班主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设置奖励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为班级活动有序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结语

小学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对教学工作的指示,根据班级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创新方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能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教师还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成长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开导,除此之外,还应该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放学后的表现,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从小学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对班级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实践可以在学生小学阶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长俊.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学周刊,2019(30).

[2]张珍凤.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

[3]黄定壮.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

[4]蓝艳.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5]刘晓鹏.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