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开创德育新局面
2020-03-23李敏赵广忠
李敏?赵广忠
:闫局长,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您对德育有着怎样的认识?沈阳市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闫凤霞:古人云:富润屋、德润身,人无德而不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就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这“六个下功夫”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沈阳市的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六个下功夫”,通过“一个营造、两个坚持、三个突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关键作用,突出班主任的主体作用,突出沈阳市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的牵动作用,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生态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开创沈阳市德育工作新局面。
:沈阳德育工作着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使课堂成为育人主渠道。您能具体谈谈“三个课堂”的内容吗?
闫凤霞:“三个课堂”是从大德育观的角度提出来的:第一课堂为学校的学科德育;第二课堂为学校的实践育人;第三课堂为学校的网络教育。沈阳市统筹“三个课堂”,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联动格局,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沈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改进手段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使思政课“活”起来。把道德与法治课和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上好,坚决杜绝减少课时或将课时挪作他用的现象。我们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着力打造思政“金课”,思政课教师要敬畏讲台、站好讲台、用好讲台。沈阳市坚持将德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全过程,为了真正发挥学科德育的育人效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展现本学科的德育内涵,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方法上,分学段、分步骤、有衔接地合理安排,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收获育人的实效。另外,鼓励学校在现有条件下,结合沈阳市优秀地域文化,因地制宜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作用。第二课堂以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中的德育资源为依托,这也是沈阳市多年来的一个德育研究成果。沈阳市通过开展“中国传统节日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在理论方面对中国传统节日与德育结合的内在根基进行了探寻。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德育资源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精神价值,可作为现代德育内容的传统根基;二是传统节日的生活化特征及其丰富的民俗活动,对学生而言是极易亲近的传统文化载体,可作为一种“凸显体验”的德育形式。在此基础上,为促使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具体化、现实化,我们对全市的中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指导学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索,基本形成了操作性强的实践方略。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出主题化、趣味化和艺术化的“三化体验”原则,使所获的理论认识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时,减少“变形、走样”的可能性,保证实施的指向;构建五大传统节日教育目标内容体系,为一线教师教学和组织活动提供资源支持;研制沈阳市中小学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沈阳全市范围内推开,提供制度保障。
发挥第三课堂的宣传引导作用。沈阳市加强网络德育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德育资源,促进资源的普及共享;搭建校园网站、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抓好网络论坛阵地,定期组织召开网络德育教研专题论坛、市区的评优活动,实现网络在线直播;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冬(夏)令营、家校互动等活动,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提升媒介素养,增强网络育人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性。
:活动是中小学重要的教育教学形式之一,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请问,沈阳在活动育人方面都作了哪些努力?
闫凤霞:沈阳市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生活化,杜绝将德育工作变成“应景工作”“面子工作”,更加注重学生“里子”的培养。沈阳市通过创新途径和载体,实现了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和特色化。
德育活动主题化,是将德育工作贯穿融入到学校日常工作中,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新闻播报、宪法宣传、习语进课堂、道德讲堂等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精神 助力沈阳振兴”“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我与小树共成长”“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资源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德育活动系列化,是指发掘节日中的教育资源,以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大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为重点,以沈陽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交流展示会为抓手,挖掘传统节日、纪念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精神价值,开展系列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沈阳市连续八年成功举办沈阳市中小学纪念孔子诞辰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交流展示会,将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及学校经验在全市推广,助力全市形成崇尚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
德育活动特色化,即沈阳市注重加强对各区、县(市)德育品牌项目创建工作的指导,每个学校能够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和规律,总结提炼推广“小微德育”“最美教育”等区域性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特色化、常态化的沈阳市德育工作品牌项目。
:教师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沈阳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与全国教育工作者分享吗?
闫凤霞:沈阳市立足区域实际,立足教师本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根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坚持形实并重、心育共建这两个原则,抓住软环境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师德规范这四条主线,把师德教育融入大德育环境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育人能力,推进师德建设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发展。
第一,以软环境建设为导向,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沈阳市依法维护教师权益,大力宣传师德典型,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根基,着力彰显教师的示范作用。沈阳市发挥教师在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引导教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学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共享教育幸福人生。
第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精心塑造仁爱之师。沈陽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构建心育与德育共建的师德建设模式,以心育德,以德养心,提高教师缓解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胸有丘壑、悦己达人,营造更加和谐、轻松、愉悦的育人环境。
第四,以师德规范为保障,切实完善机制建设。沈阳市把师德建设工作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予以贯彻落实。建立市、区(县)、学校三级德育研究管理网络,加大师德建设研究。以沈阳市中小学生培养手册为抓手,加强教师对手册内容的理解,让教师在品德培养教育方面作出表率。
:德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一定有很多甘苦,也一定有很多需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地方,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闫凤霞:德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规律、积极创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样才能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为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与实践。
我们总结了三点经验:第一,德育工作要加强机制建设。德育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制,我们成立了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德育常规管理体系,对全市德育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保障德育工作经费,落实国家对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德育工作专项经费,积极支持重要活动、队伍培训、设施建设及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二,要重视德育队伍培训,实现转型升级,尽快从经验性转为反思性,从随意性转为系统性,从盲目性转为科学性,从零散性转为综合性。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市教育局《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通过“以训代评、以评促训”的方式,以遵循班主任教师成长规律,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为培训理念,开展沈阳市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及首席班主任的培训评选工作,打造一支具有卓越教育思想、鲜明教育风格的班主任领军队伍,通过引领辐射提升我市班主任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第三,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标准,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市教育局每两年对区、县(市)德育工作进行一次督导和评价,区、县(市)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德育督导和评价,将督导和评价结果纳入创建教育强区县的总体评价。继续开展德育特色创建活动,将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德育示范区县作为创建教育强区县的重要任务。市教育局每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优秀学生、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和特色学校活动。区、县(市)也要定期开展相应的评选表彰工作,培养典型,树立榜样,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沈阳市在已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不断完善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育人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力提升全市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陈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