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名著阅读分阶段教学研究分析

2020-03-23魏细书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摘要】名著阅读对于提高初中生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能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在阅读名著中使用分阶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它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阶层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并根据其能力分阶段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适时指导、设计课堂互动学习的方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交流,促进不同学生的观念碰撞。本文也将针对分阶段对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分阶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110-01

【本文著录格式】魏细书.初中名著阅读分阶段教学研究分析[J].课外语文,2020,19(06):110,112.

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是现代一种较为有特点并有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分阶段教学指导主要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的指导,避免“大锅饭”式的教育形式,力求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可以吸收到知识。名著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将二者结合指导,实施导学案,实现分阶段教学的阅读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愿意阅读,喜欢阅读,养成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学习动力。

一、阅读分阶段教学指导的意义

(一)分阶段指导教学的主要意义

分阶段指导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划分成整体水平差不多的群体进行平等教学指导,使这些群体在分阶段教学指导的作用下能够将语文水平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是名著阅读,其实施分阶段指导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其一,加强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水平的能力,每个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能力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课前导学案时,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考虑教学方案,保障教学内容的贴合性,尤其是名著阅读,教师自身需要获取大量文学名著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分阶段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提升自己的文学内涵。其二,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化,体现学生的课堂主导性,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化的差异,因其家庭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自然对事物也有不同的理解看法,实施分阶段指导教学可以让教师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其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使用不同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能够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共同学习成长。

(二)分阶段阅读的学习意义

将原本储存的知识结合新学习的知识称之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已经储备的文学知识划分阶段,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衔接,学生在获取新知识以后需要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学习的潜质。学习到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灵活运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针对性地给予阅读目标,这样在学生的水平范围内阅读,让其不会产生读不懂的尴尬,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二、分阶段阅读的教学途径

(一)分阶段教学能否取得有效进展、发挥作用取决于教师能否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分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阶段的分划,为了保证科学合理的阶段分划,教师需要对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水平作细致的分析和评估。在学生的日常表现中,评估其阅读水平,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在课外设计测评,检测学生是否能了解《西游记》的深远意义,并获得学习的启发;是否能够运用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与严肃的批判进行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根据测评结果划分阶段,结合实际情况,将阅读能力较强的、名著阅读较为广泛的学生分成一类,针对这类学生吸收能力较快,有一定阅读技巧,可以适当加大其阅读量,增加阅读难度;将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划分为二类,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除了引导其增强对课本本身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指导一些阅读技巧,如边阅读边作笔记,摘录自己喜欢的名言名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以实现积累文学知识的目的;最后一类学生普遍对阅读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其的引导,使其发现阅读的乐趣,找到方法进行阅读,激发其主动阅读的兴趣,从而慢慢积累名著阅读量,长此以往,阅读能力也将获得提升。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阅读能力

由于部分教材设计的内容相对抽象,难以被初中生理解,如果在教学这些较为抽象的课文时,教学方法没有运用好,会影响教学效果。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分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初中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制订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计划,比如一阶段的学生需要理解字词的古今差异和特殊句式的意思;二阶段的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而三阶段的学生可以掌握重点的字、词、句的意思,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如播放动画版的《愚公移山》,引发学生的关注度,并设下问题: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本寓言故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养成学生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有坚持不懈的美好品德。因其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可以引导学生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真正领悟寓言的内涵。

(三)加强阶段互动教学模式

名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每一篇名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文章含义是不同的,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文章的见解、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以短时间内就找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意义完成学习目标,然而其他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尽管反复阅读也不得其要领,不能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应开展分组讨论方式,在名著阅读的分组互动过程中,将每一个不同层级的学生打乱,每组有阅读能力强和学习能力一般以及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平衡的效果,减少差异化,促进不同阶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交流,并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养成团队意识,接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找出最合适的解答方案。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讨论文章的核心人物是谁?全书的中心点是什么?故事是怎么开展的?进行小组共同交流,领略文章对大海情节描述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还可以挑选学生进行文章复述,还原故事情节,其余同学点评,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精髓,通过将分阶段阅读和分阶段教学结合起来,灵活转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其他层级的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整体的阅读效率。

三、小结

总而言之,分阶段教学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案。名著阅读通过结合分阶段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为了能使分阶段教学发挥最大价值,语文教师需要在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日常表现中下足功夫,尽量划分出科学合理的阶段层级,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灵活变通阶段的划分,因为学生也在不断进步,因此教师也应一直创新,研究出适合初中生名著阅读的阶段性教学方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利,王建华.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8).

[2]张爱斌.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分层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3]许成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黑河教育,2019(4).

[4]馬立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