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的伦理反思及理性抉择
2020-03-23李倓
李倓
摘要:在消费文化里,社会成员消费的实际是自身的社会地位,消费者希望通过财富来表现自身,消费活动的本质变成了对主体的构造过程,让主体通过占据消费对象完成人们在社会中定位的过程。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来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们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消费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消费文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 伦理反思
中图分类号:B0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208-02
在某种意义上,消费文化可以理解为向大众自我展示的文化,每个阶级群体都有其特定的消费方式,这些消费行为现象背后所形成的文化规律,广泛影响了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消费知识和消费价值观念等。西方哲学界在对消费文化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消费文化理论流派,虽然受时代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当今中国社会研究消费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来源
1.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和异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在研究消费文化时主要依托于两个重要的理论支柱,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早期对意识形态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为维护统治阶层利益而缔造出的假象。而后恩格斯关注到意识形态的独立性问题,指出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涉及的异化理论。马克思认为,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劳动对象、劳动关系等均已被异化。[1]此外,马克思还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拜物教和文艺的生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理论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探索消费文化提供了理论来源,让菲斯克重新审视了消费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促使鲍德里亚的符号学的观点的产生,从而提出了符号体系与符号异化对意识形态加以补充和延伸。
继马克思之后,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问题。葛兰西对文化霸权持以中性的态度,他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一样,都具有意识形态,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对文化领導权的占有。葛兰西指出,夺取文化领导权是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期间消费主义的流行正意味着意识形态的不断推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消费者之间其实是一种双向关系,消费者既排斥又在不断地重建这种意识形态。
卢卡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将物化理论系统化,他指出物化状态是现代消费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消费群体的普遍结果。[2]
2.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文化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用批判的眼光研究了消费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生产过程中,而忽略了消费过程的异化现象。异化的消费过程严重地影响了人的自我意识与批判思维,无产阶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丧失了革命意识。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等人认为,资本主义制造了一个拜物的社会导向,将人类生存与幸福的意义定义成消费至上。工业文明通过刺激消费来维持和扩大生产,此时的消费已经是一种异化的消费模式,广告是商家将自己的销售意志转变为消费者消费意志的一种社会机制,人们的消费目的不再是为自身需求服务,而是通过商品占有传递自己的权力地位和经济实力。[3]马尔库塞指出,大众运输和传播手段人为地制造一些虚假的需要,人无法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去选择商品,商品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生产,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从而成为单面化的人,这必然会导致社会处于高度物质文明和相对低下的精神状态。批量复制的消费文化扼杀了本应存在于消费活动中的创造力与个性化的消费体验,通过挥霍和浪费带来的满足感掩盖了对消费者的统治,这是一种具有欺骗性和强迫性的享乐。
现代消费文化是一种工业文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消费文化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为前提预设。”资本主义商品的扩张,引起人们消费欲望的高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满足人们消费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手段和场所以及大量的闲暇时间。因此,通过一定的消费文化把大众“培养”成为消费者,鼓励人们大量地消费也就成为必要的工作。
3.法兰克福学派后的消费文化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被异化的人身上,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加以延伸,将自己的理论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又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他们突出了人的异化,对人类的前途过于悲观。大众是有自己主动性的受众和消费者,他们的消费意识、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有很大的差异,消费心理也复杂多变,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看成是原子化的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张,菲斯克认为,消费者并非是彼此完全隔绝的原子化个体;相反,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充满了变化。统治阶级利用具有欺骗性和强制性的消费去推行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除了体现出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抵制,也在这个对抗的斗争过程中不断构建了新的消费文化。这是西方学界探索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转向了微观政治的角度去研究消费文化,转变了以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模式,把目光集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一味地推进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是注意到被统治阶级的斗争力量。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将异化的关注点集中在符号上,认为商品是作为符号的一种存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为自己增添特定符号的一种行为,这些符号传递出的是消费带来的优越感,符号成为控制人的新力量,致使消费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4]
二、消费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伦理反思
1.消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正在日益发生变化;同样的,消费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转变了发展方向。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整体结构中,消费文化从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存在,转变成一种充满主动性的、直接影响消费主体行为的存在。消费文化通过对消费主体价值观的改造,以达到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政治目的,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积极主动的影响,也可以是促使消费者放弃必要的消费活动,走向异化的消费行为的消极影响。因此,消费文化直接影响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消费既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又为其他日常生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一方面,面对现代中国社会琳琅满目的商品供应,人们的消费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但消费并没有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感,更多的是“被迫消费”,为了通过对消费对象的占有来呈现自身地位的一种被动行为。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国社会对消费意义的重视,消费行为不再是满足身份的确认,现代的人愿意放弃一切占有的方式,开始有足够的自信去追求更崇高的需求。人们通过消费活动来获得自我肯定和精神生活的满足,从给予和分享中获得快乐,而不是从积聚财务和剥削中获得快乐。人在消费活动中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劳动者和供应者,又是占有者和享受者,人可以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身份中自由切换,成为合理的全面发展的人。
2.消费文化所呈现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所呈现的消费行为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一个经济更发达、文化底蕴更深厚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创造更富裕的经济条件,还能产生出更多“完整的和全面的人”。区别于动物性的消费,人的消费活动不仅局限于本能的、直接的消费,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满足人类生命延续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脱离了生产和消费之后所呈现出的社会性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述,“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5],人因为消费活动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本质,也就印证了消费活动是作为人本质存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着的;人的主体活动包括消费活动,消费行为的发生自然就能反应出主体的行为本质,消费既是人的主体性表現,又是人的社会属性表现。
消费文化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和后现代视域内,消费文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许多现代性的危机都和现代人过度的消费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不能把消费当作是一项平常的日常生活内容去对待,也不可以将其视为经济学科内的简单的经济行为,消费是一种表达文化,是人类完成自我表达的总体性活动。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如果仍将消费视为生产的必然结果,那么现代社会的产品过剩、消费过度、奢靡的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的失序都无法被真正理解;因为这些都是消费文化的衍生内容。消费文化能深刻地阐释经济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解读现代与后现代的社会文化。
3.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研究的经验与教训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消费文化的研究为我国提供了很多经验与教训,将消费文化研究与中国语境相结合,应该掌握科学的理论、方法与立场,具体可以总结为三点: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去研究消费文化,才能清楚地意识到生产关系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在生产关系内,谁能占有商品谁就具备商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意识形态的发展;而意识形态为了维护权力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又必将反过来稳固经济基础,这样意识形态又服务于生产关系。二是应该坚持批判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能促使学者们始终以一种反思的态度去钻研问题,任何理论都会受时代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有不断地审视和超越,才能完成人类对理想生活的不断追求。物质生活的丰盛并没有掩盖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消费没有让人成为真正的主宰者,反而由于拜物教等异化现象的产生使人类在祛除愚昧的过程中被新的神所主宰,从而阻碍了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人类必须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地寻找破解思路。三是应该采取开放式的研究视域,多元化地探索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符号学、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新实证主义等给西方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活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因为能够包容各种哲学思潮,并善于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之外开辟出新领域。所以,要在中国语境中研究消费文化,也必须以开放的视域去看待问题,并积极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19.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