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20-03-23孙进
孙进
摘 要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健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就需要重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控,行政事业单位活动经费多来源于国家财政,重视对财政资金的管控和合理利用,可以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缓解财政拨款压力。行政事业单位受国家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监管,重视资金管控,既便于国家对其的审计监督,又能够促使单位良性发展,防范资金风险。本文探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分析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资金管理 问题 对策 探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优化收支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多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必须保障每一笔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资金预算与实际执行应保持相对一致,不允许偏差较大;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可以优化财政资金的收支结构,明晰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并合理地计划、安排资金的用途,规避收支不符的情况。加强资产管理,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制定资金使用标准,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
第二,强化内控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可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通过动态跟踪资金的使用过程、明确资金使用者权限、开展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可以及时发现资金运转中的一系列问题,便于对资金追根溯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资金活动,防范贪腐,维护公共利益。
第三,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科学的资金管理,可以确保单位的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如实反映单位的收支情况,这能够为单位的决策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1]财政资金盈余情况对单位的决策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指导单位科学地制定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资金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科学性。部分员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资金管理较为随意,预算编制环节的科学性不足,使得单位的经营活动无法以预算为标准和依据;预算执行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使得在资金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投机行为,造成单位资金损失。其二,存在资金闲置。部分单位在购置资产时,不注重根据单位实际需求合理采购,缺乏对资产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使得资产的采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购置后出现大量资产闲置,不仅浪费了单位财政拨款资金,同时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岗位机制建设,科学设置岗位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应重视优化内部组织机构,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单位负责人对资金安全负主要责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资金的收支业务、账户管理、会计核算等负审核责任,出纳员对资金收支负保管责任,各岗位负责人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在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追究责任;单位财务工作者应确保持证上岗,规范开展资金管理活动。[2]同时,单位应科学设置岗位,确保各资金管理岗位相互制约、监督,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和执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盘点清查、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和审计监督等岗位应做到相互分离,不能由一人全权负责。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地设置岗位和权限,可以确保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活动流畅。
(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应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约束力。第一,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单位资金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保证钱、账分离;明确规定支出资金的授权审批权限,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界定授权审批的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等;细化经办人负责资金管理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要求;采用电子支付方式的单位在办理资金支付业务时,不能因采用电子化支付工具而简化、变更授权批准程序;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的支出项目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财政资金支出合理性。其二,加强支付业务流程管控。单位要保证资金流转规范性,严格执行资金支出程序,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必须经过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等流程,严禁设立“账外账”或者公款私存;未经授权的部门或者个人不能负责处理资金支付业务;对重大资金支出项目,应选择集体决策与审批的方式,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三)加强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需要重视合理设置银行账户,账户的开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不能多头开户,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开设两个账户时,需由财政部门同意方可开设,且仅限于两个账户可支取现金;单位要规范使用零余额账户,严禁设立“账外账”或者“小金库”;单位资金的使用必须以国务院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为依据,合理利用资金,禁止坐支;单位的出纳员应做好现金保管工作,并根据要求做好现金日记账的登记和核查工作,做到每天核对现金日记账余额和库存现金,确保日清月结;此外,单位要健全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开户行对账,保证账实相符。
(四)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优化流程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注意以下方面:其一,设立账物分管机制,固定资产需统一采购,然后由资产实物管理负责人对资产逐一登记、编号(编号唯一),由固定资产账务负责人建立资产台账,并定期与实物负责人联合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核对固定资产台账,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盘盈或者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处理。[3]其二,规范固定资产报账、登记和领用流程,如固定资产报销单据—财务工作者打印固定资产卡片及标签纸—相关负责人负责验收入库并粘贴标签—报账工作者携已验收单据到财务部门报账—最后财务部门、办公室、使用部门各执一张固定资产卡片。
(五)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对资金管理全过程的管控和监督。首先,单位应重视设立专门的审计岗位,审计工作者不能由财务工作者兼任,審计工作者的职责主要是定期开展资金业务清查活动。其次,审计监督的范围。一方面从单位层面进行审查,即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淆的情况、岗位机制和职责划分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审查资金业务,审查是否按照授权批准制度开展审批工作、是否定期盘查库存资金,并与银行存款余额进行核对、检查票据及印章的管理是否合理等。单位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可以规范单位资金活动,防范资金风险,从而提升资金利用率。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执法监督职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规范运用,对单位的长远发展和稳定运营至关重要。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全过程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保证资金合理流转。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资金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单位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体现,单位科学、规范地管理资金,需要重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优化权责机制、明确审批权限、提升资金管理工作者专业水平,重视对资金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确保单位财政资金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保证财政资金最优化配置,为单位稳定、长效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为荣成市夏庄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 张恒广.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强化对策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5):72-73.
[2] 曾启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90.
[3] 陈敏.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