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2020-03-23缪惠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合一陶行知解决问题

缪惠容

(福安市城阳中心小学,福建 福安 355000)

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内涵,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很多教育学者一样,陶行知同样十分反对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填鸭式灌输教书,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他特别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做合一理念并不否认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需要掌握扎实的知识储备,但是书本仅仅是传输知识的工具,要读好书、活读书、活用书,需要将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

一、教学做合一理念提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优势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大量练习来巩固训练。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得学生探究性学习和交流互动时间大为缩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禁锢了学生探索和思考能力。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提出则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做”,在“参与、实践、探索、表达……”这种教学互动模式中,教师确立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保留自主预习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针对重点问题让学生参与探索学习,围绕知识点设计别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运用和巩固知识,深化学生对于知识把握程度。同时,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学倡导“生活即教育”,教师需将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入生活元素,这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应用的原则

陶行知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才能让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提升.通过对近一两年对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几条原则如下:

(一)实践性原则

“做”是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的重点,陶行知认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实践为基础,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出发点,又以应用于实践为终点。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紧密结合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在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在教授几何教学、分数教学等章节知识时,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小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如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启发性原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教授知识,更是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会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力,让他们可以在生活中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问答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启发式教学。

(三)主体性原则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围绕着学生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做”,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实践新知识。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教授新知识时让学生积极发问,做练习时让学生讨论互动,知识总结时让学生反思归纳,让学生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能动性。

三、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陶行知提出要将传统教育中不能引导学生将学校中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实践的弊端,倡导改变学校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学生学习仅为应付考试的现状,将教、学、做联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双眼,创新创造自己所探索的未知世界,从而达到了解世界的目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数学学科体验活动

数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科。为了让小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还要注意教学的实践性,积极开展数学学科的体验活动,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应用。例如,在关于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体验活动。首先,教师实现准备好一个可供演示的钟表,让学生分别认识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有12 个数字,有12 个大格,每个大格又有5 个小格等;然后进行钟表演示,并结合实际,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分针、秒针哪一根针走得快,哪一根次之,哪一个最慢;最后,分别让学生感受1 秒、1 分的长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1 秒、1 分钟的时间分别可以做什么?考虑1 小时可以做什么?让学生能够在体验活动中对秒、分、时这些抽象的概念有充分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时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每一次的探索、每一次思考,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迭代与升级,从而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

(二)创设活动情境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启发他们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关键。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引导学生推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能够分隔成为哪几种形状,比如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隔成为两个三角形,可以分隔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等,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的白纸,通过折叠纸片,进行分隔形状讨论,进而由学生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由猜想到验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表达不同的看法,并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思考,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投入到思考中,以保证整体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步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不仅学习才需要,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活动中更需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才能适应当今的生活。例如,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日常购物“找零”的场景。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小明去超市带了30 元钱,他买了1 本笔记本,花费6.8 元;1 支冰淇淋,花费3.2 元,请问,小明还剩多少钱?”针对这个题目,按照小学生之前的解题思路,基本都是考虑:30-6.8-3.2=20(元),虽然运算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惯性使然,学生并没有想到其他的解题思路。于是,教师让学生去超市购物,仔细观察收银员怎样收费,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的解决思路,即:30-(6.8+3.2)=20(元),当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学会从另一种思路去解决问题时,就已经获得了对世界独立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采取积极的心理诱导策略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了开展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才会坚持不懈地参与学习,去探究,去发现,迎难而上,不断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积极的心理诱导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心理诱导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尤其是一些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经常会因为测验成绩不理想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进而逐渐放弃数学学习。事实上,小学数学仅仅是基础学习阶段,即便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课后复习等取得进步,甚至赶超其他同学。因此,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心理诱导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小学数学的经典思维拓展的趣味题“鸡兔同笼”,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对于没有解答出来这个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让学生知道这个题目是有难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画图、列表整理等方法去解决。这样在探索中强调做,将教学做融会贯通,学生成功解答问题,就可以提升学习自豪感,如此可以让学生乐于数学学习,并增强他们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保持学习的热情。

2.增加言语激励,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世界的观察、探索、思索和提问,是孩子产生兴趣的源泉,是儿童解决问题是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言语激励,尽量满足学生的探索行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首先,教师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好奇心,用自然、亲切的激励性语言,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比如“你的探究能力强,老师很欣赏!”“你的巧手真奇妙,动着动着就有了奇思异想。”“你真聪明,这个方法老师也没想到”等,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其次,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诙谐、幽默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通过这种形式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最后,面对孩子因为好奇心驱使而产生的问题,教师应该有耐心,还要有一颗童心、慧心,把握时机使用激励性语言,适时表扬学生。

小学生天生喜欢探索,好奇心驱使他们去研究事物的本质,当孩子们基于好奇心从探索中理解了创造过程,并向着创造力思考的方向成长时,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课堂教学就成功了,而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反思等思维能力,还能分享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意愿,并努力达成最终的目标。

四、结语

所有孩子与生俱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他们的创造力不一定能够自行发展,而是需要培养、鼓励与支持。“解决问题的策略-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有机、互动的学习机会,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只要教师能结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适当使用好创造性、启发性、主体性等教学原则,实施基于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开展数学学科体验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并通过心理诱导、言语激励等方式建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自信心,保持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

猜你喜欢

合一陶行知解决问题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