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真体验 创意新表达
——以统编版《语文》中高段上册教材为例

2020-03-23洪月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体习作创设

洪月玲

(厦门市金山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9)

2018 年9 月,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在全国施行,为改变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更关注表达,部编版增加习作策略单元。为落实部编版语文课程思想,每个语文教师应当围绕“三新”开展教学:领会围绕核心概念“语文要素”的新思想,掌握中高段新设置习作单元的新体例、新结构,探索新课堂、研究新策略。

纵观传统习作教学的基本程序:“提出写作要求——引导学生先说说——给学生提供范文——学生结合实际自己去写——课上点评互批,课下教师批改,二次讲评。”长期以来,这种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习作的失真、失趣、失情。

一、优化作文情境,创设真体验

为解决孩子“有米可炊”的问题,教师应当优化作文情境,创设学生在情境中的真体验,优化情境作文的体系结构。所谓的情境作文,指的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以唤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有话想说,有内容可表达。[1]简言之,就是虚拟情境,提供素材,给予真真切切的参与和体验。场景氛围蕴含写作材料,解决没有材料的困境。在情境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去深入感受体会,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表达欲望,将观察所得所悟诉诸笔端。形象可感的情境为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供了有效的素材。这样,学生的表达更有条理性、逻辑性、深刻性。笔者探索情境作文的几种体系结构:

(一)素描情境作文

以培养学生语言描摹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重点、多层次、持续性、细致性地观察情境中的物、景、人、事等,像画家运用素描手法一般体物入微地用语言文字描摹所观察的情境。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第八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

(二)游戏情境作文

通过创设娱乐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类型游戏情境,把作文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情境体验场所,寓学于“玩”,在玩中提升写作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课题组通过“汉字听写大赛”“拔书”“扳手腕”“吹泡泡”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即时作文。

(三)活动情境作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将习作的空间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结合。如:种绿豆、乘公交车、存钱、护蛋计划、运动会、跳蚤书市、春秋游等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项活动都可以成为情境。本次抗疫宅家,线上引导孩子以“今天餐点我来办”为主题,让孩子做美食,晒晒我的拿手菜,“我和某某过一天”等。

(四)想象情境作文

通过精心创设想像情境,借助声音、图片、视频、场景、语言等媒介工具,从生活积累的经验联想开去,引发想像情境作文的创作。比如:观看打篮球,观察时若没有面向全体,好静的女生没打过篮球根本很难描写准确,更别说再现打球的原生态。这就需要教师以"语文教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并选择蕴含价值适宜的媒体资源。如“听录音编故事”、观看动画艺术片、光影世界等多与网络媒体相对接,通过翻转课堂、观看微视频,学习写作方法,进行现场情境体验,现场即时创作。

(五)实用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模拟再现应用性文体的语言环境,将应用性文体内容具体化、场景化,引导学生理解实用性文体的性质、作用和表现内容,使学生对应用性文体加以实践运用。如这次新冠疫情宅家,给最美逆行者写信;“传话”“写请假条”等应用性习作。

二、选准训练点,表达真体验

习作课更多的是平时点的训练,一课一点,点点积累与组合,形成作文知识所需的“线”,由线串篇。情境要真体验,必须选准三个点:兴趣点、引爆点、生长点。

(一)找好兴趣点

学生学段不同,个性、情感不同,兴趣点也各不相同。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方式也有区别。找好学生的兴趣点,才能提高实效性。情境的设置打通写作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通道,激发孩子们的内在需求,为学生搭建灵动的舞台。没了情境,习作知识传授就成了无源之水,训练就枯燥乏味。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话匣子就关不住。要以现场的游戏重现生活,不要为游戏而游戏,不要让习作的“主”被游戏的“宾”替代。比如学校教学开放日,展示啦啦操、科技小制作等,让学生写印象最深特别的地方,学生却无从下手,如果从小处入手,学生惊叹于某一小制作的精美,对上学生的胃口。班上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定要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生活的角度,在生活细节方面多思考,这样课堂的点拨才会游刃有余。课堂上,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比如视觉冲击强的影音科幻作品、色彩明艳的景观、紧张激烈的比赛画面等,只有从不同角度触击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唤醒学生大脑里活的记忆,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

(二)找准引爆点

儿童的视觉思维非常敏锐,认知也有特别的视角。情境作文为学生提供写作题材,非常适宜,但孩子的表达往往是浅层次的,这就要创设写作的一个引爆点,让孩子抓住情感的敏感点、信息点,一触即发。然后,采取局部放大,细节聚焦,添加增补的手段,不断充实丰满。情境的呈现只有抓住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才能让表达随着观察的目光一步一步地看仔细,说具体,说清楚,说生动,并且随着表达的深入,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点着引爆点的话,精彩自来!情感是自然决堤,如果教师精心准备阅读素材,引导孩子阅读欣赏,蓄积进行情感铺垫,学生的感悟自然就丰富起来。这种多读、多想、多写的长期积累,让学生变“不想写”“不会写”为只有“一吐方为快”,让作文变得像呼吸一样简单和自然。

(三)找对生长点

情境观察,若没有思考的伴随,再多的观察也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不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改变,也就无生长点可言。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对观察所得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思考,活化细节,再次体验,从而获得对观察对象深刻的认识。只有在观察时伴随理性的、有深度的思考,学生才会获取深刻多元的写作素材。比如:《吃杨桃》孩子感受到酸,并很快说出“酸”的感知体味,但没有更细腻的更精准的表达时,需要教师点拨提升。这时,可以通过杨桃和其他食物的对比:杨桃的酸与其他食物的酸有何不同;其次是细化分解“酸”的各种体验,从嘴唇、牙齿、舌尖接触的各个部位的感觉,品一口汁水在口腔四散,迷漫到身体每根神经、毛孔,杨桃汁通过喉咙,到达胃部时感受又是如何呢?最后写出的文章要有味道、有质感,还需要用好联想与想象等辅助手段,借助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写好感受体验。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我口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在交际情境中动态生成真实的交际任务和交际目标,必将使表达更有新意,更有质感、更有创意!

三、引导立意点,创意新表达

(一)多角度立意

小学生囿于惯性思维,习作中很容易跳入“千篇一律”的怪圈,教师要引导从不同角度立意选材,突破思维定势,写出独特、新颖的文章。

首先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批判性阅读,不人云亦云,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写出“不随人后”的富有个性的文章。如同样记一次游学活动,可以写游学中的美景,可以写游学时的快乐,也可以写游学时的点滴收获。允许学生对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

其次,要鼓励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时不满足于“共识”。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联系生活的不同层面,能对事物做进一步的深层次审视、思考,推陈出新。善于发现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如:从高楼厂房的林立,反思到古民居传统文化的流失……

(二)多形式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2]习作教学中,通过改变文体形式、角色叙述、文章结构等手段,可以让孩子不拘于形式,有创意地表达。如课前的“吹泡泡”,教师要求只有一条:格式正确,文体不拘。对同一题材内容,允许有不同的文体表述,以求百花齐放。结果出乎意料,学生观察作文的形式:有的描写美丽的泡泡,有的用儿歌描写泡泡,有的用想象手法写了泡泡之旅,有的写了泡泡的自述,还有的写成日记结构式的心得,教师淡化文体要求,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体裁表达真实体验感受。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对“吹泡泡”这一场景,变换多种表达叙述,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三段式”结构章法,从不同的切入点、观察顺序,试试用新的布局去谋篇,如前文例举的四年级“汉字听写大赛”,学生可以按课堂汉字听写大赛的顺序叙述,也可以从大赛中最激动人心之处入手,可以用插叙的方式来叙述,还可从对这件事的看法入手,这样对同一件事,由于不拘一格的布局谋篇,避免了学生习作上的“千篇一律”。

部编版习作教材新体例,也呼唤着习作教学的新课堂。通过情境创设习作资源的“真”开发,让学生真体验、真感受,创意新表达,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在生活中提炼出习作素材,再引导学生将习作素材进行甄别过滤,而后精致化展开,变成文质兼美的成品,再施以教的力量,从而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文体习作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习作展示
文体家阿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