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图形在动漫插画中的运用表现和意义

2020-03-23马旭东

关键词:插画图形传统

马旭东

动漫插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通俗的一种艺术形式,承担了信息传播的功能,也是现代艺术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信息化的爆炸式发展,插画俨然已成为一个新的视觉符号和新兴媒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插画的定义是“艺术性的插图”就不难看出,现代插画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图形的说明,还要求通过视觉形象传达出艺术性,这就要求插画创作者在表现绘画技巧的同时,赋予作品更多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就现代插画的发展而言,因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助力,以及有效的商业推广、创作理念等方面的凸显,西方现代插画的发展显然走在了社会的前列。在多种文化和潮流碰撞的大环境下,我们自己的插画创作如何能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形成具有辨识度和符号性的艺术作品是当下插画创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立足于创作背景,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本质差异早已造就了东西方插画艺术的显著区别。这在无形中也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解决途径:历经千年变迁和发展的中国传统图形,不仅涵盖了朴实的生活观念、宏大的哲学观念,还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并通过一个个中国式的视觉元素(书法、国画、曲艺、壁画、年画、织绣、印染等)仍在焕发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些元素作为本土风格的养料,能够给现代插画设计提供清晰的设计思路参考,还能带来具有文化内涵的灵感火花。以传统图形的平面二维图形符号为例,探究它的文化特点以窥探到动漫插画的运用表现或许是一种方向。

图1 《山东民间年画》活页书影“莲年有余”

一、传统图形的故事性运用——增加插画表现的亲和力

中国传统图形承载着古人美好的期望和向往,展现出古人的审美情趣,蕴含着特殊的文化语义,以广泛的题材、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展现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依托中国传统节日而形成的特定元素,大众只要看到这些视觉符号就能快速联想到其背后的节日或讲述的节日故事,能够轻松营造节日氛围。比如传统的年画形象——“福娃”(图1),由胖娃娃、鲤鱼、莲花、金鸡、春牛等元素组合的画面,以鲜明的色调,浓烈愉悦的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视觉形象,自古以来都非常受大众喜爱。还有神荼郁垒、关羽张飞、老局、世兴等门神形象(图2),凡是看到这些民间图形元素,我们自动就会联想到“新年”,这些图形是旧时新年之际,张贴于室内和户门上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可供欣赏的装饰之用外,还承载着祝福新年的美好祈愿,带有驱凶迎祥的功能性意义,也夹杂着“神祇护宅”的信仰观念。除了新年的特定图形外,还有嫦娥奔月、月兔桂树等图形元素(图3),我们能立马联想到中秋佳节;赛龙舟、雄黄酒、艾草、粽子、五毒香囊等图形都叙述着一折动人典故(图4),能快速将我们带入端午的节日氛围。其实就单个图形而言,没有那么强的节日意义,但当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后,呈现的节日氛围是不言而喻的,这些传统图形所讲述的故事和文化含义也早就超越了图形本身。这对于单一描绘故事情节的动漫插画创作而言,提供了最为便捷的素材来源,只要能完美地匹配需要讲述故事的图形元素,这样的插画作品首先就有了灵感素材和创作养料。

图2 木刻年画门神形象

图3 明代 铜鎏金月宫玉兔捣药器盖 观复博物馆藏

除了传统节日的特定图形能展现故事性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图形的背后蕴藏着古老传说和历史故事。比如鱼跃龙门,该图形不仅是鲤鱼跃过龙门的事件描写,还表达了逆流而上的拼搏精神以及隐喻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将二维造型延伸到了三维的故事空间中,这也是现代插画设计所要追求的深层次表现目的。相较于现代插画作品还在为观者是否能理解图形的创作内涵而担忧,中国的传统图形早已脱离了此困局,“定式”的符号只要简单呈现出来,大众就能准确把握住其想要传达的故事内涵。可以说此类传统图形自带群众基础,便于沟通,并能产生共鸣,这也恰恰是插画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图形和群众产生共鸣。

现代动漫插画设计,既要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怎样快速地获得“粉丝群体”,形成自带“关注度”和“知名度”的作品;又要讲述故事,传达情感。这时不妨借助传统图形的力量,选择针对性并符合表现需求的传统元素,依托传统图形故事性的表现特点再设计,形成自带“讲故事”功能的画面,既能丰富作品的内涵,又便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加作品亲和力。

图4 五毒图

二、传统图形的装饰性运用——丰富插画的表现技法

中国传统图形经过上千年历史沉淀,已形成独特的视觉造型和美感。无论在描绘形式、造型比例的表现,还是在图案色彩的调性上,都能有非常亮眼的风格特点,展现出独具东方特点的装饰性。

首先,可以考虑像“线”这类艺术表现语言,在传统图形和现代插画中的相似性。“线条是有意味的形式”[1],与西方艺术注重对画面结构、光影以及透视关系的描绘不同,东方艺术形式中,“线”是灵魂。其中,白描是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用线条来描绘画面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大众熟知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创作的一幅宋代风俗画卷。细看局部画面描绘(图5),虹形大桥上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沿街有各色商铺,汴河之上的往来船只停泊、行驶,内容丰富,画家用娴熟的白描手法就达到了有条不紊,多而不乱的视觉效果。再看南宋画家赵孟坚的白描水仙(图6),兰叶细劲挺秀,缓缓盛放的兰花柔美舒放,画家用笔劲利,笔意绵绵,简单几笔就展现了兰花的风姿。在中国传统图形中,通过对线条的运用既可以展现写实的生活长卷,也可以营造朦胧的意象美。当插画创作对传统线条进行运用时,则要重点了解传统用线的表现手法,通过线条的虚实、粗细、长短、疏密、曲直等不同形态的描绘,可以高度概括出人物和场景,既能表现东方特点的生活场景(图7、8),又能展现狂放不羁的飘逸感场景。相信在插画创作中吸纳和传承传统用线手法,再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西方的透视法制,会有别样的收获。

图5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6 南宋赵孟坚 《墨兰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7 洪万里 《水浒传》插画

图8 《婴戏图》

图9 《乾元画缋河图》

图10 现代插画“千手形象”的借鉴

图11 秦汉时代漆器上的卷云纹,引自《中华图案五千年第四卷秦汉时代卷》

其次,是色彩色调在传统图形和现代插画中的表现。插画具有“传播”的功能需求,作为新兴的媒介载体,如何能快速达到宣传,吸引大众的关注,也成了衡量插画作品价值的标准之一。视觉图像中,色彩是最直接的切入点,无论是带有视觉冲击性的色彩表现,还是达到视觉平衡的色彩搭配,都需要插画师拥有一定的色彩搭配能力。那么要创作出独具东方特点的作品,了解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将成为必不可少的课程。古人将正统色彩划分为“五色”,即黑、白、黄、红、青,并将其对应五个方位。《周礼 · 考工记 · 画缋》:“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位之玄,地谓之黄。”这一观念影响着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故宫的建筑用色就严格执行这种色彩观。像东面皇子居住的区域,屋顶瓦面以绿色(青)为主;南面为午门所在,承台的色彩采用了红色(赤)等。除了建筑上的要求,传统五色观也影响着中国绘画的色彩表现(图9),这也是有别于西方色彩的地方。了解随类赋彩的中国传统用色之道,在插画配色中借鉴传统图形的色彩构成,有助于增加插画作品的人文内涵和历史深意,创作出具有东方魅力的作品。

其三,是传统图形中装饰性形体造型对现代插画的影响。传统图形很多没有明显的透视结构,但是画面却有很强的空间感。描绘主体有大小、方位、组合方式的区别,由此展现出视觉的中心和空间层次,加上对超越现实形态的表现,最后的形象往往具有“魔幻主义色彩”。这在一些佛教主题的图形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壁画、唐卡等(图10)。此类造型是现代插画在演绎科幻题材的绝佳素材,应该予以挖掘和整理。

此外还有构图的方式。在插画创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需要重构和叠加的视觉形态,需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完善画面构图。贡布里希在《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中提到:“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2]来源于传统图形的装饰和构图无一不体现着秩序美、韵律美和平衡美。比如卷草纹的对称和律动(图11);宝相花放射状的排列构图;万字纹的二方连续等,这些传统图形无论是选取部分作为装饰,还是作为插画的底纹背景,都能传达强烈的装饰效果(图12)。特别是构图的对称法则,不仅在图形本身构图上体现明显,甚至在内容上也有要求,比如对联、窗花、年画等传统图形多为“对称”出现,对称的目的既可以反映出对立面,也可以体现相似面,但都是为了达到画面的和谐(图13)。

当代动漫插画完全可以借鉴传统的造型构图关系,但要切记:盲目的“拿来主义”,肤浅的拼凑、原样照搬和不分地点场景地在插画设计中使用传统图形是不可取的。只有充分了解传统图形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合理恰当地体现民族文化,才能真正活化和传承传统。

图12 《吸血鬼猎人D》,天野喜孝插画

图13 现代插画“对称构图”的借鉴

图14《福生》,吕舒波插画作品(中国)

图15 倪传婧为Apple在鸡年创作的新年广告插画

图16 《洛神赋》,叶露盈插画作品

三、传统图形的文化性运用——提升插画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图形不仅仅是图像本身,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它能让后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到承载了礼乐文明的玉器,从享誉中外的国家名片青花瓷到精工细作的锦缎华服,从高门建筑的精雕细琢到百姓日常之用的器皿装饰,可以说,来自东方的想象力都凝聚在了这些纹饰图像中。

其中,有一类传统图形极具中国气质,那就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吉祥纹样。这类图形,包含了前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比如象征高升和如意的云纹,寓意万福万寿的万字纹,祈盼事事如意的柿子纹等。还有一类是通过神话故事和古老传说创造出的独具东方特色的图案,比如龙、凤凰、八仙、观音等形象,当代插画作品如能合理地运用这些代表性的图形符号,便很容易展现出民族特色(图14)。并且,蕴含在传统图形中的文化意义从来不是单调浅显的,还包含着更为宏大的世界观和哲学观,比如象征着东方哲学观的太极造型、探索宇宙形态的“天圆地方”等。

当今,随着国粹文化的兴起,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追捧愈加热烈,将传统图形的故事美、造型美、文化美融入动漫插画的设计中,展现独具东方表现力的美学风尚,无疑能加速视觉画面的传播力度,也能赋予作品更多的文化价值。而这样的作品也能反哺插画师,特别能让插画作品展现出更强的文化属性。这一点,已有很多中国插画师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福布斯榜上最年轻的中国香港插画师倪传婧,她以娴熟的西方表现技法来展现具有浓郁东方韵味的视觉画面(图15);被央视《国家宝藏》邀请的国美青年教师叶露盈创作的《洛神赋》绘本,将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手法与现代动漫插画的技艺相结合(图16)。这些优秀的中国插画师从传统图形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和创作灵感,通过作品向世界展现了东方魅力。

四、结语

笔者非常认同艺术史学者杭间教授的观点:“我站在今天,研究传统是为了面向未来,其实那句话就是‘让历史告诉未来’,只有把来路了解得非常清楚,我们才能知道未来向哪个方向走去。”(2020年《知美学堂》第三季第一讲采访视频)我们探求中国传统图形在动漫插画中的运用表现和意义,在插画中融合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传承和活化传统文化的需求。

猜你喜欢

插画图形传统
就要紧紧粘住你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分图形
无脸小插画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