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育人的探索与思考

2020-12-26虹,王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五育卫生

程 虹,王 旭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1]实践育人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使命与担当。将实践育人贯穿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育人模式,对于提高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实践育人是指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在课堂内外开展实验探究、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实践技能、强健的身体素质、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式。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育人的重点在于“育”,而教育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传授、思想教化过程,是一种促使人的价值观形成、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也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之栋梁之材,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真真实实地做到‘知行合一’”。[2]因此,加强实践育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1.2 实践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精神的生动体现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并行的,是以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以主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类型”,[3]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方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直接指向岗位职业技术,更加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提升。

1.3 实践育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最根本的还是靠实践来完成。通过有效的实践,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努力锻造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实践育人在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高校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基地、挖掘载体、整合资源等一系列举措,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卫生健康职业教育部分,实践育人仍然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存在“实践”与“育人”融合不够、育人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迫切需要结合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快补齐实践育人短板,积极发挥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2.1 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

实践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单打独斗无法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政府、地方、学校等不同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各要素协同育人模式。[5]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国家以及部分省和高校都制定了关于加强实践育人的制度文件,但却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部署,更难以找到卫生健康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规定。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职业院校经费的限制,一些校方、组织部门、参与者对实践育人的概念不够清楚,对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他们更多地将实践育人等同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也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临时组织,或者仅仅是为了娱乐、放松身心而开展,导致很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失去了其根本性的育人目的。

2.2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应用不平衡

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服务于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科学性、严谨性的卫生健康人才。他们将来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其专业素质的高低和患者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关。由于现阶段我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重智育、轻德育、少体育、缺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实践育人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应用也十分有限,并极不平衡。教育部要求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学时需超50%,因此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实践育人在智育方面的作用还比较明显,但在其他方面,由于体系建设不完备、相关制度不完善、所占比重较低等原因,实践育人的作用大打折扣,主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2.3 “实践”与“育人”融合不够

实践育人的本质也是教育,目的是通过实践更好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获得由内而外的成长,从而增强育人效果。不应只将其局限于一门课程、一个活动、一个项目,而应该是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但是,在当前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实践”的形式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有的还停留在个别参与层面,只满足于完成表面工作,尚处于一种“盆景”状态,缺乏深入思考和总结;有的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计划和方案,实践过程比较简单,缺乏对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实践成果质量不高;有的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导致实践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的游戏,遇到问题只能自己解决,与“育人”的宗旨相背离。

3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卫生健康从业人员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者。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德智体美劳”五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更离不开实践育人的促进作用。

3.1 树立“大实践”育人理念

育人理念的更新是实践育人工作有序开展的首要前提。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对“实践”的传统认识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实践”育人理念。要深刻认识到,实践育人不是独立于传统教学之外的全新系统,也不是与第二课堂并行的又一体系,而是渗透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式。为此,要准确把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不断加强实践育人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并积极推动与政府、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构建多元实践育人共同体。通过打造全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3.2 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育人新格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培养德技双馨、知行合一的人民健康卫士,要求卫生健康职业院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树立“大实践”育人理念,并将其渗透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践是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青年学生磨练自我的砥石,是“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学校及相关部门要通过体制机制和载体创新,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促进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形成全方位实践育人的整体协作局面。要将实践育人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加强家校、社区协同,以及思政队伍与专业教师、社区及学校管理服务人员等各育人环节的协调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拓宽眼界、完善人格、树牢信念[6]。通过全新的理念、精心的谋划、有力的举措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践育人格局,为“健康中国”建设、为构筑强大的医疗及公共卫生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3.3 推动实践育人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相结合

推动实践育人与德育相结合。依托德育平台,打破物理空间,整合德育资源,畅通部门协作,使学生在各类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深度体验。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指导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坚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信念,培养仁心仁术的卫生健康人才。推动实践育人与智育相结合。适应卫生健康行业新业态、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学生入校即为“职业人”,通过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形式,形成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推动实践育人与体育相结合。卫生健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不仅要开好开足体育课,还要依托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推动实践育人与美育相结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开展专业化、生活化的审美教育,组织美育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努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精神文化素养。推动实践育人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企业、医院、农村、社区等一线,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人民群众,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实践中培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推动实践育人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各方面相结合,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五育卫生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智取红领巾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卫生歌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