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联合血清维生素D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临床价值探讨*

2020-03-23黄汉军鲁凤荣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胞外基质变化率

黄汉军,鲁凤荣,张 灿

慢性丙型肝炎(CHC)在导致肝损伤后,引发炎性反应,激活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导致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引起肝纤维化[1,2]。本研究联合检测了CHC患者MRI指标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评估了两者联合对于CHC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HC初治患者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平均年龄为(41.7±10.8)岁。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伴有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②患有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③孕妇或儿童人群。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清维生素D检测 采用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批号为AC-57F2)检测维生素D。

1.3 MRI检查 使用Siemens Skyra 3.0 T磁共振。

1.4 肝穿刺活检 在超声定位下进行,常规行HE和网状纤维染色,行肝纤维化诊断。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纤维化发生情况 在200例CHC患者中,经肝穿刺活检,发现肝纤维化患者80例(40.0%)。

2.2 MRI表现情况 见图1和图2。

图1 CHC患者腹部MRI表现

图2 CHC患者腹部MRI表现

2.3 CHC患者MRI ADC值和T1变化率情况 80例肝纤维化患者ADC为(1322.8±82.6),T1变化率为(0.35±0.17),均显著低于120例无肝纤维化患者的(1542.5±80.7)和(0.52±0.21)。

2.4 CHC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 80例存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2.1±12.5)nmol/L,显著低于120例无明显肝纤维化患者的(32.1±13.2)nmol/L(P<0.05)。

3 讨论

目前,国外研究已经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加重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其主要机制为维生素D通过降低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1(TGF-1)的分泌,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4-6]。另外,它还可以促进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分解细胞外基质,减少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在肝组织中的沉积,最终减轻肝纤维化的发生[7,8]。已有学者研究表明,51% ~92% CHC患者维生素D不足,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CHC患者肝脏组织损伤后,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降低,也进一步造成了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ADC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在大鼠模型发现ADC值可以量化分析肝纤维化程度。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中的2D自旋回波序列(gradientrecalled echo,GRE)和另外四种不同自旋回波序列(spin-echo sequence,SE)都可以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在3.0T成像时,SE序列成功率和图像质量都很高。研究发现,注射造影剂后,肝脏实质信号最高,增强扫描前T1值在正常肝脏与肝纤维化肝脏之间差别不大,而增强扫描后正常肝脏的T1值最高,即T1变化率最大。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程度能导致T1变化率降低。肝纤维化患者ADC值和T1变化率明显比对照组降低。采用T1mapping序列可以测量增强扫描前后T1的变化。此外,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等成像在检测肝纤维化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幅值图上可以通过画感兴趣区域测量幅值图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从而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只在肝纤维化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才会表现出异常,因而早期诊断仍然较为困难。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胞外基质变化率
黄芪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青海省近6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基于“土爰稼穑”探讨健脾方药修复干细胞“土壤”细胞外基质紊乱防治胃癌变的科学内涵
苏明华: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及治疗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例谈中考题中的变化率问题
运动对衰老的骨骼肌中MMPs及TIMPs的影响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
护岸框架减速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