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23张克斌汪国庆

消费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计算技术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张克斌 汪国庆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一、引言

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云计算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相关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为云计算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支持企业和教育机构开展云计算应用人才培训。这正向云计算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也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机遇。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通过引进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力量,采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方式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在云计算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国家职业教育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职教育院校开始申报和成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目前全国将近有300所职业院校开设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我校也于2017年申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2018年获批招生。在此专业申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如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云系统与服务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建设等各个环节的问题。

二、云计算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成立时间普遍比较短,基本都是2015年左右申报和成立的,通过座谈会及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此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基本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很多高校将云计算同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区分开,此外本科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也应该不同,高职院校要突出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培养目标应重点强调云平台的搭建、部署运维、云应用的开发和服务方面。这里不能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做为高职云计算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或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多样化

通过实际调研、网络查阅、及云计算专业建设研讨会教师的交流了解,我们发现每个学校云计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多样化,分析原因也是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或不明确,使得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同;同时在基础课程的学时分配上,课程学期跨度上也存在很多不统一的地方,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各院校也存在很多不同。

(三)云计算课程资源建设缺乏

高等职业院校云计算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尤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资源比较缺乏,想选择一门适用的教材资源、实训资源都比较困难。由于此专业建设的时间短,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教师普遍反映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教材,部分教材是由技能竞赛企业组织企业工程师编写的教材,这一类教材作为参考书比较实用,但做为教师上课的教材还存在一定问题,而有关云计算方面的实训案例资源就更少了。

(四)云实训平台的多样化

通过调研及专业教师座谈会了解到,高职院校在云计算实训平台的选择上存在多样化,如有选择亚马逊云平台,有选择阿里云平台的,有选择华为云平台的,微软云平台,还有以南京55所的先电云平台、南京云创云平台等,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基于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原因来选择云实训平台。云平台的多样化其实不利于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本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因为任何云平台的核心功能都是基于openstack的,都是在openstack开源平台上进行了优化,只是操作的界面有所不同,功能上有所优化和再设计,但底层的内容是相同的。

(五)师资队伍的缺乏

由于各高校云计算专业成立时间短,云计算技术的新颖特性、综合性特点,目前各高校云计算专业的师资都比较缺乏,专业教师很多都是由以前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转型过来的,很多教师只能担任云计算技术中的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师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受待遇影响企业一线云计算工程师也很难到高校任教,虽然现在全国高职院校都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聘请企业员工到高校兼职授课,但受很多因素影响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对策与建议研究

结合南京云创的调研和多次云计算培训期间对来自几十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问卷发现,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校还存在很多不同,各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能够满足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但课程体系仍有待优化和改进,在核心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上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云计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涉及操作系统,网络规划管理,虚拟化技术,数据库技术,服务器技术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们培养的是:云计算项目的主体实施者,利用云计算相关技术、依据云平台产品要求部署云平台系统,实现对云计算资源的有效管理的人员,能够进行云平台的维护工作,保证云系统稳定运行,提升云系统性能及稳定性,实施云主机相关业务。暂未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中将云计算人才标准划分为云规划设计、云实施、云运维、云平台开发、云质量管理、云运营管理等六个层次。

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表

(二)制定科学的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由教育部高教司牵头云计算职教集团或联盟组织云计算专业建设比较成熟的高校骨干教师、企业云计算专家通过座谈、讨论会的形式来对云计算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合理分解,确定专业能力规格,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制定云计算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适合职业教育教学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合理的安排各教学环节,构建新的、以理论、实践教学互为补充,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或企业认证的考核鉴定取得岗位证书和等级证书,达到培养目标。

(三)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新成立的云计算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先行一步。因为缺乏将多种新型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师,缺乏对linux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虚拟化、云存储、云操作系统等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的师资队伍,而要求学生将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云计算核心知识,都是空谈而已。因此,学校应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的让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教师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讲授多门课程,并积极参与一线企业的培训,这样才能造就一支真正适合云计算技术的师资队伍,同时大力同云计算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切实将校企合作工作落到实处。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训教学

云计算专业的很多核心课程,都有大量的实训教学环节,学生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训来加强理解,掌握实践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云计算实训平台和实训内容,并利用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科学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利用好实训平台结合好的实训案例,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一步开发教师想象和创造力,形成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大大缩短教学时间,为实现学分制,弹性学习创造条件。

总之,由于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成立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也需要我们向建设得比较成熟的院校学习和交流,借鉴他们的建设经验,搞好本校的专业建设,让这个专业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

猜你喜欢

计算技术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2年总目次索引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FLAC3D软件计算平台的研发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