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备”无患,高效课堂

2020-03-22林丽玉

教师·上 2020年12期

林丽玉

摘 要:备课,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科课程的特点,在遵循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指导的基础上,根据教情、学情设计教学步骤和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行为。备课提高了教学的目的性、方向性,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确方向,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文章基于高效课堂构建之目标,从备课的基本要素出发,围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四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方法,让数学教学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关键词: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62-02

一、引言

好课是教出来的,更是备出来的。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师的基础性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当前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备课方式也更加多样,便捷的网络信息为备课提供了便捷的资源。在此背景下,部分教师玩起了小聪明,从网上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没有做到根据教情、学情进行合理设计,没有在充分深入理解教材编排思路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没有在理解与创造的基础上对教法与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要教好书,先要备好课。每个教师都应修炼自身的内功,以有效备课为手段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准备。笔者认为,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做好以下“四备”。

二、备教材,立足宏观统筹全局

备课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备好教材。教材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都需要围绕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师只有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從宏观层面构建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读懂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知识结构、重点章节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单元教学的方向,从宏观上统筹教学全过程。

一方面,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施教。《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总纲领,它从宏观层面对数学教学的目标、方法进行综合统筹。数学教师也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思想与要求。如针对第一学段(1~3年级)的“图形与几何”之“测量”部分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所蕴含的信息却是十分丰富的,指出了本学段知识教学的实施方式是实践型学习方式,要以生活化的案例以及具体的任务来组织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对千米、米、厘米这三个单位的要求是“体会并认识”,而对分米、厘米的要求是“知道”,一词之别反映出轻重之分。如此,在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更加侧重于对千米、米、厘米的概念及其换算进行教学,对分米、毫米可不作重点讲解。

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施教。教材的编排设计是根据不同学段进行的,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知识点,而应综合前后章节甚至不同年级教材的内容,以此认清教材的组织结构与编写意图。如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以图形的旋转为主要内容,其与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中轴对称的内在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通过旋转180°可与另一半重合。此外,旋转也是对平移的进一步深化,都是图形运动的主要方式,由此在“图形的运动(三)”的备课过程中要基于“图形的运动(二)”进行设计。可见,不能以孤立的视角把握教材,而要前后综合、全面统筹,这样才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三、备学生,尊重学情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中心也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同时也必须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教书育人的生本理念。小学数学的备课,首先就要备好学生:

一备学生的学习心理,打造乐学课堂。备好一堂数学课,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想要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喜欢“热闹”的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故事教学、操作教学等参与感强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年、月、日”的备课,教师将“37岁的爸爸过的生日为什么比10岁的儿子过的生日还少过一个”这一充满悬念的探究问题引入课堂,引出2月29日这一特殊日期,全过程都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兴趣高涨。

二备学生的学习基础,贯彻因材施教。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致的学习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急需教师关注的。教师的备课既要做到关注整体又要兼顾特殊,这需要教师灵活开展分层次教学活动。首先是学习目标的差异化。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差别化的学习要求,并在教学目标的设置、练习题难度的区分、课后习题的分层选择上予以体现。如“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提升练习题设计可以体现层次性:要让学困生准确计算出表格中数据的平均数,能够从给出的条形统计图中获得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等基本信息;要让中等层次学生利用给定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要让优生能够通过实践性学习,进行数据搜集整理、数据表和条形统计图制作以及数据计算。通过差异化教学的备课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

三备学生的课堂生成,强化教学预判。课堂教学既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预设性活动,又是充满未知、充满创造的生成性活动,偶然的意外性事件,学生突发奇想的提问以及错误等都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备好课堂生成,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科学预计课堂中潜在的生成性资源,提高应对能力。

四、备教法,因“课”制宜科学设计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适合所教授的内容,且要做到因人、因课、因时而异,灵活变化,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提出了重大挑战。

备教法,一方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法储备,并因课制宜地科学选择。比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数学运算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法,看哪个小组或者个人用最短的时间计算出正确答案。整个过程紧张刺激,学生参与度高,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如,对形象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分数的认识”,可以采用实物教学,以切水果、切蛋糕等方式让学生认识1/4、3/8等分数;在“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過动手旋转钟表指针来让学生认识具体的时间;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上讲台识别不同面值的纸币来帮助其加深印象。再如,教学“图形的运动(三)”中关于图形的旋转,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电子白板,以模拟动画的方式对各种图形进行旋转操作,直观明了。总之,内容不同,方法就不同,只有因“课”制宜,灵活变通,才能确保教学高效率。

备教法,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学习钻研他人的好的教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备教法是教师创造性的思维劳动,以教师的独创性教学为主。但是数学教师也要善于学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看看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是如何教的,思考能否借鉴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尤其在教学设计思维受阻、原定的教学思路无法让自己满意时,教师不妨学习其他教师尤其是名师是如何教的,以获得思维的启迪。在“互联网+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下,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通过数学备课网、名师博客等多样化的途径学习他人先进的教法,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吸收、筛选、加工,使之更加科学实用。

五、备学法,换位思考尊重主体

对数学备课而言,不仅要基于教者的角度思考“怎样教”,还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怎么学”,况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比教有过之而无不及,备学法比备教法亦有过之而无不及。备学法,就要在备学生的基础之上,思考学生如何学才能学明白、学透彻。这要求教师善于换位思考,充分掌握学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设计适宜的学法。

比如,在“人民币的认识”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能正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甚至在幼儿园期间就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接触了本框知识,因此本课教学的中心可以放在人民币换算这一重难点上。

又如“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数据采集、表格制作、数据整理、条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一起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法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教材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结语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课堂教学而言,备课就已经是课堂的开始,它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让备课真正“无患”,就必须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编排思路;必须对教学对象——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从教法与学法两个重要方面进行科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当然,备课的方向是多样化的,方法也是多元的,包括备学具、备专业资料、备同行教学设计等,但是只要抓住了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四个关键环节,基本上就能做到有“备”无患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秀娟.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有效性刍议[J].中国教师,2019(S1):39.

[3]沈 勇.基于小学数学教师真实工作状态下的“备课”[J].数学教学通讯,2020(7):3-4,20.

[4]毛文波,吴玉国.备课轴: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实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2):62-66.

[5]李 伟,于 霞,钟永江.基于“备课助手”工具的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智慧教学案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