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推进策略
2020-03-22陈丽娟
陈丽娟
摘 要:群文阅读打破了文章篇幅的限制,目的在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实现阅读数量、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文章结合小学三年级的具体教学实践,对读思达教学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推进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群文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37-0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同时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在此背景下,以群文阅读教学为代表的新型阅读教学形式逐渐进入小学课堂,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然而,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群文阅读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通过默读、略读、精读等技巧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知识理解、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倡导的读思达教学法,将阅读与思考、表达进行融合加工,更加贴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有助于群文阅读教学取得更好的实效。本文基于对读思达教学法内涵的分析,聚焦群文阅读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的推进策略和运用实效,旨在建构和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的读思达模式,从而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读思达教学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思想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驱动,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从教育时代转向学习时代,从知识时代转向素养时代”的转变。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相比,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与体会,赋予学生相对自主的阅读选择权,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开展阅读活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遵循“自主阅读”“深层思考”“语言表达”的认知顺序,旨在循序渐进地实现群文内容的结构整合,从而实现阅读效果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一)以自主阅读促进群文阅读的素材积累
在读思达教学法中,阅读是认知的基础,也是认知的输入环节。加强自主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知识素材,扩充知识储备,夯实知识基础。群文阅读教学,首先重在阅读的数量,在一节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数篇甚至数十篇文章的阅读,短时间内阅读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幅提升学生的阅读广度。这一点,与读思达教学法中的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以深层思考促进群文阅读的认知升华
与读相比,思是读思达教学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环节。单位时间内学生阅读量的大幅增加,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阅读精度的下降,因而需要采用总体概读、部分略读、个别精读相结合等方式,使阅读的质量与效率保持基本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感受和领悟文章的内涵与深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从而使阅读更有深度,实现学生认知的升华。
(三)以语言表达促进群文阅读的能力转化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阅读、思考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通过思感悟文学描写与表达的方法和深意,从而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语言表达的练习,学生能够将群文阅读的知识、观点和技巧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实现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读思达教学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推进策略
群文阅读并不是简单地增加阅读文章的数量,还需要配套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读思达教学法旨在促进阅读、思考、表达多项能力的综合培养,使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化、目标放大化,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读思达教学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重在实现由阅读单化向读思达多元化的突破,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质高效发展,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需求、贴近教学实际。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为例,从教学设计、课堂引导和活动组织三个方面,探讨了群文阅读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的推进策略。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预案,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群文閱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就是阅读文本的数量非常多,涉及面相对较广。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案设计,为学生准备好适宜的阅读文本,或者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搜集阅读文本,使群文之间形成关联性或者串联性。否则,群文阅读教学就可能异化为随意阅读,反而降低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读思达教学法的推进,首先要从教材入手,通过阅读文本的选择,在教学设计和导入环节形成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思考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习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为每一次群文阅读教学设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该主题进行阅读文本的选择,包括内容、风格较为近似的对照文本,内容相近但风格迥异的对比文本,以及具有较强概括性的上位型文本,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相关知识体系的结构化认识,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例如,在泰戈尔名著《花的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花的学校》一书中,选取《报春鸟》《蚕姑娘》《松鼠》《小燕学飞》等多篇风格相似的文章,先引导学生对所有文章进行朗读,再自由选择其中两篇文章进行精读,对其他文章进行对照略读,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了解和掌握动物、植物拟人化的表达手法,从而积累大量的阅读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冰心的《樱花赞》、汪曾祺的《花》等写实性的散文,让学生对比描写花的不同风格,指导学生了解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等更深层次的文学技巧,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自主阅读的课堂引导,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对群文阅读教学而言,读思达教学法就是努力实现阅读活动价值的升华,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思考,逐渐将文学作品的精髓转化为学生的文学能力,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全面成长。读思达教学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重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使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内心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真切地体会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深意,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将群文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育、社会阅历等客观情况,适时地给予必要的阅读教学指导,引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促进读思达教学法的深入推进。
例如,在《不懂就要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牛顿和苹果》《瓦特和蒸汽机的故事》等阅读文章,并且还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关于名人在少年时期学习、研究、发明等小故事,让学生自主开展群文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提问:“故事里的主人翁最后都成了对国家、对社会、对全人类都非常有用的人才,你们从他们的故事里感受到了什么?”“通过阅读,当面对问题时,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借由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将阅读思维由故事本身转向了故事的教育意义和深层内涵,认识到不盲从权威、多思考问题、留心身边的小事,以及对知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关键,还体会到文学作品“小中见大”的独特写法,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有效提高。
(三)探索群文阅读的活动组织,促进学生阅读素能的升华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是学生阅读的追求方向,也是读思达教学法的效果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群文阅读设置专门的互动交流环节,安排学生在阅读、思考之后进行观点的碰撞和思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要向同学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并且从群文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美言美句,或者讲述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的作品内涵。分享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其他学生形成观点上的争论或者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取長补短。
例如,有的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不懂就要问》的感受,认为自己遇到问题时也经常向教师、家长提问,但是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感受到巨大的进步。此时另一名学生则指出,课文《不懂就要问》中孙中山的故事,与自己选读的小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没有满足教师的教学指导,而是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思考,积极进取、努力拼搏,这才是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这种群文阅读后的互动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帮助学生互动指导、相互学习,更加深入地探究群文阅读的深层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能的升华。
三、结语
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力求以量变引起质变,但同时也容易陷入求量不求质的误区。读思达教学法的引入,有助于弥补群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更好地践行现代教学理念和思路,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化发展,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福瑞.“读思达”教材分析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J].教育评论,2019(5):131-134.
[2]李意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9):123.
[3]邹荔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8(35):14-17.
[4]张宗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5):21-23.
[5]邱泽宁,毛萍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2019(5):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