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课后习题,落实语用目标

2020-03-22郑燕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

郑燕

摘 要: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部编版教材中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就着力于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语用意识,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挖掘语言增值点并巧妙地利用,以落实语文要素,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建构、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语用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21-02

部编版教材课后习题作为编者意图与思想的体现,着力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一般都是针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设计的,与课文的内容紧密相连;同时也联结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是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教师备课及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强调语感训练要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课后练习题,组织言语实践,通过课后练习题,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适时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效地落实语用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用课后习题,提升语言感受力

(一)读一读,获得清晰的课文印象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其引领学生走进故事、触摸语言直至去应用鲜活的文字。只有反复地读、多样化地读,读得充分、读得深入,才能走进文本、解读文本,领悟文本所要表达的中心及语言表达上的奥妙。纵观统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可发现朗读在每篇课文中都是居于首位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是每个学段的目标,也是语用学思想的体现,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但在以往人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中,编者仅简单笼统地提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要求,没有细致化地阐述应该如何读、着重关注哪些词、每一课的读又都有哪些侧重点等问题,都需要一一去摸索,去寻求答案。以《荷花》这篇课文为例,人教版教材中第一道课后题是“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统编版教材在此基础上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表达,有层次性、有梯度性地使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得以发挥,先是指导学生注意读好四个词语,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又如,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一课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味。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还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品质,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突破,更是在巧妙之中凸显语文课程的特點。

部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就是以这样精准的表达,将朗读指导落到了实处,引发学生通过默读、反复读、有感情地读等进入具体语境,使其把握课文情感,有效地积累丰富的语言,从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教师要做的即是以课后习题为依托与导向,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读得有滋味、有情趣。

(二)想一想,促进思维的多角度发散

让学生立足文本,展开适当的品悟与想象,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而又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其深入理解文本与探究语言形式搭建有效的平台。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的第二题提出了“读诗句,想象画面”的要求。对该习题中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朗读古诗,一边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景物的特点,再在脑海中生成具体的画面。通过想象这一动一静的景色,学生感受到农民的忙碌及景色的可爱,教师再引导学生恰当地将自己的所想表达出来。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后练习题提出“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的要求,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给文配画及给画取名,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喜爱与赞美的感情。

二、解课后习题,增强语言理解力

(一)记一记,关注语感的敏锐度

言语实践即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引导学生去触摸、去感悟鲜活的语言文字。要想获得精神的动态发展与语言的生成精彩,就需要一定的词汇累积并进行必要的敏锐度训练:若没有足够的词汇,语言便失去根基与载体;若没有必要的敏锐度,思想的发展也就无法与语言共融。统编版教材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包括朗读、背诵。除此之外,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对比、借助文本来感受表达上的秘妙,尝试表达、训练思维,从而提高其语言理解力与运用力。例如,三年级下册《燕子》课后练习的第二题及第三题:

〇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〇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这两道课后练习题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一题是了解特殊词组、短语的结构,积累并以此为范例,调动生活感知与知识储备进行语言的再创造;另一题侧重对优美语句的摘抄,实现语言的不断积累。这些都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积累,丰富语言储备,只有不断地储备,才能有量的增长,从而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出。因而,我们要正确把握这些课后习题所承载的编者意图、恰当地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语言现象,再以此为例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练习,达到语用的目标。

类似这样“读一读,记一记”的课后练习题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中,就要关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    )的(     )”词组结构。学生要结合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内容,进行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这些短语,更要在读中感受这些短语的运用,再进行实际的语言练习,拓展说一说这样的偏正短语。如此,学生就可以实现从读到记,从理解到内化,从内化到运用的转变,在扎实地积累词语的同时完成语言的实质输出与创造,这凸显了语言课程的实践性。

(二)悟一悟,关注学习能力的梯度提升

众所周知,部编版语文教材以双线为结构,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及语文要素。但语文要素并不是凭借某一篇课文就可以实现的,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解到每一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这些语文要素在课文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课后练习题,这些课后练习题兼具综合性和梯度性,呈螺旋上升的态势。教师将其巧妙地安排到教学中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后练习题的要求就呈现梯度上升的趋势,先是《小蝌蚪找妈妈》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动词的意思,接着是《我是什么》中让学生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再是《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动词。

由此可以看出,课后练习题是落实语文要素及语用目标的重点,是课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略。语文教师要建立序列化概念,在研讨教材的时候仔细揣摩其安排的特点,把握每道课后练习题的训练着力点,如剥笋般层层分解、细细引导之后,才能推进语用目标的落实,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层层提升。

三、借课后习题,培养语言运用力

(一)说一说,促进感悟的个性化

语言运用目标显性地融合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将四种能力之中,其中“说”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性训练,是语言运用的起点。这一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却也最容易被忽略。课堂中的“说”经常缺少具体的语境和任务要求,因而达不到具体的实效与目标。但这一问题很好地被部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题解决了。从说一个词到说一句话,再到说一个完整的句子甚至一个较长的语段,它都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帮助教师建立了语文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应用的平台。特别是部编版低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一说”就可以作为学生学習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材料,教师要善于利用,并恰当地发挥其语用价值。

比如,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后练习题则是给学生创设了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当解说员,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立的想法,在梳理的基础上再尝试着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获得的言语经验与科学知识进行表达,在表达的同时,学生提升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也提高了语言的组织与运用能力,从而使语文的学习之路越走越远。

(二)写一写,注重语言的多元表达

如果“说”是“写”的先导,那么“写”则是“说”的内化,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能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就有很多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题目,特别是“小练笔”,均体现了部编版教材加强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语用性的突出特点。教师应该巧妙地挖掘利用,找准训练点,促进学生获得愉悦的练笔体验,达到让学生爱写乐写的课程目标。

比如,四年级下册《猫》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的最后,编者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品读,仔细揣摩语气词的使用,发现以“它”为首的同一句式的反复出现,体会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秘妙,并以此语段为凭借与支架,将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顺着自己的心思,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是学生开始学习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注重多角度训练、多元化评价,不可让评价标准落入窠臼。接着,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这一资源,进行有效的延伸与拓展,以点带面,多种迁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总之,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语用目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悉心解读,在教学实践中要明确编者意图,弄清它所隐含的知识内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打造扎实、有序、高效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赵 莹.部编本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语用关照——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7):228-229.

[2]陈郑斌.活用统编教材课后习题,落实语用目标[J].新教师,2019(11):44-45.

猜你喜欢

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