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职业
2020-03-22许洁
许洁
[摘 要] 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整个教学过程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深入反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 键 词] 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4-0016-02
一、实施背景
销轴的加工是“普通车床加工”案例集中的案例一,也是跟单产品中的一个零件。
普通车加工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以企业真实产品作为实训案例,教学过程按照企业质量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
相对来说中职生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学生不自觉、学习能力欠佳的情况,所以接到上课任务的时候,先对整个班级进行深入了解,初步了解到整班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既动手又动脑的实训课非常感兴趣,所以很热衷于普通车加工的学习,上课无缺席现象。
2.数学基础较差。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功底、计算能力都较差,学习风格属于直观型,形象思维相对较好。
3.有一点普通车床加工操作基础。每位学生能独立完成工件和车刀的装夹等操作技能。
4.不善于归纳、总结将知识、技能内化,需要老师的引导、同学间互相交流来内化知识与技能。
5.他们的思想活跃,敢说敢干,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他们最善于接受的方法是在“循序渐进,多重复”中推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目的,争取在中职学校学习阶段把专业技能知识学好、学扎实,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编写教案、准备教学所用资源,尽可能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尝试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梳理校企合作的资料和经验,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成项目,按照产品加工流程重构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跟单教学模式实验教材。这样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有利于学生技能的生成和知识的建构。
(2)选用真实的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按照产品的加工过程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这次课中,以学校实训中心接下的订单——上海亨远船舶设备公司的销轴,作为任务来引领本课堂教学,以真实产品加工过程来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
把从产品中分解出来的典型知识与技能和上海市教委制定的教学标准、上海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普通车加工的要求进行整合,作为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理实一体与任务驱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与吸收知识,既有利于学生训练操作技能,也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
整个教学过程以零件加工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回顾导入—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总结任务—布置作业七个环节来构建课堂的框架结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工作情境下的角色体验,学习有目标、有动力。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既注重结果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
本次课采用“任务单”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工作习惯、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实施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结合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掌握车削外圆尺寸精度的控制方法。
(2)能运用刻度控制法、刻线痕法和游标卡尺来保证长度尺寸精度。
(3)能利用游标卡尺的测深杆来测量检验长度尺寸精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来理解外圆尺寸精度和长度尺寸精度的知识技能。
(2)通过学生的做、学来理解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并能掌握控制外圆尺寸精度和长度尺寸精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销轴加工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明白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很重要,进一步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二)重点、难点
1.控制外圆尺寸精度
学生已基本掌握车削外圆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提高精度,进一步巩固控制车削外圆精度的方法。
2.控制长度尺寸精度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刻度控制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刻线痕法,再用带有测深杆的游标卡尺配合使用,来控制长度尺寸精度。
三、实施过程
上课的场所为实训中心普通车床加工区域和配有交互式智能电子平板的一体化教室,为基于实战状态下的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奠定条件。
(一)任务引领教学法
本节课中,利用案例一“销轴的加工”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1)通过回顾导入、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总结任务、布置作业等流程来构建课堂的框架结构,达到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要领。(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真正实现了“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的教学理念,结合多元化评价方式,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小组学习法
普通车加工实训过程中,场地大、学生分散,为教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把班级分成九个小组,小组又分为组长与组员。实施任务前,九个小组根据任务各自讨论、分析,得出加工过程,然后各小组组长分享加工过程,再次讨论、分析,最终得出一个认为最合理的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让学生当场解惑,及时解决问题,更能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小组学习作为学生间相互学习、实训活动的主要形式,充分明确学习主题和发挥学生的作用,进行生生互动,保证了学生学习、实训的质量和效率。
(三)微视频演示法
微视频具有直观印象、生动形象、易于接受、信息量大的优势,真正实现了教师从前台到后台的转变,更好地展示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看不清教师现场演示过程,所以本次课采用微视频演示,帮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训的操作方法和规范操作方法,使学生更能理解刻度控制法、刻线痕法和量具在普通车加工中的作用,更好地掌握尺寸精度的控制,提高教学效率。
(四)实际操作训练法
这是学生技能生成和训练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实际操作训练法要求每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通过普通车床的实际加工,帮助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评价总结
实训任务结束后,根据图纸上的尺寸精度要求、评价表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教师一一检验、记录,每位学生各自完成零件加工后自检、自评,找出不足之处,然后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由组长总结自己小组掌握的程度和还需加强训练的地方,同时各小组反思实训过程中碰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或者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使学生在实训中学会独立分析、处理问题,让实训效果得到保证。
四、实施保障
(一)专业教师对课程的支撑
全体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加强集体研究,共同切磋教学,对课题选定、情景导入、教案制定、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进行多次酝酿与讨论,凸显“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
(二)借助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契机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视频录像、Flash动画、PPT和实物教具等软硬结合的多元化手段来实施教学,充分展示了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真正体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五、特色与成果
(一)有针对性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课选用实训中心跟单产品为载体,在整节课的设计中,还融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特点,通过学生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展示等一系列教学过程。
本节课任务驱动与执行都非常明确,九组学生共完成了八组,并在作品评价方面,学生积极指出自己在操作中的优缺点,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视频录像、Flash动画、PPT和实物教具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普通车床加工注重基础训练,在严格保证尺寸精度外,还要保证形位公差等要求。特别强调实训零件是真实产品,让学生在实训中时刻警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技能训练过程就是生产产品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也会提升,同时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并参与本行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零距离上岗。
六、体会与思考
(一)微视频的应用兼顾每一位学生,直观形象地表达出零件车削加工的过程
如当教师在示范操作中由于场地、学生人数、设备少等条件,学生看不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很难理解即将操作的内容,通过微课观看则更形象,一来展示了车削的加工步骤,二来将步骤分解一步一步地在学生眼前展示出来,给学生以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这样既方便了教学,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加工过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实训课课程效果的事半功倍。
(二)教学评价的更新,从单一评价更换成多元化评价
实施任務前,每位学生都有一份评价表,要求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检、互检,教师核对、检查,这样激发学生集中思想投入学习,同样每位学生都有任务,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评价是以实施任务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
评价要求:
(1)评价采用学生自检、同学互检、教师核检的方法进行。
(2)教师检查不能仅局限于尺寸方面,还要注重能力检查。
(3)评价要全面、客观,明确优势,指出不足,使学生在公正的评价中得到收获和反馈。
以上所述,是本人所在单位“跟单”教学模式中“普通车加工”研究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了学生过程性评价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也有效地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最终目的是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
参考文献:
[1]郑涛.校企合作,共赢发展[J].职业(中旬),2017(17).
[2]孙丹萍.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实践探析[J].河南教育旬刊,2012(10).
[3]汪楙若.让教法更贴近学生[J].学校教育研究,2018(21).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