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岁的周恩来旅日日记:一首青春的歌

2020-03-22张红安李海文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开日记日本

张红安 李海文

(作者张红安系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教授,李海文系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1917年9月,周恩来从天津来到日本东京,目标是考取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高师,后为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前身)或者东京第一高等工业学校(简称一高,现东大教养学部前身)的官费留学生。留学梦虽没有实现,但对年轻的周恩来来说,一年多的东京之行并非一次失败的旅程,从其旅日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可见,他在其他方面收获丰硕,特别是思想上的弃旧图新,促使他成为爱国运动的一名直接行动者,为他“返国图他兴”,领导天津的五四运动,以及此后从事革命作了最充分的准备。

留学理想与现实困难

清末废科举,办新学,中国青年开始大批走出国门,“1905年日本大胜俄国之后,每年有1万乃至1.5万中国学生到日本去受现代教育”。在这股留日潮中,从南开中学毕业的周恩来也来到了日本东京。

一、周恩来为何选择东渡日本

据周恩来的南开同学张鸿诰回忆:那时正值中日两国政府订立的由日本代培中国留学生15年的协定尚未期满。根据这一协定,中国自费留日学生如果能够考取协定中的日本四所大学之一,就由中国政府给予官费待遇,直至学成回国。四所学校每年录取三十至七八十人不等。周恩来想报考的高师和一高是其中两所。成为官费留学生,既可以留学日本又能够减轻个人经济负担,这对于获得免费生待遇而完成学业的周恩来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除了留日的时代大背景以及经济因素之外,周恩来选择留学日本还与南开中学资助学生留学的政策环境相关。近代天津著名教育家严范孙是南开中学创办人,而创办南开中学是其考察日本教育、学习日本办学经验的结果。因为与日本教育的渊源,所以南开中学从1906年夏就开始资助本校学生毕业后赴日留学。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南开学生赴日留学已形成一定规模。因为留日需要学习日文,周恩来担任副会长的敬业乐群会还组织了日文团,聘请金一海担任教师,每星期授课两小时,学费六角。与周恩来一同组织敬业乐群会的好友张瑞峰,1915年12月南开学业未满,即退学准备东渡日本。所有这些,不能不对周恩来产生影响。1917年9月,与周恩来联袂东渡的,还有南开同学薛卓东、傅恩龄等人。

此外,据夏衍回忆,当时从中国到日本不需要签证,来往十分方便。两国间来往不用签证,既节省费用又节约时间,无疑也是吸引力的一个方面。

周恩来选择留学日本,是一种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选择,是一个权衡考量后的明智抉择。但追求理想的过程不会是一片坦途,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

二、经济拮据是最大的压力

考取两所学校之一成为官费留学生,可以减轻经济负担,但来日本以及备考这段时间的费用却需个人支付。伯父微薄的薪资爱莫能助,周恩来旅日路费是由南开师友、族人叔伯凑齐的,在日本的用度也靠着师友资助维持。从周恩来日记可以看出,给予他经济资助的主要有四类人:一是南开好友王朴山、涤非、吴瀚涛、严智开等。严智开,字季冲,是南开校长严修第五子,早在周恩来之前已经是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前身)的一名留学生,他对来到东京的周恩来资助较多。二是在东京结识的新朋友。如后来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被日本陆军军官杀害的前辈留学生王希天。据日记卷末收支表记载,王希天给过周恩来每次五円(円为日本货币单位)两次共十円的资助。三是昔日恩师。南开的化学老师伉乃如,与周恩来亦师亦友,周恩来在日记中称呼其为乃兄,他不仅赠与了路费,而且在周恩来到日本后继续寄钱,支持其学业。让周恩来特别感动的是他在东关模范学校的恩师高弋吾,1916年,高弋吾辞掉东关教职而转任职于京兆尹公署,但薪水有限,为了资助在日本的周恩来,特地要去另外谋一份兼差。周恩来在1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高先生“知道我的日用不十分充足,自己想谋个教育界兼差,打算每月接济我几个钱,并起怪我为什么不将详实情形告诉老师”。恩师的这份厚意让周恩来既感激又惊讶,也难以心安,赶紧回信谢绝其好意。四是周氏家族长辈。例如1月14日日记中提到的二伯父周龢鼐,在周恩来东渡日本前与之长谈并提供了一笔路费。周恩来后来旅欧时二伯父也赠送了路费。

据日记卷末的收支记录,师友各月给予的援助或者借贷金额分别为:1月25元,2月35元,3月25元,4月30元,5月46元,6月85元,7月30元,8月(暂时回国)24元,9月333元,10月55元,11月25元,12月44元,月平均为63元。援助或借款的金额不断增加,从中也反映出日本当时物价的飞涨程度。

没有资助,去东京便无法成行。但尽管师友倾囊相助,周恩来在东京的日用仍然捉襟见肘。1月5日日记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天早晨起来,馆子的下女忽然向我要房钱;我告诉她上月的房饭钱只差一块多钱,等几天给你。她一定不依,并且还拿出昨天要番菜的账来。”1月10日则记述了另一件同样囊中羞涩的事:看中了玉津馆附近的一个贷间,要好友王朴山帮助解决费用问题,因为王朴山无从向经理员借到钱,最后向另一同学陈铁卿借了十块钱才搬了家。马克思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依靠师友资助来到日本并维持在日用度,对周恩来的压力和使之分心可想而知。

三、家人家事是最大的牵挂

周恩来虽然在1910年即离开了故乡江苏淮安,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故乡的亲人。日记中有不少篇幅记述了家事。

1月8日、9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起来,正往单人教授那里去上课,走进东亚,接着八弟的来信打开看时上面写着‘八伯父故去’五字。我身在海外,猛然接着这个恶消息,那时候心中不知是痛,是悲,好像是已没了知觉的一样。”“八伯这个病,虽说老病,然而病到现在,何曾用一个钱去医治的呢?简直说是穷死了。”八伯父是三叔周贻奎,按堂兄弟排行为八,八弟则是大弟周恩溥,也在堂兄弟排行为八。周恩来不仅为一位亲人的逝去而伤心,而且更担心穷困潦倒的家庭如何筹集安葬叔父的丧葬费,以及亲人们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周恩来担心叔父无法安葬也是因为有生母的安葬问题在前。生母万氏1907年染肺结核病逝,因为清河知县家庭排场的需要,外婆对葬礼提出了诸多要求,这让薪资微薄的生父很是为难,只得将其灵柩暂厝于清江浦一庵中,所以周恩来日记中记述了母亲“还暴露棺材在外”(一直到1935年,周父才筹到一笔钱将亡妻安葬到周家祖坟地里)。穷困的八伯父的丧葬当然不会像知县家庭一样有什么高的期盼,但也需要一笔钱才行。

八伯父病故,留在老家的幼弟无人照料,以及族人为谋生四散流离的景况,让周恩来心头难受,以致在1918年春节后的2月13日日记中感叹:“四伯在黑龙江,冰天雪地,冷的异常,无一亲人;干爹在北京,每月的薪水,仅仅的够用,皮衣是没有,吃也吃不着好的;八妈自从八伯死后,心里头也不知难受到什么地步;看着弟弟妹妹,尤其伤心!黑弟可怜,有爹爹看不见,有哥哥也不能照管,心里头的难受又不知怎样呢?天津家里到这个年关,四姨又不知担多少愁,挨多少骂呢!唉!想起来这个年,我们家里可以说是极难堪了。”四伯指大伯父周贻赓,八妈指刚故去的八伯父之妻,干爹指生父周贻能,黑弟是小弟周恩寿,四姨是大伯父后娶之妻。面对家人的艰辛,周恩来却“南望家乡归不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信安慰并独自神伤。

四、考学失利是最大的挫折

来到日本后,周恩来首先进入东京神田区的东亚学校补习日文,以便来年报考高师和一高。为了心中的目标,他先后辞掉了留日学生南开同学会书记和评议员的职务。但1918年3月,高师考试失利。第一场考试失利后周恩来明白功课若不预备好,7月考一高也定然没有录取的希望,于是他在3月11日日记中给自己定了两个计划:一是从今以后“友朋的来往书信的投报一概都要简单,除了有要紧的事外,万不可荒废我的正工夫去做别的事”,二是制定一个功课表,“一天是睡觉用七点钟,读书十三点半钟,休息同着一切事情三点半钟。每逢星期,我打算着除去找朋友谈谈以外,必定要找一个清净地方去憩憩脑筋,或是公园,或者是野外,带着书籍去念”。这份课表,要求自己一天读书13个半小时,周恩来自加压力到了极致。

尽管如此,7月的一高考试仍然失利。与两所心仪目标学校均失之交臂,周恩来自我分析原因,认为主要在于日语成为了一道难关。周恩来在3月4日至6日以及7月初的日记中完整记录了高师和一高的考试情况。这些考试科目在南开时都学过,但如他所说:“虽说是从前学过,但全是英文的。如今用着这日文的本子,一切名词还要从新记起来。”他在东亚学校学日语,进展似乎不大,“已经来了四个多月了,日文、日语一点儿长进还没有”(1月29日日记)。语言关是周恩来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败北的一个直接原因,但从日记中不难看出,他的失利还有着经济困顿、家事牵挂、国事日坏等占用了时间、分散了精力等一系列因素。

他在7月4日的日记中诉说心境:“昨、前两日试验失败,心中难堪异常,负友负我,自暴自弃!不胜悲矣!”7月5日继续诉说:“不考官立学校,此羞终不可洗!”无论怎么说,随着7月13日一高正式放榜,周恩来公费留学梦全部破灭,遭遇了来东京后的最大挫折。

应对压力与磨砺意志

和其他海外留学生相比,和南开同学相比,周恩来在东京连基本的吃饭、住宿等都成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考取了官费留学生后才能得到好转。经济压力加上考学的压力一同压在他的肩上,埋在他的心里。这对他的抗压能力是一次绝大的考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困难和压力周恩来在东渡日本前就应该有所预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条件不具备还要东渡,可能失败还要一试,这就是青年周恩来的勇气。为了预期的理想目标,周恩来咬紧牙关,艰苦面对,也在应对困难和压力中磨砺了意志,求得了真学问。

一、不停搬家寻找更便宜的住处

为了克服日用不足的难题,周恩来想方设法节省。从日记中看,周恩来在东京至少搬了六次家。周恩来最早住在东京神田区猿乐町二番地上的玉津馆。但玉津馆要带包饭,费用高。根据矢吹晋的资料,当时东京的学生公寓多在本乡、神田、牛込(早稻田)、芝。食宿费本乡略高,神田便宜。本乡的带有电话、电灯的公寓,如果租用六个草席的房间,食宿费为10元,电灯费80分,加上煤火每月在17.8元左右。神田虽说便宜,但全部费用在13元以下的公寓也很难租到(见1月7日的日记注释)。住在玉津馆费用高不说,还发生了下女追讨一块钱的令人不快之事,周恩来一心想寻找别的住处。

他在1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不一会儿,朴山来找。同着他出去找贷间。因为我想搬,不愿意在这馆子住的原故。”寻觅终于有了结果:“离着玉津馆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贷间,住的是轮扉的朋友。他今天要搬,问我去住不去住?我当时同他去看这个贷间,房子尚不错,地方僻静的很,甚合我的意思。我就许了轮扉,说准搬”(1月10日日记)。1月28日,好友季冲因为即将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要转去美国留学,但在去美国前要回国一趟,便让周恩来去他租住的公寓暂住。季冲的公寓在谷中的灵梅院,环境清幽,利于读书,周恩来感谢好友的好意,高兴地于2月1日搬到了灵梅院,“昨天晚上,搬来季冲的住处,一切觉得很好”(2月2日日记)。但是灵梅院虽然喜欢却也没能住长,因为住进去不久贷家就提出要解散贷间了。2月24日周恩来搬离灵梅院,因为一时难以找到新的住处,只好搬去和好友王朴山同住。3月1日,他和王朴山又一同搬到了田端的新贷间。

二、节衣缩食艰苦生活

周恩来在吃饭上的原则是能省则省,从玉津馆搬出来不吃包饭后,便开始在外边零吃,尽管觉得难吃,但省钱多了(1月13日日记)。零食省钱这是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使用的省钱法。他后来废止朝食,一天只吃两顿饭。为了更省钱,更多的日子里周恩来“自做饭食”。他在3月21日的日记中详细记述了自己做饭的情形:“今天晚上,我忽然想起自己做饭吃,已经两个月了,总没弄个一样菜……我今天既然没有事,不如做样菜自己吃,一半是有趣味,一半也算件工作。立定主意,于是立刻跑到街买了些肉、两个芋头、一片鲜鱼,打了清酱,买了葱,回来引起火就一锅儿慢慢地做起来”。周恩来还奉行素食主义。素食主义是不食用任何来自于动物的食品的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素食主义者认为素食身体不易生病。周恩来奉行素食主义无疑与用度不足有关。

1918年9月4日,周恩来回国过完暑假再抵东京后,同“新中学会”的会员一同搬到了“新中寄庐”,过起了“炊爨洒扫皆自为之”的集体生活。

三、倾力回报周氏家人

周恩来在东京日记第一篇中写道:“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1月1日日记)。八伯父的病故让周恩来对家人的愧疚情感愈发强烈,“如今处着这个地位,是进不得,也退不得。转而一想,就使我暑假后不来日本,中学毕业的程度能够做多大的事?那时候恐怕于家里既没有补助,于我倒反有大害了。想到这里,我现在唯有将家里这样的事情天天放在心上,时时刻刻去用功,今年果真要考上官费,那时候心就安多了”(1月11日日记)。家人是他的情感寄托,也成为他奋发用功的动力。

周恩来在学生时代许下的“报恩”心愿日后一一兑现。国共合作后的1938年5月,稍有了稳定生活的周恩来便写信将在天津的生父接到武汉与自己共同生活。日军逼近武汉后,生父和邓颖超母亲一同随八路军办事处撤离转移,几经辗转终于在1940年秋天住进了重庆红岩村。当时的周恩来已经是日理万机的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邓颖超则代为行孝。1942年7月,生父不幸病逝,正生病住院的周恩来不顾术后身体虚弱,坚持出院为生父守灵。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将周氏家族的其他老人当作父辈赡养。1949年冬,他将父辈中唯一健在的堂叔周嵩尧接进北京城,并亲自批准聘请这位做过对人民有益事情的周家长辈进入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1952年老人八十大寿时,周恩来在西花厅摆下家宴,并亲自扎上围裙下厨房做了两道家乡菜为老人祝寿。1918年1月初八伯的去世曾让周恩来伤痛不已,1950年秋,他从老家淮安接来了八婶,在八婶执意要回老家时仍将八婶之孙留在北京念书,并提出要负责八婶今后的生活费用。1956年八婶病重住院,周恩来两次汇款为其治病,最后为老人送了终。当年八伯去世时留在老家的小弟恩寿也是周恩来的牵挂。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即像当年自己的大伯父照顾抚养他们一样,同样主动承担起了抚养弟弟恩寿家六个子女的责任。1963年6月,恩寿提前退休收入更少,周恩来便将每个月给其一家的生活补助费增加到了200元,这几乎占到了他每月工资的一半。

周恩来一生都没有忘记在东京时许下的“报恩”心愿,也倾尽全力承担起对家人的责任,亦如他对待国家、民族和人民一样,情深义重。

四、自抗压力求真学问

高师和一高每年仅录取几十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考取官费留学生,压力很大难度很高。周恩来在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刻苦和努力,既磨砺了意志,也养成了优良学风。

1918年1月3日,东京奇冷,“早晨没起来的时候,觉得天气较往常冷的多,越怕冷越懒得起来,一直等到十点多钟太阳都已上窗了,才忙着穿衣裳起来。想我来日本已经三个多月了,只因为不入学校预备,自由,有时候便学懒了,较起我在南开时的活泼样子实在差的多,从今后须要把我这懒病除去方好”。奇冷异常的早晨在被子里多躺一会,几乎是人的本性,但周恩来对自己这样的行为不能容忍,他在日记中作自我批评,自我告诫一定要去掉“懒病”。自此直到考完一高,周恩来每天早早起身,读书、写信、去青年会读报、去东亚学校补习功课,日复一日不曾懈怠。

从日记中也可以看出,周恩来读书不仅是读书本,还读书本之外的书,不仅读有字之书,更于无字句处读书。他在2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人要是把精神放在是处,无处不可以求学问,又何必终日守着课本儿,叫做求学呢?”求学问与求学,虽然只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很大不同。

综上,精益服务构建了基于理论、顾客和服务企业三维视角的全景理论模型(如图2),为服务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平台⑩。

周恩来读课本之外的书,就是坚持阅读报刊。周恩来每天“阅报一时”,读报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早起往青年会阅报”(1月13日日记),“早,上课;归来,读书,阅报”(1月15日日记)。在东京,周恩来主要坚持阅读《朝日新闻》等日本主流报纸,据此了解到日本“国会开会的事情,各党派质问的情状,寺内内阁同着大臣演说的事情”(1月23日日记);书刊则包括《南开思潮》《饮冰室文集》等。自《新青年》打开了他的视野后,他阅读的刊物就更为广泛了。阅读报刊开阔了他的眼界,也让他了解了日本政治的运行情况,增强了他对日本以及世界的认知。

周恩来读无字句之书,就是时刻观察现实生活。他利用课余去东京各地走走看看,事事用求学问的眼光,看日本人的一举一动、诸多行事。他在3月9日的日记中记录了考完高师后来东京日比谷公园散心之事,看到“一帮男女学生,成群结伴到这园子来,看书的看书,游戏的游戏,运动的运动。无论做什么事,总含着点教育兴味”。他从游园的日本小学生中观察日本的教育,进而比较中日教育的差距。这一观察改变了他对日本的一些看法,“中国人开口便说‘东洋褴褛之邦’,仔细想来,日本何尝是褴褛呢,想怕中国不免有些没出息的样子了。举一反三,我想起日本的国民无怪他瞧不起中国人,他的知识实在是从小儿就练出的。”有研究者称周恩来是知日派,而知日应该源于在东京的这段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特别重视教育、特别重视知识分子作用之人,这与他早年的这段经历不无关联。

读无字句之书还包括他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日本举办的电器博览会(4月13日日记),感受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伟大业绩;他在午间往青年会参观中华美术展览会,接受中华美学的熏陶,等等。

从书本到报刊到现实生活再到万千世界,周恩来在东京形成的这套读书方法,让他求得了真学问,推动他用学得的知识去联系实际,思考现实问题,促进他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

忧时爱国与弃旧图新

在日本的一年多时间,周恩来遭遇到困难、压力和挫折。但留学只是他的初始目标,并非终极目的。作为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来说,除了没能考上官费留学生,他在其他方面收获众多,不仅磨砺了意志、优化了学风,还明确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忧时爱国,最大的收获则是思想上的弃旧图新,并促使他加入政治团体,成为爱国运动的行动先驱。

一、思考真正的忧时爱国

20世纪初以来,中国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学生数量大增。但海外留学并不全是爱国之举,爱国救国之于有的留学生不过是打着的一个幌子、扛着的一个招牌。对此,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南开好友孔云卿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有一番生动的描述:“留美学生有一种习气,好出风头。弟视之如上海时髦,攫得一会长书记,便以为大功业就,即此归国,便可骗人赚钱,阳面公,阴面私,造成一种最时兴之争权夺利之人物。”孔云卿在信中揭露了留美学生中存在的名为忧时爱国,实质争权夺利的情况,而且悲观地认为“真正忧时爱国之士”“未之见也!”周恩来通过观察留日学生的现状,对孔云卿的观点深表赞同:“这一篇话,我看着实在难受。这种状况,与现在留日学生有何分别?”(2月5日日记)

如何才是真正的忧时爱国呢?周恩来在1月24日的日记中就作出过一番思考:“天下事没有不预备还能成功的。我想起十年前留学日本的学生,坏的不说,知道爱国的人,大半分为两派:一派是服从革命;一派是赞成君主立宪”“究竟这两派天天打着旗子排斥人,他自己预备了没有?还是毫无实力,等到回国做事的时候,一个一个的狐狸尾巴都现出来了,那(哪)里还能为国呢?”这篇日记中,周恩来从青年学生的立场出发,表达出他对于真正的忧时爱国的思考,即:第一,要为国读书。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读书不能只想个人的前途;第二,要储备为国家做事的实力。不能嘴里高喊着爱国,却眼高手低,或者做着升官发财的梦。一句话,就是接受教育,掌握本领,学成为国服务,读书就是预备期。不难看出,学生时代的周恩来主张教育救国,这也与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发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呼声,以及1917年东渡前挥笔写下的“邃密群科济世穷”的豪情一以贯之。周恩来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忧时爱国的思考,最宝贵之处就是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这也奠定了他一生最为鲜亮的底色。

二、《新青年》催生的“醒悟”

1918年新年前后,周恩来连着几天阅读《新青年》,如2月9日日记:“晨起,致乃兄信,劝其读《新青年》。”2月14日日记:“回室阅《新青年》数册。”2月15日日记则记述更为详尽:“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对其中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义极端的赞成。从前我在国内的时候,因为学校里的事情忙,对于前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没有什么特别的去注意,有时候从书铺里买来看时,亦不过过眼云烟,随看随忘的。加着我那时候正犯着研究‘汉学’兼‘模仿古文’的二个大毛病,那(哪)有心肠去用在这些改革的想头上呢。等到我从天津临动身的时候,云弟给我一本《新青年》三卷四号,我在路上看得很得意。及至到了东京,又从季冲处看见《新青年》的三卷全份,心里头越发高兴。顿时拿着去看,看了几卷,于是把我那从前的一切谬见打退了好多。”

在这篇日记中,周恩来细述了阅读《新青年》的缘由,并且指出了这种阅读给他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是对“其中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义极端的赞成”。排孔、独身、文学革命,是陈独秀领导的早期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三大思想主张。排孔就是反对儒家的旧思想、旧道德,宣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独身主义与不婚主义同义;文学革命是陈独秀、胡适等人文学方面的主张,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二是“把我那从前的一切谬见打退了好多”。“从前的一切谬见”是什么?从2月15日、16日、19日、20日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是佛教“无生”主义,是“军国主义”和“贤人政治”。“无生”也叫“不生”,是小乘佛教八不缘起之一,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缘生,否定人的主观努力。周恩来曾一度寄托于佛教的无生主义;军国主义是崇尚武力和走军事扩张道路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历史上的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及一战时的德意志、日本都是实行军国主义的国家。周恩来曾希望通过实行军国主义推倒国内的“北洋系”“士官系”,但现在明白了“有强权,无公理”的军国主义,势必带给人类无尽的战争苦难。贤人政治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本质在于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来治理国家。这时的周恩来已经认识到“贤人政治”救不了中国。1922年已在欧洲的周恩来进一步指出了“贤人政治”不能救中国的原因,那就是在“恶基础”上“努力”建设“好政府”注定不能成功。

军国主义和贤人政治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两种政治主张。《新青年》给周恩来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也带来了政治主张上的更新,让他有了“忽然的醒悟”(2月17日日记)。

三、新年立志并以此去开创新纪元

《新青年》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对周恩来产生巨大影响的《新青年》第三卷发刊于1917年,其中有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撰写的国际、国内时评,有陈独秀的演说词,有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通信、读者论坛,有国内大事、国际大事。周恩来从中了解到影响中国政局发展的国内外大事,了解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民生等问题,了解到西方自然社会科学思想,等等。可以说,《新青年》为在东京的周恩来打开了一扇新思想宝库的大门,让他意识到自己从前所思所想的局限性。因此,当1918年2月11日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周恩来立下了新年内应行的三大方针作为自己的新年心愿: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通过新年立志,周恩来在思想、行动、学问上给自己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人生三宝,要以此去开创一个新纪元。

周恩来“平生最烦恧的是平常人立了志向不去行”,而他很快便将新年志向付诸行动,他的阅读越来越广泛:他读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1月23日、2月6日日记等);读梁启超所编《意大利三杰传》(3月21日日记);阅读李剑农等人编撰的政论型刊物《太平洋》(3月29日日记);读专登康有为著述的《不忍》月刊(3月30日、4月1日日记);读英国法学名家爱德华·甄克斯的政治学经典著作《政治史》(4月2日日记)……5月29日到6月3日,周恩来读了著名的留学生小说《留东外史》,并写了读后感(未见原文);读外国人编撰的《中国年鉴》(6月3日日记);读德富猪一郎的《中国游记》(7月15日日记)。

在阅读过的这些刊物中,《露西亚研究》显然对周恩来影响很大:“今天晚上,我到‘东京堂’去买书,抽个空儿看一看新出来的杂志。见着一本新近出版的《露西亚研究》,杂志上头有一篇文,论的是露西亚现今的党派,分的很详细”(4月23日日记)。这篇文章显然强烈地吸引了周恩来,他看一遍就记住了内容,回去后将整篇文章内容在日记中进行了追记:在拿破仑进攻俄国后,俄国民族主义高涨,“十二月党”人推翻了沙皇。俄国现在党派大概分为“立宪民主党”“社会民主党”以及“社会革命党”三派。其中列宁领导的“过激派”是“社会民主党”中的一派,他们主张完全的民主,破除资产阶级的制度,实行用武力去解决一切的党纲。通过《露西亚研究》上的这篇文章,周恩来初步了解了列宁“社会民主党”的主张,认识到“世界上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恐怕要拿俄罗斯作头一个试验场了”。如果要说周恩来在东京就初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这应该算是一个印证。此外,周恩来还阅读《上海时报》,摘抄上面登载的北洋政府对外借债表(2月23日),还摘抄美国参战前后每月经费。六七月份,周恩来还去造访日本大正民主运动的发起人吉野作造。

从这些阅读和行动可以看出,周恩来利用在东京的有利条件,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中外政治学名著来阅读,并对包括正在进行着的一战等现实政治问题予以强烈的关注。他在为开创新纪元作准备。

四、做有大志向的人

周恩来在2月6日的日记中引用了梁启超的一句诗:“梁任公有一句话‘世界无穷愿无尽’,我是很赞成的。盖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是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周恩来在此强调了有大志向的人,就要想着为国家为社会尽力,这里特别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更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鞭策。

随着“国事益坏”,周恩来开始投身政治运动,加入到行动者队伍中,向着有大志向的人的目标前进。他在4月3日的日记中记述:“阅英文报,知日政府又提出二十条要求于中国矣!”5月2日他继续记述:“课毕观报多时,国事益坏矣!”这里所述的“二十条要求”和益坏的国事,均是指日本当局逼迫段祺瑞政府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协定”,合称“中日新约”之事。日本政府逼签条约的目的一是武装干涉俄国革命,二是将中国绑上日本反苏的战车,并趁机侵占东北。这一幕让国人包括在日的留学生想到了几年前日本当局逼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那耻辱的一幕。

为了阻止条约签订,不让历史重演,留日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有全体归国之议论”。周恩来的好友张蓬仙、吴涤愆、王希天等成为主张罢学归国、以示拒约的骨干人物,王希天等积极参与留日各省及各校代表会议,组建“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并提出了罢学归国统一行动的14条事项。5月10日,更有消息传来:“本月二号,由烟台出港之船,有国人彭翼仲蹈海而死,其绝命诗云:‘霹雳一声中日约,亡奴何必更贪生。’”彭翼仲为抗议新约不惜蹈海向死,深深震撼了周恩来。这时的周恩来尽管还面临着7月初的一高考试,对全体留日学生罢课归国抗议“持消极反对主义”(5月4日日记),但仍然参加了东京留学生的抗议行动,参与了罢学归国事项的讨论,并且和南开好友吴涤愆一起代为议订救国团组织规则(5月5日日记)。

在强烈的抗议中,日本政府和段祺瑞执政当局仍于1918年5月16日签订了《中日新约》,这也将周恩来进一步推向了行动者的行列之中。1918年5月19日,周恩来“早起至冠贤处,入其新中团体”。成立于1917年7月20日的新中团体,是比南开同学会更大、政治性更强的团体,南开留日学生很多都加入其中,介绍周恩来加入者是南开同学童冠贤,“八钟开会,至者有十数人,十钟事毕”。这天周恩来还发表了入会意见:“我们中国所以如此衰弱的缘故,全是因为不能图新,又不能保旧,又不能改良。泰西的文明所以能够发达的原由,是因为民族的变换,地势的迁移,互相竞争,才能够一天比一天新。中国的民族是一系的,地位是永据的,所以无进步而趋于保守。文化不进则退,所以旧的也不能保了。再说我们二千年的历史、思想、学术全都是一孔之见。泰东西的文化比较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新的太多。他们要是主宰中国,决不能像元、清两朝被中国的民性软化了。我们来到外洋求真学问,就应该造成一种泰东西的民族样子,去主宰我们自己的民族,岂不比着外人强万倍不止了么?”(5月19日日记)

入会意见表达了周恩来对中西文明以及世界大势的看法,承认近代中国因为不能图新而衰落,但是也不能被西方奴化,任由西方主宰中国的命运,应该结合东西方优势,造成“泰东西的民族样子”。这是一种既不自大也不自卑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显然对日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必然的深远影响。周恩来最后还将“哲学的思想,科学的能力”两句话送给大家共勉。

周恩来初到东京时,虽然加入了南开同学会,但为了有更多时间复习考试,并不担任同学会职务;在拒签“中日新约”运动初期也不赞成全体罢课归国抗议,但在新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即加入了“新中团体”,这是周恩来思想发展变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他成为了一名直接的行动者。7月初,他仍然参加了一高的考试,但是已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中团体”的活动之中。

留日学生罢学归国抗议学潮被称为五四运动的预演,周恩来加入了“新中团体”政治组织,为他不久后领导天津的五四爱国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尽管物质生活艰苦还要东渡,尽管竞争压力巨大还要一试,在应对困难压力中立下新年志向,在“国事日坏”中成为有大志向的人,周恩来十九岁的旅日日记,让后人探寻到青年周恩来在日本的那段心路历程。这段历程是他从一位忧时爱国青年到有大志向的人的人生重要转折点,这个日记是周恩来用思想与行动谱写出的一首青春之歌。

猜你喜欢

南开日记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黄金时代》日本版
张伯苓去世时口袋中仅有6元7角钱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