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展示环节的有效提升
2020-03-22陆长华
陆长华
(建瓯市竹海学校,福建 建瓯 353100)
一、重视前期培训,提升学生展示的能力
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缺乏基本的展示能力。学生一站到讲台上,马上暴露出“站姿不规整、语言不流畅、书写速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展示的效果。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探索发现,教师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
1.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教师每周选定一个主题,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组织班级学生开展1分钟演讲。为了让一些优秀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在小组内起到骨干示范作用,教师还要利用复习课,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小老师,让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到黑板、讲台上展示,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对学生的教态和站姿进行训练
当重点培养的小老师上台展示时,教师要不断对其语音、语调、语速、语言习惯进行纠正和规范,同时对他们的站位点、站姿、面部表情等进行特别强调,让他们以最佳的站位、最好的姿态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
3.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训练
教师每周布置学生临摹硬笔字帖,要求他们每天在方格纸上完成一定的练习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自习课的空档时间分批组织学生上黑板,分区进行粉笔字书写训练。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和书写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展示时做到快速而规整地书写。
经过以上三项基本能力的前期训练,学生展示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显得落落大方,能够做到面向全体,语言表达基本做到清晰、大声、快速、完整,而且书写速度与质量也有所提升,课堂容量大大提升。
二、注重课型探索,规范学生展示的流程
笔者在近年的探索中发现,各类课型中要展示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新授课,学生在展示时既要做好课堂导入,又要解决知识来龙去脉问题,还要对本课时的例题和课后练习的解题思路进行细致剖析,对答题的格式进行规范的强调等。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共有四个判定定理要证明,加上课时中的例3和例4,总共是六块内容,这些内容都具备展示的价值。教师若要提高本课时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组织各小组展示四个判定定理的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时中两个例题的书写,并进行规范性的说明。同样,习题讲评课中也有备用知识回顾、解题思路剖析和书写规范要求等环节。
以上课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仍然存在共性的特征,即让学生在各类课型中都能流畅地展示,关键要给学生设定好课堂展示的基本流程,即“教师随机分配展示任务——大组长接收任务后组织小组内分工——小组内预展——大班中高效展示”。
总的来说,为了让课堂的实效性更强,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考虑到各类课型展示流程实施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避免在课堂展示环节出现教师临时提要求,学生却难以领会教师意图的情况。
三、细化小组分工,明确学生展示的任务
为了提高课堂展示的有效性,每个小组长在接收到展示任务后一定要快速进行组内分工,用最短的时间组织组员做好“预展”活动。“预展”活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主预习与课堂展示之间的环节,二是指大班展示前的预演。为了保证课堂展示的效率,各小组一定要在“预展”阶段细化小组分工,这一阶段大组长的组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组长在分工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位组员的能力和特长,有针对性地把各项任务分配给各个组员。小组成员在接收到展示任务后,要积极配合,保质保量地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
例如,展示一个几何证明题的解答过程,大组长可以组织5位组员来共同完成,第一位组员负责题意分析,第二位组员负责解题思路讲解,第三位组员负责画图和答案的书写,第四位组员则负责整题答案的展示,最后一位组员负责总结归纳和延伸拓展。以上5位组员的展示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题目解答过程的完美展示。
在预展活动中细化小组分工,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确展示任务,解决课堂展示的效率问题,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展示时的自信心,为他们将来能更加积极、更加自主地参与展示奠定基础。
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展示的热情
新课堂的一大特色是,学生在课堂上是自主的、积极的。为达到此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设计并完善了课堂评价体系,依靠这套评价体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组内协作,培养团队精神。这套评价体系以班级为整体,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个体进行评价,总的来说包括两大部分:对每个小组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对学生个人进行点滴性的评价。
比如: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从各小组的展示设计、参与展示的学生数量和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总评,按优劣顺序给每个小组打分。小组若得一分,等同每位小组成员都得一分,以此类推。另外,在对组员个人评价上,则注重其在质疑或探究中的表现,教师对表现积极或表现特优的学生给予适当分值奖励,该项奖励分仅计入个人得分。
在期末的反馈评价中,对以上评价分两块进行总评:一是对学生个人进行总评,在测算个人分值时,可以把小组得分记在个人分值内,按分值高低进行全班性的排名,排名高的组员将来才有资格参加学校和班级的评优评先;二是对各小组进行总评,测算方法为,把小组内所有组员总得分除以组员数,得到的平均分作为小组得分,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评出班级优秀小组,在期末予以表彰。
这套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小组整体,也细化到每一位学生的展示次数及展示效果,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展示的热情,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上课不参与、展示不积极的问题,为提升课堂展示的有效性起到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师作用,保证学生展示的质量
提高课堂展示的有效性,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组织工作和提升学生的展示能力外,还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解决好“技术性”的问题,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技术性”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要明确每一课时中哪些点具有展示价值,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哪些点是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适当的讨论,或是进行结对帮教就可以解决的;哪些点是学生自己能研究、能操作、能学会、能归纳的。课堂展示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课堂的容量和效率,若是学生的展示没有质量,课堂的实效性将被大大降低,这与我们提倡的高效课堂背道而驰。
二是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度、适当地精彩点拨。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要认真关注学生的展示过程,从中筛选出具有点拨价值的问题,抓住时机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变困惑为顿悟,或是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