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
2020-03-21拓宏伟
韩 妮,拓宏伟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更高的要求是德才具备,因此进行全面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初中学生思想正逐步成熟,刚刚脱离小学时期的迷茫期,“三观”处于一个渐渐养成的阶段。《中央关于改革和强化中学德育工作纲要》中要求:在初中成长过程中要尤其看中教育工作,在初中学生教育工作中更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1]究其一生来说,一个人在初中时期形成的观念和养成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十分巨大,可见对初中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近年来一些初中学校语文老师因为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主要注重于语文知识的提高,倾向于工具性的语文教学,在授课中可能更加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教育。因此,开展对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德育渗透艺术的研究,查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助于切实发挥初中语文教学“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2]
一、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意义
初中教学中德育是指对广大初中生开展政治、心理、品德、法规的教育,最终目的是把广大初中生塑造成文明礼貌、乐观向上、自立自强、乐于助人、爱国、爱家、爱社会的社会青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渗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初中生道德水平
中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他们道德高低关系到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现在是媒体时代,学生每天都会从各式媒体中看到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各种不幸的事件,各种悲惨的遭遇,那像课本里面所言的公平何在?[3]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日常的学习中反复锤炼,促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履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二)有助于养成初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市场化,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深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有助于广大学生养成客观、积极的价值观。[4]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加强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渗透,启发学生的思维,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有着传承中华文明优秀文化的意识。
(三)有助于提升初中生法律意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发育年龄提前、家庭教育缺失、沉迷网络游戏、模仿犯罪等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多,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这些犯罪的青少年中,有一大部分属于不懂法,没有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带来的结果就是“无知无畏”。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会触犯法律、自食恶果的严重性,维护法律的庄严,进而不敢违法、不会违法,成为讲规矩、守法律的好公民。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德育渗透的主要资源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还有口语交际等部分。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内容为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素材。[5]
(一)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第一大板块,包含理想信念与生命体验两部分,我们可以引申成:德育教育的第一阶段为认识自我,体会生命的不易,感悟理想信念的强大。
1.珍爱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大自然造化的结果,也是父母的恩赐。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伟大、生命的不易,才能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情。
2.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成就事业、获取成功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表达坚定理想信念的资源,比如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的较多的表达理想信念的工具,作业通过描写某个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抒发自己的志向,并且初中语文教材中托物言志类的文章表达的多是昂扬向上、锐意进取、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人与自然
1.爱护环境
我们一直倡导建设和谐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人与自然单元所收录的文章都是与大自然有关,旨在从不同方面来突出对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担忧。通过对教材中人与自然单元课文的学习,培养初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并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热爱科学,抵制愚昧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初中生处于智力发育的阶段,具有强烈的创新性,对初中生进行科学教育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表达科学理念的文章,如《奇妙的克隆》,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克隆技术诞生以来的几起典型的克隆案例,引出了克隆技术的含义。这对初次接触科学的初中生是多么的新奇,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深入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刻领会科技力量的强大,养成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三)人与社会
1.热爱祖国
初中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多篇表达爱国情怀的教材,包括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反映祖国大地风景秀美的、地大物博的,有反映近代以来劳动人员是如何推翻三座大山的,有描写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一步步建立新中国的,还有反应人民群众如何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这些文章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德育渗透的宝贵资源。
2.珍惜亲情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一个个家庭才构成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亲情教育资源。
三、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一)课时颇多、资源丰富
初中语文教材中大多选取正面、积极向上、富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章,德育内容丰富,为开展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课时多、资源多是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一大特点,也是优势所在。
(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初中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养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三)意蕴深远、受益终身
语文是中国人受用一生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和表面上的文本、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章,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3]
四、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开展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知识、轻德育
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偏重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常常忽视对学生的德育,以考试高分当做教育的唯一目标。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想让自己的学生更加“优秀”,这是完全必要的,更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一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在生活中不懂谦让、没有礼貌、脾气暴躁、任意妄为,培养出来的是个性畸形、道德水平低的孩子。
(二)形式化倾向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理解、记忆、背诵材料内容,对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也是浅显的提示,而并没有对其中心思想进行深入地挖掘,使得学生无法深刻领悟语文教材的中心思想。这样的做法其实是相当可怕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开展方式单一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运用各种形式使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失去了进行德育的大有力时机,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初中语文老师的德育教育方式太过单一。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部分老师进行德育渗透时仅停留在说教状态,使得学生感觉空泛、枯燥,对德育渗透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五、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工作的关键点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快乐,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老师一定要以生动有趣的导语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认真学语文,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角色扮演、学生小讲堂等方式培养初中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受到德育教育。
(二)既要注重知识也要注重德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历来在初中生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问题,严重影响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全面成长,实现知识与道德双丰收。[6]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注重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渗透,彻底扭转老师和家长的错误观念。不仅仅是让学生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三)丰富开展形式
老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渗透,下面我们举俩个方面的例子。
1.通过配乐朗诵来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学生在学习《黄河颂》一文时,通过课文仅仅能够简单地想象到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景象,在上课前老师对文章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配合着音乐合唱《黄河颂》、朗读文章,通过这种形式的德育,黄河的气势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造成的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大家的共鸣。
2.利用语文教学实践来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德育是学生最欢迎的教学形式。例如为解决一些学生沉迷网吧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形式的辩论会。把大家分成正方和反方,辩论正方的论点:网吧的弊大于益;反方的观点:益大于弊。在辩论中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思想的碰撞,开拓学生的思维,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对沉迷上网的危害有更全面的认识,结果可能就是沉迷上网的的学生少了,学习的劲头大了,成绩提高了。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浅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德育渗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短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应对措施。初中语文教材中德育渗透资源丰富,开展德育渗透的形式多样,对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应该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知识与德育两手抓以及丰富德育渗透的形式等三个方面相结合,把德育渗透贯穿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的德育资源,在初中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加以引导,发挥德育渗透的作用,促使学生学习知识与品德养成共同进行,茁壮成长,成为有能力、有知识、有品德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