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新思路

2020-03-21唐晓蓉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演讲比赛培训英语

唐晓蓉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英语演讲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试金石,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演讲比赛(全国英语风采大赛,CCTV杯,21世纪杯等)和其他校级的演讲比赛都反映出当今社会及高校对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视。英语演讲比赛给全国各地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以及思想的碰撞,也激发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英语演讲培训的热情。笔者作为大学英语教研室的负责人,从2012年开始组织参与湖南省英语演讲比赛,与团队里的其他教师一起进行演讲比赛培训,在多年的比赛中曾获得过骄人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培训经验,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培训模式。但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在多年沿用的培训模式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学生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训练方法单一,训练瓶颈难以突破等。

在网络时代下,慕课把传统的教学课堂搬到网络上为广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是对基础教育的新挑战。MOOC的教学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优质免费,学习方式灵活方便,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测。它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它的出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课堂,而且也给英语演讲培训带了新的机遇与思考。

一、目前演讲培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几年本校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语言基础不牢

英语演讲是以充满魅力的声音和流畅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染观众。它考验的是学生听力、口语表达、逻辑思维、舞台表现等全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声音和语言的综合运用。它要求演讲者发音清晰,用词准确,语调抑扬顿挫,逻辑层次清楚。笔者所执教的学校是湖南一所三本院校,虽然每年选拔的学生都是英语成绩尚可,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较大激情的学生,但是和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较,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方面的问题很明显。首先就是语音问题,如th,s,发音不清,尾音过重,重音不清等,另外,句子的连读,停顿,升降调等也大多存在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纠正参赛选手的发音。其次是词汇量相对较少,词汇误用,一词多义不明。笔者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比赛的即兴演讲话题:what’s your major consideration in choosing a job?我校参赛选手只记得major其作为名词的解释为“专业”,而不知道major作为“主要的”这一形容词的用法,结果学生在台上洋洋洒洒的即兴演讲严重跑题,比赛结果自然不如人意了。最后,学生语法混乱,表现在主被动不分,定语从句which,that乱用,时态不清,句式混乱,中文式表达等等。总之,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欠佳,每年在长达半年的备赛培训中,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纠正学生的发音,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演讲比赛的即兴演讲环节,每当学生拿到即兴演讲题目后,需要在短短的5分钟内在脑海中整理好思维,列出要点提纲,然后再组织语言,最后在台上表达出来。所以在整个演讲培训期间,对学生最重要的培训则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但很多时候教师发现学生的思路无法展开,甚至一个很简单的话题也无话可说。比如讲“The meaning of sports”这个话题时,学生只能想到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缓解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但是,对于运动带来的诸如性格的塑造、团队精神的培养、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等等这些意义却谈不到。笔者分析,学生思维打不开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关注点都是字词句篇的学习,而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历史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即兴话题的分析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导致演讲不生动,无内涵或者与其他选手内容雷同,缺乏生动活泼的想象力。这不仅仅是参赛选手的问题,也是整个英语学习者的通病。学生的思维狭窄不仅表现在即兴演讲环节,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近几年英语演讲比赛的定题题目都是采用的观看视频材料,然后自拟题目的方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面狭窄、思维禁锢等因素的制约,常常是抓不住材料的重点,无法找到破题的方法,导致演讲稿无法下笔,或者写出来的稿子不知所云,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修改或者重写。

3.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佳

公众场合演讲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演讲训练,在公众场合用母语演讲都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用英语。在上台前,有些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会出现手心冒汗,吐字不清,喉咙发干,头脑空白,紧张怯场,坐立不安的状态。上场后,如果紧张情绪无法克服,就会忘词,思维混乱,手足无措,甚至是无法完成比赛,更无法展示自己的实力。笔者近几年所指导的参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性格内向含蓄的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不多,在公众场合锻炼极少,所以心理素质普遍欠佳。

4.教师培训模式单一

我校英语演讲培训模式采取的是一名教师对三名学生的培训方式。教师给学生准备各类即兴话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准备然后进行演讲,给予评价,纠正点评语法词汇错误,然后在课后给学生安排相关范文的背诵。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场景和环境,带领学生来到不同的场合进行抗干扰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虽然通过半年的培训,会表现出一定的效果,但是周而复始的单调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疲惫,瓶颈无法突破。而且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对每一个学生做到个性化的深入细致的训练。

三、慕课背景下的英语演讲培训新思路

慕课从2008年兴起,迅速在全球展开,《纽约时报》把2012年看成是“慕课元年”。“慕课”(MOOC),或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顾名思义,即公开的、没有人员时间地域限制、自由地在网络上学习的课程。我国学者也开始意识到网络课程模式带来的巨大的便利,传统的英语培训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如何将风靡全球的慕课运用到大学英语演讲培训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1.慕课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培训模式下,教师采取的是单一的灌输知识点语言点的方式,关注的还是学生的语言层面,和粗浅的演讲内容和思维。英语演讲是一种语言输出行为,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既掌握较高专业知识,又具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流利地运用英语表达的高素质人才。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MOOC+演讲课堂讨论模式。主要过程为:教师布置话题——教师制定教学学习视频——学生演讲——课堂互评——课后反思。教师定制的学习视频可以是语音教程,词汇学习教程,也可以是文化课程。海量的慕课资源可以解决师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历史、科学、教育、国际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如慕课网,网易云课堂,万门大学,学堂在线上等。这些平台都有专门的英语演讲的学习视频。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慕课去查询更多的信息。总之MOOC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1]教师利用慕课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改变单调的培训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的学习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教师繁重的教学和培训压力稍稍得到缓解。

2.慕课背景下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演讲培训时间有限,学生由于之前的语言基础差所造成的语音词汇语法错误不可能在短期就能够纠正,因此学生要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利用课后时间,观看相关视频,及时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慕课包含了大量的语音和语法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慕课的课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也可以反复学习,这样对他们语言基础的提升会大有益处,大大减少了培训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语音和语法上的错误频度。

在教师布置演讲话题的基础上,学生在慕课网站上搜索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可以扩充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让演讲的逻辑更清晰,条理更清楚,观点更明确。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必将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想象力。

另外,由于现今演讲比赛互联网平台及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料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因此学生可以浏览网站上的视频和音频,了解往届大赛优秀选手的参赛资料,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和丰富的语言刺激学生视听觉器官,使培训学生身临其境,让原本抽象的英语演讲训练内容拥有了生动形象的参照和榜样。[2]学生通过对优秀选手视频的观看和模仿,达到感官理解和理性领悟,对演讲环境感同身受,克服自身的紧张情绪。学生的模仿不仅可以细化到语音、语调、连读、轻重、停顿,甚至是眼神、表情、手势等。

总之,利用慕课资源来进行演讲比赛培训,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不仅可以疏通学生在语言输出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辩等各个环节的水平。慕课的加入,让培训变得多元化,让选手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最大程度地享受教学资源,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同时,多维度的方式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容面对英语演讲的挑战。

四、总结

MOOC既代表着一种新型技术系统,也蕴涵着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3]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英语公众演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大学生英语演讲培训也是各个高校非常重视的一个教学任务,但是传统的培训模式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收效有限,结合慕课进行的英语演讲培训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内外时间,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在今后的英语演讲实战中,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演讲比赛培训英语
心有榜样,逐梦成长——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演讲比赛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注册中心举办“我为住建添光彩”演讲比赛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