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2020-03-21叶阿恋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诚信校园文化校园

叶阿恋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自古以来,诚信问题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道德素质,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围绕诚信主题做过不少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的诚信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1]。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明确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这无一不凸显了诚信这个道德建设核心的重要性。当前我国诚信文化建设实践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不容乐观,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给国家、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带来一定隐患,因此完善、创新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大学生应该持有的基本道德素养[2]。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个就提出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文明道德素质,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德育一直在进行时,但科学性和实效性并不强。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逐渐形成,但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从而出现诚信问题。这不仅会损坏大学生形象,使其在同学中产生信用危机,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会阻碍其在未来信用社会中前行的步伐,对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现代大学的开放教育中,大学生所接受的诚信教育,离不开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近年来,在高校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培养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如大部分高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关于诚信道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创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文化氛围,实现道德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使大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存在一些经济诚信、学习诚信、人际交往诚信、就业诚信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校园诚信氛围,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对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尽快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作为一个走在潮流文化前沿的特殊群体,高校大学生大部分能够做到诚信为本、知行合一。但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有些大学生为达到向国家申请各类相关补助的目的,开具一些虚假贫困证明,弄虚作假。其次,恶意欠缴学费,同学之间借钱不还。恶意欠缴学费现象也在各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心,把学费等用于购买奢侈品、电脑以及旅游等。有的学生生活费不够挥霍时则到处借钱却拒绝还款。这种恶意欠钱的现象,不但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个人信用。最后,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不按时归还银行,信用卡透支不按时归还,网贷不还等现象屡有发生。这种经济失信行为给学校和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打击了银行给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有的网络借贷给自己甚至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困扰。

2.学习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学习不认真,上课出现替点、代上课等情况,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抄袭、论文剽窃严重;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代考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还有在各种评奖评优评先活动中弄虚作假等情况。如果对学习上的失信行为不加以制止和处罚,任由泛滥,就会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严重影响校风和学风建设,挫伤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更多大学生进入失信队伍,使学生整体素质下滑,阻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表现埋下隐患。

3.人际交往诚信缺失。人际交往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诚信却不容乐观[3]。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同学之间彼此不信任、相互猜忌、彼此伤害等。受利益驱使,有些同学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谎话连篇,特别是有些大学生因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而出现欺骗、玩弄感情的现象。而有些同学在生活中出现言行前后不一,轻易承诺、开空头支票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往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往诚信缺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如随意在网络上传播谣言、散发虚假消息;进行网络欺诈,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在网络上恶意造谣、中伤他人,传播他人隐私,发表不实言论等。这种人际交往的诚信问题如果不加以纠正,未来有可能导致社会的诚信危机。

4.就业诚信缺失。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部分大学生制作虚假推荐表,在就业推荐表上涂改学习成绩,虚构实习经历,伪造学生干部身份、编造各种获奖信息等。此外,有些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择业目标不强,就业中草率签约,一旦出现更好的机会又随意撕毁合约,任性跳槽。这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人力物力的损失,也造成了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混乱局面。

三、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场所,校园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道德情境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4]。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伴随着学校校训的影响,良好的校园建设和班风建设可以让大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能够熏陶学生的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自觉摒弃不良思想,不断提升诚信道德品质。当学校宣扬的诚信道德认知成为主流价值观念时,高校校园就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文化氛围。大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时,会接受、认同学校倡导的诚信价值观念,不断强化诚信认知,从而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诚信品格。学校健全的制度建设可以为诚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可以让诚信道德认知真正深入人心。而富有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可以传播学校主流价值观,洗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向诚信方向靠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受功利主义和社会各种诚信缺失现象的影响,高校出现了学历弄虚作假、官学勾结等现象,“大学精神”在大学校园内被扭曲,导致大学生被误导到诚信的反面。同时有些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缺失,缺乏诚信品格,使他们的典范作用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效仿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诚信教育环境。其次,一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情况,没有深挖身边资源的诚信教育意义,在诚信教育上出现一些假大空的说教。而有些高校的主流舆论场不够强,无法给诚信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诚信教育的力度和效果。第三,学校制度建设不够健全,无法真正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监督和约束,给失信者提供了机会。有些学校哪怕有健全的诚信教育制度,但是执行不严或者没有及时抓住契机教育学生,弱化了制度建设在诚信教育上的优势。第四,校园行为文化多角度发力,无法统一诚信步伐。有些大学生因诚信意识不强,自律性差,无法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有些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有些高校领导对第二课堂活动只重结果不顾过程,导致师生疲于应付,走过场,无法真正起到德育作用。这些校园行为文化无疑增加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的难度。最后,校园网络文化监管不力,思政教育平台内容匮乏,导致诚信建设无法取得实效。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诚信品德的缺失,不仅给自身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而且不利于学校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给未来信用社会发展埋下重大隐患。因此,完善、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着力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势在必行。

1.完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如在校园内和教室里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灯箱、标语等,精心规划诚信教育宣传专栏;在各实训室内选择张贴该行业一些诚信杰出代表,让学生明白诚信对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以开展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载体,在学校宣传栏等地方展出全校诚实守信模范人物事迹,号召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从而使诚实守信成为校园的主流价值思想。

2.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高校要开展、丰富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如在校园组织诚信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开展诚信征文活动;评选诚信班级、诚信寝室活动;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网页制作大赛;设立诚信考场;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举办诚信模范评选和诚信图片展,定期公布学生诚信行为和不诚信行为等,以起到表扬和批评威慑作用。学校广播还可以开辟诚信教育专栏,播放有关诚信教育的正面故事和案例,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形成正确的校园诚信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价值观。

各高校可以多聘请一些校外诚信经营的企业家作为客串教授,或者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相关诚信教育讲座。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加深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定期邀请银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到校传授相关诚信知识,用一些真实案例和数据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者的福利和失信者的代价,从而产生更真实、更直观的感悟,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健全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对人们产生行之有效的约束。高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在学习、考试、评比、就业等方面制定细化的制度和奖惩措施,做到奖惩有理有据,赏罚分明,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监督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方面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二张通行证[5]。诚信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的管理,增强学生诚信意识,让其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这个工作可以由班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团委和学生处协作完成。

第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奖惩制度。这种制度能确保奖惩分明,它包括奖励和惩罚制度。奖励制度可以让诚信大学生得到许多福利,增加大学生守信红利,使其形成好人好报的正面思想。惩罚机制可以提高大学生失信成本,让其重新审视自身行为,从而起到引导、规范作用,促使其形成不敢失信、不愿失信、不能失信的正确意识。这个工作可以由辅导员、教师和相关部门等协作完成。

第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体系。作为高校诚信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诚信评价体系主要是综合评价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诚信状况。它可以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班级同学和社团成员等对学生个人诚信情况综合评分,根据结果划分成不同等级,并把结果计入诚信档案。对不合格者给予全校通报,并推迟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时间;对优秀的同学在评奖、评先、入党、助学贷款发放、研究生保送等等方面可适当倾斜,并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将诚信作为其评价的重要原则和首要标准。通过这种奖惩措施,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从而有效约束自己行为。

第四,建立完善的诚信监管制度。高校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具体的监督范围和职责,专门对学生、教师和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管,对搜集到的各种诚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公示、存档,及时了解师生们的行为情况,也方便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这种制度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威慑力,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4.创新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体现,主要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及后勤人员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行为[6]。因此,首先要抓好班风诚信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引导班干部抓好班风诚信建设,鼓励学生树立诚实形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因此,各科任教师要自觉在课堂上融入诚信教育元素,特别是思政教师要多抓住思政课堂这个主阵地,让学生明白诚信行为的重要性,加强自律精神,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其次要树立好教师榜样。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约束教师的行为,让教师在学术上能弘扬正气,教学上能认真育人,为人师表,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学生诚信的典范。最后学校管理者要率先垂范。要把诚信精神、诚信思想的人文内涵有效地融入到学校管理中,率先身体力行,信守承诺。同时除了教师外,管理者也要把后勤人员纳入到诚信榜样评选行列,让诚信者起到标杆的作用。

5.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当前网络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在诚信教育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网站中,可以建立诚信宣传网页,多宣传本校的诚信教师和诚信学生模范事例,用身边诚实守信的案例教育学生,对不诚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在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予以曝光,从而起到威慑效应。另外,在网络上应主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让学生切实感受诚信与成功的关系,从而自觉弘扬诚信精神,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学校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及时了解大学校园网络诚信问题实际情况,对在网络生活中出现的网络不诚信行为,能够及时给予监督和惩处。

总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必须完善、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加强大学生诚信自律精神培养,使其成为未来信用社会中的一名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诚信校园文化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