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末吴语字书《吴音奇字》版本考述

2020-03-21汪大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抄本书目藏书

汪大明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古代记载方言的文献稀少,因此弥足珍贵。明末吴语字书《吴音奇字》是现存最早的专记一地方言的著作,其记录和考证了不少当时的吴语词语,是研究明末吴语的重要参考资料。该书初为明孙楼编辑校正,后经陆镒铨次补遗,流传至今存抄本3种、铅印本1种。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疏理该书版本源流和比较各版本的异同优劣。研究《吴音奇字》者多据错误频出的铅印本,而讹误较少的抄本却无人问津,因此实际上不少的研究成果事倍功半。本文主要疏理《吴音奇字》的版本源流,论其版本异同优劣,以期推进对《吴音奇字》的研究。

一、《吴音奇字》现存的各种版本

现存《吴音奇字》版本共有4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两种:“吴音奇字一卷明孙楼撰 明陆镒补遗 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后来的国家图书馆);“吴音奇字一卷 明孙楼撰 明陆镒补遗 清抄本王謇校”,藏上海图书馆[1](P441)。《江苏地方文献书目》著录两种:“《吴音奇字》一卷 清抄本,1册”,藏苏州图书馆;“《吴中文献小丛书》本”,藏苏州图书馆[2](P1167)。其中,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所藏3种抄本鲜为人知。《吴中文献小丛书》本除苏州图书馆外,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藏有该书,之后上海书店影印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19册),流传最为广泛。

(一)国家图书馆藏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抄本《吴音奇字》共一册,不分卷。卷首有《吴音奇字叙》,落款“崇祯癸未上冬晦前五日后学陆镒序”;《铨次补遗吴音奇字小引》,落款“崇祯甲申菊月下澣日陆镒再拜谨识”。正文首页题撰人“海虞百川孙楼编辑校正”“后学万卿陆镒铨次补遗”。正文分“天文、地理、时令、人物、身体、人事、饮食、宫室、衣服、器用、珍宝、鸟兽、花木、通用”等14类记录考证词语,共计1 354条。半叶9行,行24字;字头单行大字,注释双行小字。卷首钤“铁琴铜剑楼”“北京图书馆藏”“懿德堂印”印[3]。

国家图书馆藏抄本《吴音奇字》,原藏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由瞿氏后人捐献给北京图书馆。据北京图书馆提供的“1954年4月瞿济苍等捐献乡邦文献目录”记载,当时捐献的文献包括“《吴音奇字》旧钞本”;1959年版《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瞿捐”书目著录“《吴音奇字》一卷 明孙楼撰,陆镒补遗,清钞本1册”,定该旧钞本为清抄本(以下简称“清抄本”)[4](P81-88)。

该抄本的具体年代难以确定,大致可以判定为清代道光以前的抄本。查阅铁琴铜剑楼第二代楼主瞿镛(1794-1846)编纂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初名《恬裕斋藏书目录》,后经镛子秉渊、秉清延请季锡畴、王振声等学者校订;至秉清子启甲,又延请学者校雠,自题《〈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跋》,并以瞿氏家熟刻本定名《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5](P54-117),未见著录该抄本,可见瞿镛时代铁琴铜剑楼尚未收藏该抄本。王振声(1799-1865)受第三代楼主瞿秉渊(1820-1886)、瞿秉清(1828-1877)之聘,馆于铁琴铜剑楼10多年校跋抄录古籍[5](P103-242)。咸丰四年(1854)为瞿氏临蒋篁亭校宋本《嘉佑集》15卷并题记,落款“咸丰甲寅仲冬下旬,文村居士识于铁琴铜剑楼”[6](P262);咸丰八年(1858)为瞿氏校铁琴铜剑楼藏影抄北宋刊本宋史堪撰《史载之方》并题跋,落款“咸丰戊午季春既望,文村王振声书于铁琴铜剑楼”[6](P144-145)。今上海图书馆藏王振声《王文村遗著》稿本13种,内有《〈吴音奇字〉跋》,显然王振声在铁琴铜剑楼已见过该书并题跋[7]。即是说,至迟不晚于王振声卒年(1865)铁琴铜剑楼已藏有该抄本,由此可推该抄本亦不会晚于清代。又,全书不避“深”“照”“洛”字(明成化帝朱见深、正德帝朱厚照、泰昌帝朱常洛国讳字),不避明朝国讳;不避“宁”字(清道光帝旻宁国讳字),未出现“玄”“烨”“胤”“禛”“弘”“暦”“颙”“琰”等字(清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国讳字)。从避讳角度看,该抄本不大可能是明抄本,而很可能是清代道光以前的抄本,《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定为清抄本基本可信。

清抄本上的“懿德堂印”待考。浙江湖州南浔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张石铭(1871-1928)故居,堂号为“懿德堂”,“懿德堂”三字出于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謇(1853-1926)手书[8](P3-31)。但是张石铭营造懿德堂,是其祖父张颂贤(1817-1892)逝世十年之后的事[8](P14-30),此时《吴音奇字》清抄本已藏于铁琴铜剑楼,故“懿德堂印”不可能是张石铭藏书印。此外,我们遍查张石铭藏书目录——《适园藏书志》,亦不见著录《吴音奇字》[9](P251-450)。

(二)苏州图书馆藏抄本

苏州图书馆藏抄本《吴音奇字》共一册,不分卷。苏州图书馆藏抄本与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的内容、行款完全一致,只是卷首及正文首页钤“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藏”印[10]。

苏州图书馆藏抄本,是原藏铁琴铜剑楼清抄本的传抄本(以下简称“传抄本”)。民国十七年(1928)二月五日,苏州图书馆“聘任王佩诤先生为本馆主任”[11](P5)。王佩诤即王謇(1888-1969),是现代著名藏书家。在苏州图书馆工作期间,王謇曾为馆藏经籍题写跋文,汇集成《馆藏经籍跋文》,发表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年刊》。其中,就有“《吴音奇字》不分卷”跋文,标题后小字注:“传钞海禺瞿氏铁琹铜剑廔藏旧钞本”[12](P457),可见,1936年前苏州图书馆已藏该传抄本。本文将清抄本和传抄本逐字对校,从中可发现传抄本除少数讹字外,与清抄本内容、行款无异,连清抄本漫漶不清之字,也临摹照抄,传抄本显然是临抄铁琴铜剑楼藏清抄本。

传抄本临抄清抄本的时代大约是民国初年,不晚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江苏地方文献书目》认为是“清抄本”有误。苏州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正谊书院学古堂。1914年,苏州图书馆落成开馆,馆名“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馆址即原正谊书院学古堂[13](P1-3)。学古堂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江苏游学预备科”,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存古学堂”,辛亥革命后存古学堂停办[14](P151-152)。苏州图书馆藏书亦源于正谊书院和学古堂,第二任馆长曹允源称:“本馆藏书,权舆学古堂、存古学堂,继之复有增益。盖经营阅二三十年,甲寅(1914)之夏,踵是成规,遂设图书馆,先后储藏七万余卷”[15](P1)。查阅《学古堂捐藏书目》(又称《学古堂藏书目》,实际上包括《学古堂捐藏书目》和《学古堂藏书目》),未见著录该传抄本[16](P565-710)。且学古堂之藏书,一般皆钤有“学古堂藏书印”“存古学堂藏书印”,正谊书院之藏书,一般皆钤有“正谊书院藏书印”[14](P155)。传抄本未钤以上诸印,故传抄本不可能来自正谊书院和学古堂藏书。苏州图书馆馆藏书目,除《学古堂捐藏书目》之外,接续之作还有《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书目续编》(1915年7月至1916年6月入藏书目)[17](P1-142)《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书目三编》(1916年7月至1920年春入藏书目)[18](P1-404,413-756)《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图书目录》(1914年9月至1919年10月入藏书目)[19](P1-346)《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图书目录》(1919年10月至1931年6月入藏书目)[20](P347-600)《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图书目录》(1931年7月至1934年6月入藏书目)等[21](P601-743),查阅以上书目,皆不见著录传抄本。据1930年出版的《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概要》,当时的苏州图书馆设编目、管理、事务、印行四股,管理股下设“保管传钞系”,保管传钞系下设“钞写部”[22](P35)。结合目录著录情况来看,传抄本可能是苏州图书馆钞写部临抄清抄本而成,临抄时代约在民国初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期间。

(三)上海图书馆藏王謇抄校本

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吴音奇字》共一册,不分卷。上海图书馆藏抄本与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的内容、行款完全一致,只是卷首钤“上海图书馆藏”印。此本有王謇校语,校语大多数写在天头地脚空白处,少数写在条目旁边空白处;少数地方直接改动原书文字。王謇校本(以下简称“王校本”)已影印收入《海粟楼丛稿》第8册,改题《吴音奇字笺记》[23](P301-337)。

王校本是清抄本民国时期或民国以后的抄校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标为“清抄本”疑有误。笔者对校清抄本、传抄本、王校本后,发现传抄本临抄清抄本讹误之处,王校本皆不误;清抄本讹误而传抄本改正之处,王校本未改正(见下文“《吴音奇字》版本比勘”部分)。可见王校本所用《吴音奇字》底本,不是抄自传抄本,而是临抄清抄本而成。1928年王謇始任苏州图书馆主任,任职期间曾为馆藏《吴音奇字》传抄本题跋。王謇校勘《吴音奇字》,当是1928年到苏州图书馆任职以后的事,其校勘所用《吴音奇字》的临抄时代亦当在此之后。

(四)《吴中文献小丛书》本

《吴中文献小丛书》本,是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据馆藏传抄本校印的铅印重排本(以下简称“铅印本”),列为“《吴中文献小丛书》之八”,后附王謇跋文[24](P30)。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保护馆藏珍贵文献,在时任馆长蒋吟秋的主持下,苏州图书馆先后分两批将珍藏书籍运至洞庭东山、西山秘藏。1938年,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委任徐征为馆长。由于苏州图书馆珍贵藏书早已被搬至洞庭东、西山隐藏起来,苏州图书馆图书资源非常有限,为粉饰太平,自1939年5月起,伪江苏省苏州图书馆陆续编印《吴中文献小丛书》,其中第8册为《吴音奇字》[25](P52-59)。

铅印本据传抄本重排校印。比勘传抄本和铅印本可以发现,铅印本据传抄本重排校印的痕迹非常明显:传抄本临抄清抄本之讹,铅印本也随之而误;清抄本讹而传抄本改正之处,铅印本也随之改正(见下文“《吴音奇字》版本比勘”部分)。

综上,《吴音奇字》现存4种版本,可以分为抄本和铅印本两个系统。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是目前发现的《吴音奇字》的最早版本,其余各本皆直接或间接源于该本。苏州图书馆藏传抄本、上海图书馆藏王校本,均系临抄清抄本;铅印本则据传抄本重排铅印。

二、《吴音奇字》版本比勘

传抄本、王校本分别临抄清抄本,除了少数地方传抄讹误和更正清抄本讹误外,皆与清抄本同。铅印本因为是重排铅印,在行款、字形上和3种抄本有较大差异。比如铅印本中“骨”字或作为偏旁的“骨”,3种抄本中一般都写作“”;铅印本中“鬼”字或作为偏旁的“鬼”,3种抄本中一般都写作“”;3种抄本标目下用直音法注音时,有不少地方未标出“音”字,铅印本一律添上“音”字。关于4种版本的文字异同及校勘,我们拟另文详加讨论。下面我们列表举例比较4种版本异同,证明各版本的传递关系,揭示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

表1中,例1清抄本“竒蓄”当作“音蓄”,形近而讹。王校本沿清抄本之讹误,而传抄本则改“竒”为“音”,铅印本亦随之更正。例2至例11清抄本、王校本同,传抄本在传抄时出现讹误,铅印本也随之讹误。如例6清抄本“膏肓”,传抄本因形近而讹为“膏盲”,铅印本也随之讹误。例10“磟碡”指一种碾压用的农具,即清抄本所释之“滚场石”,笔者家乡安徽桐城方言称之为“石滚”。《玉篇·石部》:“磟,力竹切。磟碡,田器。碡,徒笃切。又音逐”[26](P105),也写作“碌碡”。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磟碡,农具也。亦作碌碡。以石为圆筒形,中贯以轴,外施木匡,曳行而转压之”[27](P5999)。传抄本因形近而讹为“滚场名”,铅印本也随之讹误。例12清抄本“倅”字,传抄本、铅印本不误,王校本因形近讹为“”字,王謇在原字处勾乙标识,在天头空白处写出正字“倅”。例13清抄本“击地而地应声”,传抄本、铅印本皆不误,王校本第2个“地”讹为“也”,王謇在原字上添上了“土”旁;清抄本“”字,传抄本、王校本不误,而铅印本讹为“痌”。

表1 《吴音奇字》4种版本比勘(为显示各版本文字异同,表中用字一律用原字形)

从以上比勘可以看出:(1)清抄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2)传抄本、王校本分别抄自清抄本,两者之间不存在源流关系;(3)铅印本据传抄本重排,沿袭了传抄本的讹误,同时在重排铅印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讹误。比较而言,作为现存最早版本的清抄本,是各本之祖本,最为珍贵;王校本上的王謇校语,虽片言只语,也需要重视;传抄本亦有参校价值,铅印本讹误频出,只有参校3种抄本后方可使用。

三、孙楼原稿本《吴音奇字》

孙楼生平可参见明代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八十五瞿汝稷《吴兴司理百川孙公楼墓志铭》、明代管一德《常熟文献志》卷五《科第志下》孙楼传、清常熟《孙氏宗谱》卷一陈三恪《明故吴兴司理推官举人子虚孙公传》、清康熙《常熟县志》卷二十《文苑》孙楼传等。据以上文献可知,孙楼字子虚,号百川,海虞(今江苏常熟)人。生于明正德乙亥(1515),嘉靖丙午(1546)成举人,隆庆戊辰(1568)官吴兴司理,隆庆辛未(1571)改汉中,未就而归,卒于万历癸未(1583)。著有《丽词百韵》《吴音奇字》四卷、诗文集十二卷。

孙楼原稿本《吴音奇字》未曾刊印,如今可能已亡佚,仅存孙楼《吴音奇字序》收入《孙百川先生集》中而流传至今。清抄本《吴音奇字》已是陆镒铨次补遗后的本子。明管一德《常熟文献志》卷五《科第志下》“孙楼”条云:“又所著有诗文集十二卷,《吴音奇字》四卷,藏于家”[28](P31-32)。管一德所称未刊行于世而“藏于家”的四卷本《吴音奇字》,大概后来辗转为陆镒所得,陆镒加以铨次补遗而流传至今。陆镒《吴音奇字叙》称:“百川孙先生,吴之隽材也。先得我心,编辑《吴音奇字》,素传于世。……观其形声自上来者,则收之天文;形色自下呈者,则收之地理;异类有知与无知者,则收之鸟兽花木。分门立部,靡有孑遗[3],可见原稿本是分门别类记录和考证吴方言词语的。不过,原稿本是“一有得輙吮毫疾书,久之积若干言”[29](P617),故有所分类仍不免驳杂,陆镒《铨次补遗吴音奇字小引》称“但惜其蹖驳无伦,俾属目者易生厌倦”[3],故加以铨次补遗。陆镒的重要贡献在于:一方面通过“铨次”使《吴音奇字》条理井然,通过“补遗”增收了不少吴方言词语;另一方面正由于他的铨次补遗,《吴音奇字》才得以流传至今,“书中描写的方音、词汇可视为反映400年前北部吴语的地道的方言文献资料”[30]。陆镒史籍无传,但家谱有迹可寻。据清乾隆十年纂修的三德堂刻本《陆氏世谱》,陆氏奉齐宣王少子陆通为始祖。该书卷十六为宜兴积梅支世系表,第六十九世有陆镒,小字注:“字子良,配李氏”[31](P4)。我们考证此人即为孙楼《吴音奇字》铨次补遗之陆镒(笔者另撰文《明末吴语字书〈吴音奇字〉作者考》详论),其生平事迹未见其它文献记载。

猜你喜欢

抄本书目藏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浙江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清抄本考论
小毛驴藏书
珍惜每一本藏书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姑妇曲》校补四十六则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