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FIGO2018新分期磁共振多模态和B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临床应用*
2020-03-21肖云敏张丹瑜冼少青詹雁辉
肖云敏,张丹瑜,王 玲,冼少青,詹雁辉
(1.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00;2.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 计划生育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子宫内膜癌又可称子宫体癌,指子宫内膜出现上皮性癌变,且发病率仅低于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体安全的三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58~61岁人群,疾病早期症状无典型性,绝经后女性患者,其阴道排液和流血相对来说更具特异性。疾病发展至晚期,病灶侵犯到附近组织,发生腰骶部和下腹疼痛。有调查显示各分期的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85.3%、70.3%、49.2%、18.7%[1]。病灶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深度等均与疾病预后和治疗方案存在密切关系。临床术前诊断多用分段诊刮术,但有学者发现单一采用分段诊刮术进行诊断,操作过程中易漏刮宫底、宫角等病变位置,漏刮子宫内膜癌病灶的几率约为35%[2],难以准确评估实际病灶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现医学界影像学检查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B超等占据主要地位,且各影像学有各自的检查诊断优势,因此急需构建多模态诊断方式,达到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入选标准:①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流液、绝经后下腹隐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②患者与其家属均签字同意此次诊治方案。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者;②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先天性精神、智力障碍者。76例患者中包含44例已绝经患者,32例未绝经患者,年龄37~75岁,平均(54.3±1.1)岁。各操作均由妇科肿瘤医生负责。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扫描,仪器为PHILIPS Achieva 1.5 T超导性磁共振扫描仪。矩阵为256×256,层厚5 mm,做动态增强扫描。采用Gd-DTPA对比剂,剂量为0.1 mmol/kg。
B超检查采用飞利浦GE LOGIQ E8仪器,调整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前需确保膀胱充盈,腹部超声,测量盆腔、附件、内膜厚度、子宫大小等。
1.3 指标判定
参照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分期判定临床-病理分期标准[3]:Ⅰ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Ⅱ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Ⅲ期:肿瘤局部或区域扩散;Ⅳ期: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将MRI检查、B超联合MRI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检查确诊率(计数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3.0版本)中,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76例患者接受病理检查后显示,Ⅰ期共22例,Ⅱ期共19例,Ⅲ期共17例,Ⅳ期共17例,确诊率 98.68%(75/76)。
2.2 MRI检查与B超联合MRI检查结果比较
MRI检查确诊率72.37%,低于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的92.11%,与病理检查确诊率(98.68%)比较,MRI检查确诊率(72.37%)低于病理检查(98.68%)(P<0.05),B超联合 MRI检查确诊率(92.11%)与病理检查(9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检查与B超联合MRI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临床妇科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子宫内膜癌,此疾病发病率仅低于宫颈癌,因经济逐步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劳动强度均发生变化,子宫内膜癌发病逐年攀升。现主要采用宫腔镜、B超等诊断[4],因医学逐步发展,超声技术也有所改进,已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疾病诊断上,且效果较好,已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重视。
分析子宫内膜癌疾病病理特征,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癌细胞会出现扩散,内膜形状出现变化,甚至部分会侵入肌层,早期发病往往呈局限型浸润或弥散性浸润[5-6]。给予MRI检查,可对比分辨软组织,且成像具有多方位性,用T2WI冠状位、矢状位清晰显示出宫颈、连接带、肌层、子宫内膜各层结构,对确定子宫内膜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等有利,但因需通过增强扫描评估病灶浸润附近器官的状况,而区分强化后病灶与内膜、肌层强化也有较大难度,所以,MRI在检查判定子宫内膜癌疾病中也有一定优势。但MRI在判定子宫内膜癌疾病分期上存在一定误诊、漏诊率[7],笔者分析原因可能为,绝经女性患者宫腔内大息肉状病灶或子宫肌层较薄导致肌层变薄,加之显示欠清晰或结合带缺失,且存在宫腔积液等状况导致,低估可能与刮宫后内膜、等信号结合带等影响,评估子宫浸润深度存在关系,加大了评估肌层浸润深度的难度,降低准确率,发生低估和高估状况,对判定子宫内膜癌分期有干扰性[8]。
本研究中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主要特征表现为内膜不规则形状、增厚,针对绝经期女性发生此状况,需加大警示[9]。若浸润到患者肌层,影响疾病预后。术前给予B超检查,对掌握子宫肌层浸润的帮助较大,调查称,通过彩超检查,可评估有无肌层浸润,其准确率也较高[10-11]。一旦癌细胞浸润到肌层,会体现在图像上,即病灶附近血管扩张,延续到内血管中,且形状相同。从此方面来看,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疾病,可为评估肌层浸润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确诊率72.37%,低于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92.11%)、病理检查98.68%(P<0.05),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92.11%)与病理检查(9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单一给予MRI检查,其效果不及联合B超检查的优势。子宫内膜癌疾病早期阶段,其新生血管非常少,仪器检查过程中,仅可探测到部分血流信号,且血流信号无法将病变程度完全显示出,血管流向和走行对确诊癌症疾病说服力更大,所以,最终判定癌症疾病需总结其两个特征。而彩超检查不仅可探测血流信号,且可显示出血管分布和走行,确诊疾病时,其诊断更具权威性。采用彩超检查,不仅可准确及时地捕捉血流信息,且可分析癌症对肌层浸润的状况。且有报告指出,彩超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分辨率高,所得图像更为清晰,可准确测量出子宫内膜厚度,并探查病灶位置血流状况[12]。
综上,按照FIGO2018新分期标准,磁共振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其应用价值高,但针对子宫内膜癌或宫腔病变高危因素者,则建议接受MRI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