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一家八子满门忠烈的感人故事
2020-03-21殷晓章
殷晓章
五次反“围剿”期间,江西瑞金农民杨荣显将八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最后竟全部牺牲在战场上。刊登“八子参军”故事的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如今珍藏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以“八子参军”为内容改编的歌舞剧《八子参军》,曾让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将军感动不已。2019年6月21日,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事件改编、“新中国70周年华诞十大献礼片”《八子》在全国公映,“一家八子,满门忠烈;十万英魂,舍生赴死”的背后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红色中华》报道“八子参军”
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保存一张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瑞金八兄弟争当红军的新闻和插图。
当时瑞金是中央苏区的核心所在地,1931年11月8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乡叶坪村召开,这里不但是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
“八子参军”的故事,在瑞金家喻户晓,传颂至今。
杨荣显是瑞金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的农民,他们夫妇生有八个儿子,红军在瑞金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杨荣显一家分得了土地、山林,几个儿子也娶上了媳妇,过上了好日子的杨荣显一家坚决拥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临时中央政府在叶坪成立不久,杨荣显毅然将老大和老二送到参军报名处。可不到三个月两兄弟就战死在沙场。噩耗传来,老人强忍悲痛。
1932年12月,为了扼杀红色苏维埃政权,国民党纠集了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妄图一举歼灭中央红军。中央苏区的红军人数仅有敌人的1/5,在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兵员短缺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发出了扩红支前的号召。
这次,杨荣显将六个儿子全部带到了报名处,有三个儿子被部队留下,另外三个因年龄不够,只能带回家。结果,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的三个儿子全部血染沙场。
从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百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时,杨荣显又把剩下的三个儿子送上前线。扩红干部请杨荣显老人留下一个儿子照顾家庭,但他坚决不同意。老七、老八年纪太小,当时没有被批准参加红军。后来,老七、老八虚报了年龄参军。不久,老六在广昌战役中牺牲。
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的邓小平听说了杨荣显一家感人事迹后,派人看望了老人家,并告诉他,部队要把老七、老八给找回来。可老人说什么也不答应。最后,战士们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在宁都黄陂战场上找到了老七、老八,哥俩说:“等打完这一仗就回去。”但后来二人也壮烈牺牲了。
1934年深秋,杨荣显老人在弥留之际,呼唤着八个儿子的乳名,想见儿子最后一面,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另外几个儿子也都牺牲在了战场。他弥留之际守候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刚懂事的小孙儿。
1934年5月30日,《红色中华》第三版以《勇敢坚决当红军》为题进行了报道,在报纸的三四版中缝处,还配有主题鲜明的插图。
原文写道:“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有一家农民,他们共有弟兄八人,在这次动员中,他们八弟兄中,有一个很勇敢地报了名当红军。但是后来他们和邻人谈话的时候,却听见邻人说‘你们八弟兄只去了一个当红军,这倒也没有什么稀奇’,所以他们便一怒而全体报名加入了红军……”
《八子参军》感动迟浩田将军
瑞金是中国著名的红色古都,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在瑞金,家有红军”。
据史料记载,当年仅有24万人口的瑞金,就有11.3万人支前参战,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仅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可谓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
位于瑞金市苏维埃纪念园内的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1958年开馆,2004年扩建,2007年10月竣工,该馆陈列内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巩固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是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5年,瑞金市歌舞剧团的编导们,根据《红色中华》第三版《勇敢坚决当红军》这一新闻,改编成歌舞剧《八子参军》,并搬上舞台。
2008年3月,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的迟浩田将军来到瑞金,看完歌舞剧《八子参军》后,他泪流满面,拉着演员的手,振臂高呼:“瑞金人民万岁!”
2011年1月,在央视一套首播的电视剧《红色摇篮》好评如潮。该剧最后一集就有“八子参军”的故事。毛泽东得知杨荣显老人奄奄一息的消息后,急忙带着儿子毛毛去给老人送终,说自己是老人的“儿子”,要毛毛叫老人“爷爷”。这一情节将全剧推向了高潮,再一次深深打动了观众。
2010年底,赣州市委决定在201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之际,由赣南歌舞剧院献演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该剧重点讲述了一个母亲对八个孩子的情怀。《八子参军》在各地演出后产生了强烈反响,后来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
一家八子,满门忠烈;十万英魂,舍生赴死。2019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再现这段历史,2018年12月,高希希执导的电影《八子》在江西开机。
《八子》讲述的是在1934年的赣南中央苏区,杨家八个儿子悉数参军后有六人先后阵亡,为了让大部队安全转移,大哥杨大牛带领幼弟满崽和全排战士,与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全部牺牲的悲壮故事。
电影《八子》采用了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三线并叙的结构,真实再现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往事。由于时间限制,《八子》的主要情节放在了大哥杨大牛和幼弟满崽两个兄弟身上,其余六个兄弟的故事只是简单描写。
2019年6月19日,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事件改编、被称为“战争史诗催泪巨制”的电影《八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6月21日全国公映。
电影《八子》入选“新中国70周年华诞十大献礼片”,央视《新闻联播》也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重走长征路”专栏中对电影《八子》给予了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