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0-03-20周志伟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VAR模型

周志伟

摘要:在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农用地利用方式由传统粗放利用转向规模集约利用转变。文章基于四川省2002-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无约束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探究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7年间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上期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当期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上升0.5235%、2.1346%。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农民收入;VAR模型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四川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资金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进入瓶颈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缺乏前进动力。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新常态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提升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依靠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转型。

在土地需求膨胀与农用地数量有限性的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集约利用水平,通过引导资源要素有序流入农村,增加单位面积农用地产出率。刘顺滨、王团真等(2015)利用福建省2001~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研究生产要素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福建省耕地资源禀赋条件约束下,劳动力、化肥投入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率最高,可见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技术、资金能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尹春丽(2014)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农民收入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且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农民收入的解释效用随时间变化而增强。为充分发挥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汪菲(2012)认为政府应该制定长期政策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发展,助力农民收入增长,防止短期负冲击;潘竟虎(2011)认为农用地集约利用发展方式应该与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当前学者对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利用时间序列对两者之间长期动态关系进行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省2000~2017年数据为基础,探究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提高四川省农用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政策建议。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目标是根据集约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改进农用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综合效益螺旋式上升和持续性发展。由于当前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没有固定指标体系且涉及范围较广,本文将借鉴学者原有研究模型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见表1)。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农村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2002~2017年。为了更好反映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Y)与农用地集约度(I)作为评价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民收入扣除税收、费用等支出后的纯收入;农用地集约度指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出的集约综合得分。为了反映经济变量的弹性,消除数据内在的异方差,实证分析中对农民人均收入(Y)和农用地集约度(I)取对数处理,分别为LNY和LNI。

三、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四川省农用地集约水平综合测算

由表2可知,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但集约利用水平高速上升,2002~2017年間农用地集约度从0.0346上涨到0.1108,年增长率达14.67%。子系统方面,产出效益分值为农用地集约度增长贡献度最大,1998~2013年间占农用地集约度的比重从8.4%上升到37.8%。

通过SPSS17.0的Kendall相关性分析可知,投入水平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明显正向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3。因此提高产出效益的关键是优化投入水平规模和结构。

(二)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动态计量分析

1. 单位根检验

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前首先检验单个变量的平稳水平,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法,并建立检验模型:

ΔYt=α+ρYt-1+γt+βiΔYt-i+εt

其中Yt为t期的变量取值,Yt-i为i阶滞后项,t为时间趋势项,βi为未知参数,p为滞后期数,εt为随机干扰项。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为:H0:ρ=0;备择假设为:H1:ρ<0。

由表3可知,在a=0.05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NY、LNI的ADF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小于临界值,且P值分别为0.0346、0.0388,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检验模型中没有单位根,原变量均为平稳序列。

2. 无约束VAR模型分析

为了反映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的长期关系,可以建立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分析。首先根据AIC和SC的统计量确定VAR模型中的滞后阶数,由表4可知AIC和SC最低时对应的lag值为4,则VAR模型滞后4阶。

根据eviews6.0输出结果可得VAR矩阵:

此时LNYt的可决系数为0.99976,LNIt的可决系数为0.99287,模型的AIC和SC分别为-8.815916和-8.088556,整体效果较好。根据VAR模型输出结果可知,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受滞后四期的影响,其中上期农民收入增长1%,当期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下降-1.0016%、-1.2314%;上期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当期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上升0.5235%、2.1346%。

四、结论与讨论

根据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下列两点结论:一是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发展水平低下,且增长不平稳,增长过程中有下降停滞的状况出现。二是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农民收入受滞后期的影响明显。可根据前期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预测未来波动变化规律,加强对异常波动情况的监测和调控。

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增长不平稳,产出效益波动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实现产出效益稳定。第一,提升农民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价,并实时跟踪风险的走向,进行风险分散和转移。第二,通过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转移风险,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保费减轻农户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安全。第三,加强农业生产风险控制,一旦发生不可避免的损失,需要通过提前自救、生产小组互助等方式减少风险对产出效益的冲击强度。

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期,因此需要从长期的角度来考察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政府在制定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时应以长期政策为主,短期政策为辅,在保证正向效应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刘顺滨,王团真,范凌,王巧燕.福建省农业投入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5(07).

[2]尹春丽,宋文博,范慧平,郭子龙,王杨,孟庆香.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05).

[3]汪菲,杨德刚,王长建,刘云同,张文彪.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疆拜城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2(06).

[4]潘竟虎,郑凤娟,杨东.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11(04).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VAR模型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职业教育对湘西州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内蒙古牛肉价格传导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研究
土地流转对农户的影响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