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圆提线“智”在紫砂壶

2020-03-20陈国芳

江苏陶瓷 2020年1期
关键词:紫砂壶内涵艺术

陈国芳

摘  要  “携提壶”属于“线圆壶”的一种,壶身处有明显的分割线,是由上下两部分合成扁圆形制成壶身;壶嘴小巧精致、圆润可爱、线条流畅,能够做到流水不涎;提梁高耸,方方正正,且转角处圆滑自然。壶身无多余装饰,仅靠点、线、面的结合将壶塑造起来,不仅体现出自然的美与质朴,更有一种智慧在其中,赋予深远的内涵。

关键词  紫砂壶;线圆壶;艺术;内涵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瑰宝,论资排辈,诞生于明朝正德年间的紫砂壶并不像它的前辈们有浓厚的历史积淀,然而紫砂壶却比其他工艺品更有活力。紫砂壶的实用性强,在茶道文化流行后,一种能够和茶道相配合的器具成为了人们的需要,紫砂壶以其材料特性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紫砂壶的包容性也使它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精致小巧的紫砂壶往往能完美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强强联合”,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表达出来,紫砂壶就成为个人道德和志趣的一种代表。在这两种优点的作用下,紫砂壶才能在今天依然充满活力,大放异彩。

紫砂壶的造型及艺术形式极为多样,最早的“供春壶”是以树瘤的纹路作为图样而制成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多样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紫砂壶,主要分为光器、花器与筋囊器三种,光器是表面无过多装饰,以原材料成色取胜的壶型;花器则有仿照动植物等的装饰;筋囊器则是有筋囊装饰的壶型。三种壶型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要,现在大多紫砂壶是从这三种壶型上衍生出来的。

此把“携提壶”(见图1)就是一件光器作品,也是在“线圆壶”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所谓“线圆壶”即是以线与圆的结合构造出紫砂壶的造型,在自然之间自有一种朴素的智慧与哲学。此壶整体呈铁栗色,古色古香,富于光泽。壶身呈扁圆形,中间有一条“腰带”,将壶身均匀地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与壶底部自然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壶嘴短小精悍、线条笔直、干净利落,与壶身上部分自然连接,自然大方又显可爱;壶盖与壶钮造型简约,与壶身达成一致。此壶名为“携提壶”与其造型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此壶将壶把手改为提梁,提梁高耸,置于壶上方,与壶身宽度相符且方正规矩,转角部分圓润而不锋利,显得温和柔软,与壶整体温润的气质相符。通过分析此壶造型,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件较为精致的光器作品,表面无多余装饰,在设计时尽可能地体现出紫砂泥经过烧制之后的原本样貌,壶身光滑细腻,略泛红光,足见手工技艺之高超,中间一条玉带装饰,使壶极具空间感与立体感,并未破坏整体艺术形式,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将朴素、自然、不娇柔造作的气质赋予了紫砂壶。

“携提壶”所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传统,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携提壶”从外表上看,无论方正的提梁、扁圆的壶身还是笔直短小的壶嘴都体现出在正统文化的熏陶下艺术的精细程度,各部分都体现出一种正直的君子风范,这是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然而再看这些方与圆之间并无棱角,而是圆润有度,既不使形状变形,又不使其看上去过于锋利,体现的是一种与人为善中和的态度。圆润而不圆滑是一种智慧,圆滑难免显得随波逐流,而圆润则是一种温和包容的态度,这与紫砂壶的包容性也不谋而合。此外,“携提壶”还存在有一种朴素的哲学,道教认为真正的美是不加雕饰的,是一种脱胎于自然而又超脱于自然的美,“携提壶”无多余装饰,却在清新自然之间包含诸多意蕴,因此又呈现出一种大气,一种矢志不移的高尚情操。

一把“提携壶”,在它简单的外形上体现的是手工艺人的智慧与精湛的手艺,这正是如今令我们赞叹和感动的“工匠精神”,一点、一线、一面,只有经过了手工艺人的精心构思才能达到这种完美的境界。然而光是有外形上的特点还不足以让我们如此称赞此件紫砂壶,正是因为这件紫砂壶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积淀,才能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绵延于几千年而不衰的中华文明在这个全新的载体上显得更加辉煌,一件小小的紫砂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通过分析“携提壶”的造型艺术和内涵,我们感受到了紫砂壶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强大的包容性,感受到了其中融汇的智慧和文化内涵。在“携提壶”方正边缘的壶腹内,茶香与来自紫砂泥的泥土芬芳混合在一起,正培育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猜你喜欢

紫砂壶内涵艺术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乐在紫砂壶
纸的艺术
泡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购买紫砂壶4忌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