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网信系统在行动

2020-03-20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孙璞

网信军民融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阻击战网信网络安全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 孙璞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号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网信领域军地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紧抓不懈,形成了全面动员的疫情防控工作局面,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支撑。

一、坚决做好网上宣传引导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网信领域主管部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互联网企业等积极主动作为、集结优势资源,不断加强疫情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媒体管控,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秩序。疫情爆发以来,中央网信办应对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宣部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疫情宣传引导相关工作。中央网信办不断加强网络媒体管控,加强对地方网信办的指导,要求各网站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地网信办切实履行主管责任。指导地方网信办对群众举报的相关网络社区平台发布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害短视频、散布恐慌情绪等信息内容进行严肃处理,对部分网站平台进行专项督导,对个别网络账号传播不实信息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置。

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大网站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实时更新疫情动态,及时发布疫情相关权威信息及辟谣信息等,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阻断谣言和消除社会恐慌等提供有力信息支撑。人民网设置“防控疫情报道平台”专栏,围绕疫情防控、春运交通、科普辟谣、八方支援等相关内容,持续跟进报道,营造权威、积极、有序的舆论氛围。光明网策划推出“防疫科普”系列图解和H5知识小游戏《全民大战疫》,以新媒体形式及时准确传递最权威的科学信息,呼吁网友不信谣不传谣。央广网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以及中央决策部署的宣传报道,实时共享分发总台权威报道,通过移动端专题24小时不间断更新,组织原创报道力量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丁香园、微医等互联网医院平台科普疫情知识及时阻断谣言。

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

生动讲述战“疫”故事,凝聚强大正能量。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大网站平台利用资源优势多渠道、多纬度、全方位展现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战“疫”的精神风貌,凝聚起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强劲正能量。中国网《中国3分钟》特别节目《共克时艰 中国打响疫情阻击战》,向海外网友介绍疫情数据和防控难度,以及中国举国上下为防控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中国网《中国发布》从2月3日起发布《每日佳音日报》,报道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医院建设进度,展示非常时期平凡岗位上奋斗者的感人故事。安徽省委网信办精准策划“疫情挡不住温情”主题,通过设置话题、征集视频、加强互动,进一步弘扬战“疫”主旋律,传递战“疫”正能量,画好网上网下守望相助“同心圆”,增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全面发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技术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网信领域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等不断创新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以“数”制“疫”,大数据技术助力科学决策。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网信领域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开发大数据应用平台、分析运用其掌握的大数据资源,为精准决策、科学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电科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和民用航空局等部门的数据,由其所属电科云公司为政府疫情防控部门研发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密切接触者测量仪”。该系统具有数据权威、模型可信、准确查询等三大“硬核”特征,公众只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触者。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通过数据定向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提供了武汉500万人的流出方向图,便于其他地区疫情扩散的推演和预测。中国移动依托大数据平台,强化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通过对驻留、到访武汉、湖北客户进行流动分析和大数据画像,将相关数据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为政府部门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决策支撑。

以“智”抗“疫”,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抗“疫”效率。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和疫苗研发、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疾病诊断、体温检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阿里云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加速本次新冠肺炎特效药和疫苗研发。浙江省疾控中心依据阿里达摩院的算法模型,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平台上线后,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提高了疑似病例的确诊速度和准确率。商汤肺部AI智能分析产品,驰援湖北前线及多个省市的医院及医疗机构,高效、准确地为医务工作者提供诊断依据。此外,百度开发了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并已在北京清河火车站落地使用,通过该设备,人们可以无感通行,无需与工作人员有任何接触,既有助于快速初步筛查,也便于降低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被传染的风险。

5G战“疫”,5G技术保障实时通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各种高科技手段频频亮相助力疫情防控,刚刚商用不久的5G在这场战“疫”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放军总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病区三方,利用5G技术在远程会诊平台上开展远程实时会诊。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基于5G视频直播技术,向新华社、央视网等多个媒体平台提供24小时建设实景,支撑遍及全国的“云监工”共同见证中国奇迹。此外,在5G网络的支撑下,目前,多家科技企业的智能医护机器人已经在全国多地的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主要进行病人导诊问询、挂号诊疗等工作,有效缓解了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减少交叉感染等问题,提振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三、数字经济彰显价值,为维持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期间,商场关门、学校延期开学、企业延期复工、居民大多居家隔离,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数字经济形式正彰显其价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电商平台优势凸显,助力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受疫情影响,居民居家隔离,商场关门,居民生活线下物资保障出现较大缺口。各大电商平台充分调动供应链优势,借助渠道优势积极平衡供需,确保居民的物质生活不受疫情影响。阿里巴巴开通“防疫直采全球寻源平台”,该平台可以将其发布的需求信息与全球商贸及生产企业上传的医疗物资供应信息迅速匹配,最大限度寻找货源、扩大产能。京东与各品类开展自营合作的品牌商家密切沟通,推动厂家加班生产、优化库存,争取更快的到货时间和更多的到货数量。1月19日至25日,京东平台销售口罩2.3亿个,消毒液318.8万瓶。据某电商平台统计,春节假期以来,粮油、方便速食、调味白醋等民生商品需求增长明显。蔬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9倍,肉禽蛋销售同比增长近7.5倍,水饺、面点等冷藏冷冻食品销售同比增长超7倍,民众网购热情很高,生活保障充足。

线上教育丰富多样,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学生的安全,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并鼓励尽可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确保“停课不停学”。为此,各大线上教育平台积极作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确保学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全国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的高校提供免费服务支持,包括近8000门课程适配相应的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等课程资源。淘宝大学宣布将为k12学校、高职院校、教育机构开通专属通道,免费部署云课堂等。科大讯飞向湖北中小学免费提供线上智能直播教学系统。此外,好未来、作业帮等教育平台为灾区学生提供免费线上课程。

远程办公成功“亮剑”,保障疫情期间居家复工。为了避免因人群聚集,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均对复工时间进行了延迟。为减少企业因复工延迟带来的损失,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开发了远程办公平台,为春节后自我隔离、居家办公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保驾护航。阿里钉钉发布了支持“在家办公”的全套免费解决方案,包括远程视频会议、日程共享、任务协同、在线文档协同、远程打卡等功能,并扩容2万台服务器以满足2亿人远程办公需求。腾讯“企业微信”发布新版本,提供了群直播、收集表、在线问诊、在线会议支持300人、紧急通知支持1000人、疫情专区等六大功能。奇安信旗下的蓝信将依托“远程办公+远程签约”优势,助力广大中小企业业务正常、有序运转,早日渡过特殊时期,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及就业的不利影响。此外,中国移动云视讯、华为WELINK、字节跳动飞书都提供多用户免费不限时视频会议服务、线上打卡等,为居家远程办公提供了极大便利。

四、电子政务“一网通办”,积极践行“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疫情期间,如何在确保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同时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全国各地政府依托在线政务平台,提供“不见面”、“非接触”的线上政务服务,倡导“一网通办”,最大限度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高效解决生产、生活之需。

设置疫情防控专栏,及时准确提供便民服务。各地政府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撑作用,使其在疫情信息发布、在线服务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广东通过“粤省事”疫情防控专区,及时发布权威疫情信息,采集、接收和处理企业、群众上报信息,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推送普及,让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群众手中。上海在2020年1月下旬上线的“一网通办新冠肺炎防控专栏”,涵盖信息类、服务类、互动类和长三角其他省市相关信息服务四大部分,主要内容还包括发热门诊医疗机构查询、信息上报、药店查询、寻医问药等等,疫情防控信息和知识应有尽有。厦门市政府在“i厦门”官方微信平台上线“口罩预约系统”,为厦门户籍人口或在厦缴纳社保人员开放,为群众供应口罩提供有力保障。

提供“一网通办”线上政务服务,满足疫情期间群众办事需求。此次抗击疫情期间,江苏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全省政务服务系统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倡议企业、群众“网上办、不见面,非必须、不现场,非紧急、请延后,确刚需、提前约”。安徽政务服务网迅速推出了“全程网办”专题服务,集中上线1122项全程网办事项,涉及群众日常办理量大的户籍办理、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优待抚恤、准营准办、教育科研等领域,让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有效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浙江丽水市4839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可通过手机应用“浙里办”完成办理,共涉及64个部门,涵盖民生商企等各类业务。疫情防控期间,“不见面资料报送、网上审批”机制让办事人员不用来回跑,减少了直接接触,复工效率也逐步提高。

提供线上司法服务,满足疫情期间群众需求。日前,最高法印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对全国法院推进在线诉讼作出全面动员。各地法院基于保护服务对象和司法人员安全考虑,把部分业务转移到线上。如:江苏高院与该省司法厅联合推出“江苏微解纷”平台;河南高院、北京互联网法院以及浙江、山东等地法院,也通过多平台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为疫情下生产生活提供切实保障。

五、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网络安全保障

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钓鱼邮件、恶意链接等方式传播,实施网络攻击,威胁我国网络安全。网信主管部门、网络安全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网络安全保障。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为大数据支撑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1月29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要依法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向卫生健康等部门提供乘客信息外,不得向其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泄露有关信息、不得擅自在互联网散播。2020年2月4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以上文件的下发,为疫情期间合理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联防联控、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疫情前线网络安全保障,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疫情前线的网络安全事关重大,马虎不得。相关主管部门、网络安全企业持续为前线医疗、卫生、公共应急等机构提供7×24小时全方位网络安全服务,确保前线疫情指挥、医疗救助高效、安全运转。中国电信云公司48小时内为火神山医院全量系统上云提供计算、存储和安全能力。奇安信积极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提供网络安全建设方案,紧急生产备货、及时安装部署专业网络安全设备,确保医院接收首批病患时网络安全能力同步上线。天融信、梆梆安全等网络安全企业面向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提供网站防篡改、防挂马、APP漏洞检测等安全服务。

阻击涉疫情网络攻击,做好疫情期间网络安全防护。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将病毒、木马伪装成带有“肺炎病例”“防疫措施”等字样的信息,通过钓鱼邮件、恶意链接等方式传播,实施网络攻击或窃密,威胁我国网络安全。针对上述网络攻击,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企业不断加大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力度,强化风险研判和应对部署。工信部发布“关于涉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安全风险提示”,提示用户做好安全防护。安天启动网络安全应急值守,监测捕获系列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发起的网络攻击。奇虎360开发针对疫情APT攻击的专杀工具,持续开展APT攻击预警和防护服务。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国网信领域军地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坚定信心,将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一有力战“疫”武器,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支撑。

猜你喜欢

阻击战网信网络安全
北京国泰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刊编辑参加网信工作培训会
蚊子登陆阻击战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外公“阻击战”
惨烈的土桥阻击战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高屋建瓴 构建网信安全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