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布局,航天助力,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2020-03-20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

网信军民融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物资应急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薛惠锋

一场以武汉为中心突然爆发的疫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席卷全国,疫情蔓延之迅速超出国人之想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疫情发展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疫情防控取得了积极向好的态势,但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重大突发疫情面前,如何在微观上及时掌握疫情实时发展动态,同时在宏观上及时把控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保障政府的精准决策、重要信息的及时披露、应急物资的有序调度、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成为了当下我们急需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从信息化角度审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薛惠锋

尽管我国经历了SARS等重大疫情事件,积累了很多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经验,也在应急机制、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通过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监测、发现、预警、防控、救治、物资供应等方面的情况分析,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

(一)疫情监测维度单一,需提高综合预警水平

本次疫情爆发以来,由于相关部门对疫情监测预警不足,错过了最佳防控期,导致疫情在全国爆发,显示出目前我国疫情监控预警体系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虽然现有疾控直报系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鉴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行业的局限性,单一个体存在认知度、敏锐性和决策力的差异等原因,将单一渠道的信息收集作为决策支撑的数据来源存在较大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多维度的专业评估,科学推演,才不会导致判断失准、预防失灵、贻误战机等情况发生。

(二)组织动员须系统化,应具备平战转换能力

本次疫情发生紧急、迅猛,充分暴露出个别地区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缺乏预判演练,组织指挥不得力,联防联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本次疫情已经突破了单一医疗系统所能承载和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多部门、多个行业的总体性、联调性问题,原有卫生系统的一体化应急平台难以支撑起多部门协同的全面应急组织指挥的需要。各地指挥部作为疫情防控的“神经中枢”,必须利用更加先进的应急“作战”指挥体系,使各种动员保障行动与防控行动融为一体,各动员要素、动员单元、动员力量、动员行动与动员空间进行整体联动,才能尽快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三)信息发布应高时效,急需有权威发声渠道

疫情可怕,疫情引发的混乱和恐慌更可怕。在疫情爆发之初,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谣言主要围绕疫情本身(如感染地区、感染人数或死亡人数、疫情发展趋势)及疫情防控体系与能力,此中各种“鼓噪式”的谣言和各种“伪科学”式的知识普及都很容易博人眼球、产生“共鸣”,错误引导民众了解和掌握事情的真相。因此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迫切需要客观、准确、及时、有积极导向的权威发声,既是稳定民心、抗击疫情的客观需要,也是摒弃谣言、消除恐慌的必然选择。

(四)防控物资储备不足,生产调配能力待优化

本次疫情爆发后,面临疫情不断扩大、春节期间开工能力不足的情况,涌现出救治物资储备缺乏、物资调配紧张、物资产量难以快速提升等各种挑战,无法及时保障防控需要,影响和制约了前方医疗救治、防控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根本的问题在于当出现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事件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时,当防控物资需求和数量远远超过一个省、一座城所配套的、可供调控的社会资源时,政府和生产企业靠人力驱动的管理流程,对爆发性需求的响应是有延迟的。从本次疫情可以看出,面对巨大的公共卫生应急需求,不能将物资流转换成信息流进行快速流转,物资流和信息流脱节,对疫情防控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顶层谋划、系统布局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新体系

钱学森系统工程理论指导我们在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时,要从顶层谋划解决方向性问题,进行系统布局解决系统性问题,通过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综合集成解决基础性问题,最终形成解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顶层设计,探索各方联动应急管理新机制

这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疫情认知预判、危机治理、应急管理方法、社会治理结构等层面进行系统的问题梳理和分析思考, 吸取国际近十年来疫情不断爆发而造成巨大损失的惨痛教训,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超前谋划,布局防患,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构建国家“政、商、军、警、民”各方联动的应急管理有效协同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构建各方联动的应急物资保障和采购供应机制,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二)系统布局,构建人机结合应急管理新模式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涉及部门众多,层级众多,专业众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为指导,建立我国面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新模式。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被多次实践证明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大,我们需要探索一种“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新模式。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的无人机开展消毒防疫任务

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以先进的机器体系为支撑,构建柔性的复杂问题分析流程设计工具和开放的软件工具与模型集成环境,充分集成疫情防控各领域专业化分析与决策工具,与各领域专家一道,利用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对复杂决策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以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响应、恢复等活动所涉及的全环节、全要素、全时空动态数据为基础,利用仿真模型和算法进行预先推演;经过大数据分析、模型运算、专家研讨、仿真推演后的最佳时序、最佳路径和最佳谋略,再结合人的经验判断,形成解决问题的至善方案,提供“数据获取→情报发现→智慧决策→系统评估”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决策支撑服务,对疫情的预先推演、感知预警、防控决策、应急指挥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撑。

(三)综合集成,全面推进应急管理领域新技术

当前我国正在打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疫阻击战,信息通信技术在其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定位、通信遥感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为疫情的监测、防御、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全球导航卫星+数字地图”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为疫情地人员的追踪提供了可能;“大数据+病毒传播模型”更是为疫情的传播分析路径及传播特点的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大数据+人脸识别”为确诊患者的行程追溯、密切接触者还原追踪提供了准确的判断;“大数据+人工智能”使病患诊断率和诊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大数据能够优化医疗物资的生产、调度和分配,大大提高应急物资的调度效率,实现物资的精准对接。

面对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只有全面掌握手中的“武器”,综合集成已有信息化基础,充分发挥各技术及平台的优势,面向直接需求,系统性地建立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最大效能,打造成为遏制疫情最有利的武器。

三、运用航天智慧加快推动我国疫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全国的防疫抗疫工作还在持续进行,航天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理应承担起历史重任,发挥系统工程和航天信息化等专业优势,为防疫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融合智库声音,建立科学权威综合的国家信息发布平台

面对本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谣言”层出不穷,极易引发公众恐慌,从而衍生出一些不良社会事件。需要众志成城、举国同心,集更多科学的、权威的、有公信力的力量为国家发声,为人民群众发声,为科学事实发声。

钱学森智库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善于分析和解决重大性、复杂性问题,进行“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集成与统筹设计。因此更应当仁不让,集航天信息化多年的经验和能力,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权威的有公信力的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疾控、医疗、物资、交通、民生、经济、教育等权威信息,作为权威信息发声器,基于互联网网络,面向地方和公众进行信息的准确传递,开展信息发布、疫情分析、知识普及、舆情引导、公共服务、资讯查询等工作,提升公众科学防控意识,促进疫情防控的整体良性循环。

(二)以航天为先行,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急产能生产模式

疫情之下,全国应急物资供不应求、物资调配紧张、工人复工困难等问题让整体应急产能面临诸多挑战。航天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可利用在线操作、信息汇聚、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等优势,做到停工不停产,有效提高紧急状况下的关键物资配置效率,快速提高关键物资产能,助力抗击疫情工作。

依托航天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链接医疗防护关键物资全产业链,快速精确对接关键物资供给侧和需求侧信息,结合地理位置、使用需求等优化配置生产资料,组织高效物流配送,快速提高关键物资产量,保障应急防控物资全局优化配置。在云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及行业经验知识对设备运行状态与性能状况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实现企业设备“远端”数据实时采集、统计分析、专家诊断及故障预测,有效摆脱时间、空间依赖,保障企业生产流程稳定推进,确保各项应急生产按进度完成。

(三)用系统健康观,打造航天大健康远程医疗智慧服务体系

面对传染性病毒的肆虐,健康已成大众的强烈诉求。航天大健康可以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对于当前大规模疫情爆发导致的局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问题,远程诊断和远程医疗手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降低医护人员的被感染率。中国航天结合已有的大健康理论和航天员远程医疗的实践,必定可以助防疫抗疫一臂之力。

钱学森“系统健康观”理念为人体健康注入理念、思想、方法、技术等方面的新鲜血液,中西医结合、人体自修复、人-机-环系统工程思想等已成为了航天大健康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航天致力于以航天大健康理论为指导,打造疾病预防、医疗诊断、紧急救助等于一体的航天大健康远程医疗智慧服务体系。我国航天员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已有效打通天地协同远程医疗会诊所需的数据传输链路,支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地面支持医院、居家医疗等多方联动,已为我国航天员中长期在轨飞行提供健康及医学保障,定能为疫情严重地区或治疗资源匮乏地区提供医疗支援。

(四)依托天地网络,搭建非常时期学习工作安全网络化平台

当前疫情仍旧严峻,但国家企业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不能停滞。但在疫情之下,企业复工、学生复课在即,因为各方沟通存在可见的障碍,给正常运转带来了很大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互联网公司创新工作学习模式,纷纷推出远程办公、在线学习等应用软件,但不管是在线教育还是网上协同办公都需要即使在疫情、自然灾害等非常时期也能有强大的安全网络和平台作为支撑,保障网络全覆盖、信号不中断、数据安全可控。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航天单位作为国家央企义不容辞为抗击疫情贡献自身力量,充分发挥卫星广覆盖、高带宽、多接入的天然优势,与地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构建“广域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的工作学习网络化平台,即便在地处偏远、网络信号弱的农村也能够保持与外界的信息畅通,及时掌握疫情信息,获取优质教育在线资源,开展流畅安全的工作交流,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产”。

结语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疫情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我们以整体思维为牵引,有序组织、全方位配合、协调联动,实现安全和发展的统筹兼顾,寻求解决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方向性、系统性和基础性问题的最优路径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辅助作用,才能以全面的胜利打赢每一场战“疫”。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物资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物资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