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20-03-20乔姗姗石美霞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适应力生涯职业生涯

乔姗姗, 石美霞

生涯适应力指个体对现在及未来可预期的生涯任务、生涯角色与生涯改变以及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是个体应对生涯角色和外界环境变化时与之相适应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实现成功就业、职业转换、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1-2]。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转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3]。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业实习任务繁重,择业面较为狭窄,这必然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就业和生涯发展压力。鉴于此,医学生的生涯教育越来越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研究显示,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适应力之间都存在关系,主动性人格是否会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生涯适应力产生影响,目前,有关医学生生涯适应力方面的研究还为之较少。因此,本研究拟以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为医学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及更好地促进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8年3—7月对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在读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由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团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图书馆、教室等场所发放问卷,获得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填写说明。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漏答过多、规律作答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6份,有效率为91%。

1.2 研究工具

1.2.1 主动性人格量表由国内学者陈美君、凌文辁[4](2009)编制,包含积极性、坚韧性、变革性3个维度,共13个条目。每个条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1~6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主动性人格越典型。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91,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785~0.824之间。

1.2.2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由国内学者赵小云等[5]编制,量表包括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人际、生涯调试6个维度,共35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得分范围为35~175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涯适应力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8,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648~0.819之间。

1.2.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由国内学者赵冯香[6]编制,包括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5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每个条目从“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计0~4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19,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645~0.753之间。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运用AMOS 22.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7]。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男生131人(24%),女生415人(76%);临床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177人(32.4%)、药学119人(21.8%)、护理75人(13.7%),医学影像45人(8.2%)、预防医学29人(5.3%)、麻醉学33人(6%)、儿科28人(5.1%)、法医21人(3.8%),口腔医学14人(2.6%),基础医学5人(0.9%),平均年龄为20.44±1.48岁。医学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53.47±9.82,122.51±14.09,65.37±13.00。医学生的变革性、生涯好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未来规划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变革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在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3。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表2 变量在性别上的具体差异

表3 变量在年级上的具体差异

2.2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力的相关分析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的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力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见表4。

表4 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力的相关情况

注:*为P<0.01

2.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上述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力之间关系密切。同时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重要的中介变量[8-9]。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①主动性人格直接影响生涯适应力;②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中介作用。根据假设,以生涯适应力为结果变量、主动性人格为预测变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M1,模型结果如图1所示。在测量模型中,除外显变量生涯控制在生涯适应力上的标准化载荷较小外,其他观测变量在对应的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在0.67~0.85之间,充分有效地测量了潜变量,测量模型达到较理想标准。结构模型中,模型的拟合指数见表5,拟合指标均比较理想,数据与模型拟合较好。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力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到生涯适应力的路径系数均显著,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中介作用。Bootstrap法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对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95%CI为0.13~0.28,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显著。主动性人格对医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总效应为0.88,95%CI为0.82~0.94,模型引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后,标准化路径系数(直接效应)变为0.68,95%CI为0.56~0.79,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0,效果量为22.73%。

表5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生涯适应力的模型拟合指数

表6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与效果量

图1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模型

3 讨论与建议

3.1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探讨

本研究发现,在医学生中,男生在变革性、生涯好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未来规划方面均显著高于女生,与之前许多研究结果一致[4,10-12]。这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以及性别角色期待有关,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应该以事业为重,而女性则更侧重于照顾家庭。受此影响,一般男生会表现更加果断、勇敢,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对未来的就业以及生涯发展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在同等竞争环境下,他们追求成功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更为浓厚,遇到问题和机遇时也会主动寻求改变。同时,较大的生活压力也促使男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未来,更早进行职业规划。这提示在生涯教育中,应更多地关注女性,引导她们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提高其自信心水平,鼓励她们积极探索和规划生涯。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医学生变革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未来规划及解决问题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大四学生分数最高,大一学生分数最低。随着年级升高,医学生积累的知识逐渐增加,生活阅历不断丰富,个性愈加成熟,有充足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因此,高年级医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较高的自信心,职业规划也更加明晰,无论就业还是考研,他们更愿意积极地去准备。这也提示相关院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时,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地辅导。

3.2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探讨

本研究表明,医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力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能够直接预测生涯适应力,这与Hou等[13]的研究结果类似。主动性人格是一种独特的人格特质,是指个体不受情景因素的制约,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性倾向,主动性人格较强的学生不易受环境因素的限制,他们会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他们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抓住机遇。他们拥有很强的进取心,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不断超越自我,同时能够积极关注自己的生涯,愿意对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工作进行探索,善于进行职业管理,拥有更强大的心理资源去应对生涯准备和发展中的问题,同时能够处理和储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因而有高水平的生涯适应力。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主动性人格还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生涯适应力产生作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会对个体的行为及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自身完成各种职业决策任务有较高的信心水平,对自身能做出客观积极的评价,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职业信息,确立职业目标及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决策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能更加理性积极地应对和处理。主动性人格较强的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积极上进的性格促进他们更加正向地看待自身,他们对未来有更高的信心和期待,这对提高其职业生涯适应力产生促进作用。

近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医疗单位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对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及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鉴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在新生入学后就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医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意识,敦促其提早做准备;同时,要注重培养医学生主动性人格,鼓励其积极对自身优势及所处行业领域特点进行探索,重视培养其创新能力;此外,还要注意促进其心理韧性,提高心理素质。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决策与规划的信心,进而提升其职业生涯适应力。

猜你喜欢

适应力生涯职业生涯
Moderate stress is actually good for you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吐槽退役生涯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