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0-03-19吕丽
吕丽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老师和学校,其产生的原因有家庭、学校因素,更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成为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问题学生;产生原因;转化策略
曾接手一个孩子,在班级里无法和老师、同学正常相处,每逢上课不叫他、发布作业成绩、老师布置任务没让他负责时经常会大吵大闹、摔东西、骂人,甚至是跑出课堂……
一、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我从个案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学生本人、老师和家长以及同学等人群的表述,扫描到该问题学生的种种思想、心理以及行为表现,可以窥见导致“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因素
家庭特殊结构的影响,爷爷奶奶的娇惯溺爱、姑姑的掺言、父母意见的不和、吵架、暴力,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形成了敏感、多疑、偏激、暴躁的性格。父母强烈期望的影响,父母都是知名大学毕业,对孩子的期望超高,一旦表现不如别人,妈妈总是不停询问,爸爸会拳脚相加。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爷爷奶奶溺爱,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孩子;父母期望值高,经常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进步或落后;生活上家里又是放养式。家长不及时与孩子沟通,对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问题长时间积累得不到监督改正,使其逐渐发展为“问题学生”。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必要影响力力度不够,由于班额较大,老师个体精力有限。课程方面除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师教育方式的失误,教师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对抗心理。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自控能力不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持放纵态度,不能及时改正,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问题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深。思想行为偏激,这样的学生自尊意识强烈,看待事情有偏激的情绪反应,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经常通过闹的方式来引起关注。逆反心理严重,遇事总想“对着干”,耐挫心理极弱,处于过度自信与自卑状态。
二、转化建议
(一)对学校的建议
1.明确办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学校要全员全方位形成合力,制定目标,细化责任,强化措施,阶段会诊,满腔热情地做好转化工作。不能漠视或放弃“问题学生”,更不能期待“问题学生”在未来能自己懂事而好转。
2.改变教师教育方式,防止问题学生的出现。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的行为;同时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提倡教师能够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通过言传身教使“问题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其危害,帮助其尽早改正。
3.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合力,形成感染问题学生的良好环境。形成积极但不偏激,热情但不做作,活跃但不忙乱,温暖但不矫情的班级氛围,设立专门的“进步奖”,并且无限扩大它的影响力,会给学生带来一份努力的惊喜。运用集体的“共生效应”,带动每一个孩子进步。
4.坚持经常性教育,避免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反复。教师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分时段、分步骤实施转化,直到最终达到转化目标。
(二)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于转化“问题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需求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具备一定处理问题的素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班主任要积极努力地通过交流、沟通、调查等方式,切实找到形成其“问题”的根源,并制定针对性强的转化方案,从根本上实现转化目标。班主任始终要不断寻找拉近师生距离的途径。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理解和信任。要教给“问题学生”适当转化情绪的方法:与学生们常谈论远大的人生理想,用目标升华法控制愤怒;对信任的人坦率地谈心里话;鼓励深呼吸、思考一分钟的理智制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教会他们转化失败,引导他们为他人的进步而兴奋,锤炼宽广的胸怀。
(三)对家长的建议
1.关注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建议家长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健康的心理。家长要分析孩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要么是无条件的满足,要么没有时间关注。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幫助孩子确立正确的是非标准,提升孩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成长的喜悦。
2.改进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教育,让孩子从基础的小事做起,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为人处事等各方面的能力,关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长。可以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如卫生、作息等生活习惯;要塑造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努力进取的品格,开朗坚韧的性格,积极稳定的情绪。
3.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工作。家长要与学校合作,共同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实践。
结束语: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转化“问题学生”,使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学生个人、家庭及学校、社会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霍本斌.班级管理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对策[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