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管理对眼科患者视力控制效果分析

2020-03-19余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余萍

【摘 要】目的:观察对眼科视力低下病患展开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位视力低下病患,均根据其治疗方案展开护理配合,将其中50例归为观察组并给予预见性护理管理,比较病患视力改善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下观察组病患视力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对照组视力改善优良率为70%,观察组为84%。结论:预见性护理可规避病患因自身行为误区导致的不良因素,为病患制定科学性的视力恢复方案,提升视力恢复有效性。

【关键词】视力低下;预见性护理;改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预见性护理强调对各类影响因素的有效预防,在眼科中的应用重点在于为病患提供科学的用眼指导,避免其因认知不全、重视性不足、行为误区导致视力恢复缓慢或影响临床治疗[1]。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眼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理念的价值所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5月至次年7月期间收治的视力低下病患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29;年龄区间处于16-42岁,平均年龄(29.34±4.2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处于16-44岁,平均年龄(30.38±4.07)岁。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根据《实用眼科学》确诊为低视力,研究前未接受视力相关治疗。

剔除标准:先天性失明、视神经受损、外力致视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1.2 一般方法 根据眼科临床治疗提供护理配合,指导病患正确服药并接受各项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理念,操作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告知病患眼科临床用药或手术治疗的目的及意义,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优势所在,令其充分参与到疾病的医护过程之中,看到自身视力的好转,从而提升治疗配合程度。护理中考虑到病患因眼部不适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和善、专业的态度与病患沟通。

1.2.2 环境护理 强调病患住院环境的安全性,由于视力存在制约,预见性护理中需强调安全防护措施,各项物品正确摆放,做到有序、合理、简便。尤其对于年龄偏高患者而言更应强调病房内物品的有效规整,避免患者出现碰伤或跌倒危险。在各项治疗及检查过程中需将患者搀扶到仪器前,在脚蹬边缘粘贴醒目标志,避免患者脚下踩空或碰伤头部。

1.2.3 眼保健操 按照眼保健操操作规范为患者手把手展开教学,针对风池穴、四白穴、睛明穴、攒竹穴合理按揉,每个动作完成四个八拍的按压动作。将太阳穴使用大拇指按住,并将眼部上下眼眶轮番按摩,达到疏通眼部周围血管、促使血液流通的效果。

1.2.4 消除疲劳 以按压眼球的方式消除眼部疲劳程度,令患者在闭眼状态下使用无名指、中指、食指轻轻按压眼球,每次按压20秒左右。从额头中央向两侧太阳穴方向按压额头部位,反复3至5次。可帮助舒缓眼部周围肌肉,达到显著消除眼部疲劳的效果。

1.2.5 视觉训练 通常患者需佩戴助视镜,预见性护理中可首先向患者介绍助视镜的功效并帮助有效佩戴。鼓励患者利用残余视力对病房内的鲜艳追踪物捕捉行动,通过视力追踪练习让眼球绕圈移动或上下左右移动,逐渐将被追踪物的体积缩小、鲜艳程度减弱,以提升视物能力。

1.3 观察指标[2] 以ETDRS视力表测为病患合理测定视力水平,记录护理前、护理1周、2周、4周时病患视力水平。视力改善效果判定标准:优——视力提升4个字母,良——视力提升2-3个字母,中——视力提升1个字母,差——视力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患者视力水平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视力改善效果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变化 比较在护理干预不同时间段下病患视力水平变化情况,显示两组病患视力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在一周左右开始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视力改善效果

比较两组病患视力改善优良率,显示对照组为70%,观察组为84%(p<0.05)

3 讨论

视力低下指的是裸眼视力不及正常水平情况,可因环境设备、用眼卫生、用眼姿势等多种因素造成,也可由角膜或视网膜玻璃体病变引发,直接影响在于视物模糊或浑浊[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因疾病或自身身体机能下滑所引起的视力受损情况逐渐增多;同时,青少年人群中应用眼不当导致的视力低下发生率也逐年上涨。在这一背景下,眼科临床治疗除了为患者提供科学的临床干预外,对患者展开用眼指导尤为重要。

预见性护理强调护理操作的前瞻性,让患者认识到眼睛作为重要且脆弱的器官,其恢复的有效程度与其治疗方案、用眼习惯、保护意识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提升临床配合性,降低患者因眼部不适或行动不便造成的治疗依从性下滑行为[4]。其次,通过对病房内环境的护理干预,避免患者因视力不佳出现不必要伤害。最后,通过眼保健操、眼部按摩、视觉训练等方式帮助改善眼部肌肉、神经及血液状态,可对临床治疗起到一定辅助效果,加速视力恢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预见性护理下视力恢复状态更佳,證实了应用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任本芬,胡静. 预见性护理在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5):757-758.

罗萍,贺军. 预见性护理在高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03):390-392.

陈丽平.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探讨[J]. 系统医学,2017,2(03):133-135+139.

杨丽芳. 预见性护理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7):74-76.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