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

2020-03-19肖玉兰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肢体手术室护理人员

肖玉兰

【中图分类号】R48.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对于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手术本身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加上患者对于手术方式的不了解,很容易在术中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配合程度不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手术室患者要积极同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手术信心。良好的沟通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良好的护理转折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从而提升沟通效率。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仍有部分护理人员无法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影响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提升沟通技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 手术室护理人员同患者语言沟通技巧

①用心沟通。在沟通是要从患者的基本情况出发。从患者的立场出发来思考患者的需求、愿望,对于患者的情况要心中有数,不做含糊的回答。根据患者的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不涉及患者的隐私,坚持保密原则。让患者感受到沟通的溢出,提高沟通的积极性。

②语言充满亲和力。沟通中态度需热情,言语要带有亲和力,注重循序渐进。逐渐地引导患者讲出自身的真实情况。在沟通过程中需要友善,构建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由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均有所不同,在沟通中要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谦虚有礼貌,注意听取患者的需求以及意见。有礼貌,不贸然打断患者的话、不抢话、不插话,控制语气轻重,不过分询问患者的隐私。

③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在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注意文明礼貌用语,例如称呼名称等。特别是对于病人,容易产生焦虑的情况下,不礼貌的用语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在患者不配合时,应保持耐心劝导患者,不能够采用命令式语句,保持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沟通。

④注意倾听。倾听是沟通的重要部分,在沟通中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避免答非所问。在听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说话的同时,要注重患者及家属的肢体语言,例如手势、表情等等。倾听过程中保持精神集中,对于患者所表达的观点要仔细思考之后作答。

⑤结束沟通的技巧。在结束沟通时,可以通过总结谈话的主要内容,加强患者对于重点内容理解出发,还可以为患者讲解护理计划等,约定下次沟通时间。

1 手术室护理人员同患者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即同患者通过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等进行交流。由于部分患者无法进行语言沟通或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导致患者无法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非语言沟通就尤为重要。

①注重眼神交流。通过眼神进行交流是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能够将患者真正的心理状态流露出来。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积极乐观的眼神将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给患者。

②合理运用肢体动作。在沟通中使用肢体动作能够提升沟通效率。肢体动作包括四肢、身体以及头部,加上面部表情能够更加准确的传递信息。同时,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能够更好的理解患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③學会触摸的表达方式。适当的触摸能够表达出对于患者的关心,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表达障碍的患者,例如具有听觉障碍、视功能不全的患者,触摸能够更好的传递信息。

④沟通时面带微笑。面带笑容更容易产生亲切感,让患者在沟通过程中减少紧张感,更有利于患者缓解治疗中的焦虑情绪。在沟通时,神情放松,亲切自然,面带微笑,同时可以通过患者的表情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情。

手术室护士同患者及时有效的沟通不仅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是护理方案,同时还有利于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尤其是手术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多给患者一些微笑,采用温和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提升患者配合度的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患者制定护理计划,缩短患者术后康复周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肢体手术室护理人员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我的好奇心
肢体语言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