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中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2020-03-19黄燕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阴道镜

黄燕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中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77例宫颈癌患者和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再选取同期我院53例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有炎性细胞且阴道异常出血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以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早期宫颈癌中图像特征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镜检测图像特征:①正常宫颈鳞状上皮有微量蛋变质,宫颈发生癌变后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②宫颈在别的病原体中会引发慢性炎症继而出现假阳性反应,假阳性反应变白部位呈不规则状且边界不清晰;③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涵丰富糖原,碘试验后,糖原与碘集合呈现深咖啡色;阴道镜检测与病理学诊断正确符合率显著高于错误诊断率(P<0.05)。结论:阴道镜可有效观察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微小病灶,操作简单且对宫颈癌患者临床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阴道镜;早期宫颈癌;图像特征;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宫颈癌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日益年轻化发展趋势[1]。宫颈癌的转移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直接蔓延;其二,血行转移。现阶段来看,对宫颈癌疾病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宫颈癌的发生与以下几种因素密切相关:(1)性行为过多或过早;(2)多次妊娠;(3)口服避孕药时间过长;(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2]。早期宫颈癌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法,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放化疗方法。阴道镜成为诊断早期宫颈癌患者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阴道镜通过放大可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形态,从而积极评估病变状况,阴道镜目前已经成为筛查宫颈癌患者的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77例宫颈癌患者和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再选取同期我院53例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有炎性细胞且阴道异常出血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平均年龄为(40.2±3.9)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1.3±2.8)岁。

1.2 方法

阴道镜检查前,为确保结果精确度,要求患者不能冲洗阴道,避免暴露宫颈,切忌进行性生活;排空膀胱,平躺于病床上,消毒患者的泌尿系统和会阴部。查看宫颈裸露部位的大小与形态是否正常,将阴道镜头与患者宫颈置于同一水平上,调节焦距,查看宫颈表面有无赘生物以及血管颜色,再留取图像。

醋酸实验:在宫颈上涂抹冰乙酸棉球,查看宫颈上皮有无发白情况,再在30s以及60s时留取图像;宫颈行碘实验:在宫颈上涂抹浸湿卢戈氏溶液棉球,查看宫颈不着色部位,再在30s以及60s时留取图像。如发现异常组织,立即予以活检且送往病理室检查。

1.3 观察指标

分析早期宫颈癌中图像特征以及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阴道镜检测图像特征分析

阴道镜检测图像特征:①正常宫颈鳞状上皮有微量蛋变质,宫颈发生癌变后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②宫颈在别的病原体中会引发慢性炎症继而出现假阳性反应,假阳性反应变白部位呈不规则状且边界不清晰;③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涵丰富糖原,碘试验后,糖原与碘集合呈现深咖啡色;

2.2 阴道镜检测与病理学诊断正确符合率分析

陰道镜检测与病理学诊断正确符合率显著高于错误诊断率(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且早期阶段中可以有效治疗的一种疾病,关键在于加强早期发现以及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癌患者会存在误诊和漏诊情况,与此同时无法当做诊断依据,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才能确诊。但是,微小局灶性病变极易出现漏诊情况,最终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效果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因此需正确诊断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阴道镜能够将图像放大到70倍左右,因此能够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3-4]。凭借放大效果,检查者可清楚观看到子宫颈表皮血管,从而发现宫颈癌病变情况,为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最终显著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率。阴道镜检查过程中强调定位活检,最终可显著提高准确活检率。但是,阴道镜检查受检查者自身技术和经验影响,阴道镜在直视下进行一系列检查,因此无法有效检测宫颈管内病变,出现假阴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阴道镜检查宫颈癌患者错误例数有4例,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错误俩数有6例。阴道镜图像特征分析宫颈表面不光滑且有些粗糙,微小局部病灶未有显著变化;醋酸反应时发生变白区域比较大且边界清楚,碘实验时宫颈表层有显著不着色。

综上所述,阴道镜可有效观察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微小病灶,操作简单且对宫颈癌患者临床诊断价值高。

参考文献:

黄艳,陈双郧,刘庭英等.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中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5):773-775,783.

张琦.人乳头瘤病毒、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6):1275-1277.

郜水菊,陈小利,徐胜东等.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检测老年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2960-2962.

胡萍,胡敏.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03-904.

猜你喜欢

阴道镜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规范性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阴道镜检查规范化势在必行
做阴道镜检查,不用紧张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与常规宫颈活检对宫颈疾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高频电治疗仪联合阴道镜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研究
阴道镜检查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