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2020-03-19张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效果

张静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急性脑卒中的急救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间本科室收治的62例脑卒中的急性患者进行研究,采取简单分样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1例,常规组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技术,统计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结果:实验组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优秀,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的急救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明显,可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救过程;中医护理技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综合征,是由慢性亦或是急性缺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进而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程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的疾病之一,发病后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且多数以上会并发严重的后遗症,比如失语症、偏瘫等。因此需借助一定的护理技术进行干预,从而促进患者预后生命质量得以提升。本科室对31例患有该病症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并与常规组进行对应的比较,现将具体内容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间本科室收治的62例脑卒中的急性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相关医学会的诊断标准;患者依从性高。排除标准:精神意识模糊;身体伴有残疾;遵医行为差。采取简单分样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1例,常规组男女的比例为17:14;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4±8.6)岁;实验组男女的比例为15:16;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7.5±8.6)岁。对两组患者的组间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包括静脉通道的构建、患者保持患者正确体位、遵医用药及饮食安排等。基于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中医护理技术:①意识护理。采用中医药枕疗法,取天麻、胆南星及大黄等12种药剂各30g,随后研磨成粉末状,于50摄氏度的水中加热煮沸,3min后放置在患者的枕部,利用药剂散发出的辛香味对准其头部的穴位,比如哑门穴、大椎穴等,适时予以刺激,起到脑部神经激活的作用,治疗时间不能超过2h,2次/d。并且借助点舌疗法,将半粒安宫六黄丸置入杯中调节至糊状点舌,这一过程点舌操作需连续进行,维持舌面湿度,持续点药一周左右[1]。②半身不遂。实施穴位按摩操作,可选用点法等,穴位按摩时间20min,1次/d;上肢的按摩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等,而下肢的按摩穴位则是阳陵泉穴、委中穴等,并根据医生叮嘱采用中药冲洗患侧肢体,如当归、人参、牛膝等,然后拿一条毛巾将其浸入到中药中,煮沸15min,煮沸后保持保温状态,最后用长夹子将毛巾从药液中捞起,拧干至不滴水状态,等到温度适宜后再将其敷用在患者的患处,从而起到通经活血、疏通脉络的作用,1次/d,。结合医嘱予以患者艾灸,患侧上肢取极泉穴、合谷穴等穴位,患侧下肢取阳陵穴和足三里。③眩晕。对患者实施按摩治疗法,借助揉法、按摩法,随后取太阳穴、风池穴等实施按摩,3~5次/d,每次按摩3min,一周進行2次,双耳交替。将患者的双足涌泉穴实施贴敷操作,取吴茱萸磨成粉末状,然后用白醋调节至糊状贴合敷在患处,时间6~8h,一天一次。④高热。予以患者穴位按摩,采取按压法对患者的合谷穴位、曲池穴为实施按摩,每一个穴位按摩时间为2min;通过揪法对患者大椎穴进行按摩,按摩效果以出痧为准[2]。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采用NHISS测量表对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证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进行验视。治疗效果用率表示,以X?进行检验,两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可参照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轻,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中医学领域中的中风范畴,失语症、偏瘫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限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气运亏损大,损伤了很多能量,而气血虚弱会影响其自身体内运血异常,抑制血流运行,从而影响血液循环,致使脑回路受阻;阴血受损会让患者体内的阴阳失去原有的平衡,引发脑中风[3]。中医学认为,采用按摩疗法、点舍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对神经功能产生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技术,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常规组相比显著较轻,证实在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技术效果优异。中医护理技术是基于中医理论学推出的护理形式,它以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经药物渗入人体内,发挥通经活血功效,改善肢体运功功能,减小神经功能受损影响,进而促使患者预后肢体能够正常运动,提升其生命质量[4]。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的急救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明显,可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程晓波, 陈正权, 周小玲等.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18, v.27;No.242(06):188-191.

胡晓萍.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04):54-56.

李迎春.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16):132-132.

高水莲. 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可行性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31):125-126.

猜你喜欢

急性脑卒中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没效果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