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清饮治疗血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2020-03-19吴先平刘虹何少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吴先平 刘虹 何少明

【摘 要】目的:研究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采取温清饮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门诊诊治的86例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温清饮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等指标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虚湿热型痤疮采用温清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清饮;血虚湿热型痤疮;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痤疮属临床多发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男性临床表现为雄性激素分泌过盛,女性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及月经不调,大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后临床症状可自然减轻或痊愈[1]。痤疮主要发病原因为毛囊皮脂导管堵塞、皮脂分泌量过大、炎症反应及细菌感染,常规西医治疗措施以控制皮损及止痒等对症治疗措施为主。中医理论将痤疮进行分型,其中血虚湿热型是主要发病类型,其发病内因为肝血亏虚,湿热聚集,患者阴血损伤,导致热毒产生,治疗应以补肝养血、泻火燥湿为主,本次研究以门诊诊治的86例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温清饮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于门诊诊治的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共计86例开展本次研究,依据病例单双号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n=43,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18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5例,年龄为19-57岁,平均年龄为(40.28±3.52)岁,病程为4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4.42±1.06)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19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4例,年龄为21-58岁,平均年龄为(40.37±3.55)岁,病程为6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4.46±1.09)年,常规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每日睡服用3次,每次服用量为1g,治疗期间保持情绪平稳,调节精神压力,不得使用任何化妆品,如患者面部出现瘙痒、红斑等症状,则考虑为过敏,需停止服药。

研究组患者采取温清饮治疗,具体药物组方为白芍15g、熟地20g、川芎15g、当归15g、黄连10g、黄柏15g、栀子15g、黄岑15g,针对血虚湿热型患者需加用甘草15g、黄芪15g、何首乌15g、刺蒺藜15g,如患者血瘀需加入桃仁15g、丹参30g、红花15g。水煎后取汁300ml,分早期2次服用,每星期需复诊1次,持续用药时间为4星期。

服药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停止使用其他外用药及口服药,日常饮食禁食鱼虾、牛羊肉、辛辣,烟酒等食物,保持饮食清淡,作息时间规律,维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情绪稳定。

1.3 评价标准

治疗后1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痤疮复发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以中医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作为依据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指数超过90%为显效,临床疗效指数为50%-90%为有效,临床疗效指数低于50%为无效,显效和有效为临床治疗有效。

1.4 评价标准

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3/43)6.9%,对照组患者复发11例,复发率为(11/43)25.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痤疮属临床多发皮肤病,中医理论认为痤疮属于面疱、酒刺范畴,主要病因为阴血亏虚、血瘀阻滞、热毒内积等,血虚湿热型痤疮发病区域为脾、胃、肺,血虚为发病的根本,血瘀和湿热是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以养血、活血、清热、燥湿为主[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采取温清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等临床治疗优势显著。西医治疗血虚湿热型痤疮主要采用抑制局部组织炎症,抗雄性激素,抑制皮脂腺分泌,物理治疗等方式,毒副作用较强。温清饮属传统中医组方,具体调和气机、清热解毒、燥湿、养血活血之功效,熟地黄归属于肝肾经,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当归可和血补血,川芎具有止痛、解郁、通达之功效,黄岑具有除湿热、泻火之功效,黄连能够燥湿清热,栀子具有利尿、泻火、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3],不同中药组方联合应用能够活血化瘀,补血行血,清热滋阴,用药过程中不伤血,不滞血,润燥滋阴,实现温补清热、凉血养血、滋阴润燥的统一,与痤疮的发病机理完全吻合,配合采用外用软膏可实现标本兼治的临床效果。

由此可知,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采取温清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徐光镇,刘继洪,李可.三黄痤疮散外敷与火针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疗效比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9):1358-1363.

魏淑相,范国娟.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04):340-342.

左芳.玫瑰痤疮采用火針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6):224.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