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复肝康颗粒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及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2020-03-19刘宏伟
刘宏伟
【摘 要】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复肝康颗粒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6、IL-8、IL-10、TNF-α水平影响及对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60例,予常规的保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复肝康颗粒治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L-2、IL-10、TNF-α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P<0.05),血清IL-2、IL-10、TNF-α水平显著改善(P<0.05),肝功能明显好转(P<0.05),肝纤维情况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复肝康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改善血清IL-2、IL-6、TNF-α水平以及肝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乙型肝炎;复肝康颗粒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中活性成分替诺福韦双磷酸盐可通过直接竞争性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复肝康颗粒为中成药,主要成分柴胡、丹参、香附(醋炙)、黄芪、红花、桃仁(火覃 )、当归、赤勺、白芍(炒)、川芎、虎杖、牡丹皮地等具有活血化瘀、调节免疫、改善肝功能、增强抗病毒药物疗效等功效。本研究目的观察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复肝康颗粒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IL-2、IL-10、TNF-α水平影响及对肝损伤保护作用,为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60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7.5±12.3)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6.2±11.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乙型肝炎的诊断;年龄 20~65岁,男女不限;经病人或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对照组:予以常规的保肝治疗。(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复肝康颗粒治疗方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300 mg,口服1次/d,复肝康颗粒(河北国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g,口服3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 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27%,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IL-2、IL-10、TNF-α水平相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2、IL-10、TNF-α水平 相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降低炎症因子IL-2、IL-10、TNF-α,降低肝脏的炎症反应,延缓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复肝康颗粒为中成药,主要成分柴胡、丹参、香附(醋炙)、黄芪、红花、桃仁(火覃 )、当归、赤勺、白芍(炒)、川芎、虎杖、牡丹皮地等可促进HBsAg滴度下降、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作用,改善肝纖维化肝硬化。
参考文献
黄英男,吴吴,沈锡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2,33(9):5195.
崔富强,王富珍,吴振华,等.中国2005-2010年报告乙型 病毒性肝炎发病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6):483-486.
夏淑林,张振华,叶珺,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3):183-184.
范瑞琴,苏传真,朱刚剑,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 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73例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31-33.
张国民,孙校金,王富珍,等.中国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 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探讨[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3,19(3):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