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起立床在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19李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脑卒中

李春

【摘 要】目的:探讨电动起立床在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4)以及对照组(n=34),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电动起立床,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P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198,P=0.843);经过干预,研究组CPI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t=2.436,P=0.018)。结论:在脑卒中后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干预过程中通过应用电动起立床能够发挥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缓解肺部感染。

【关键词】电动起立床;脑卒中;长期卧床;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98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部分脑卒中患者由于病情较重,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在其卧床过程中,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影响患者恢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在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期间需采取一定措施预防肺部感染,以改善预后。我院对34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了电动起立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选入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经过MRI或颅脑CT检查确诊;肺部感染经过X线检查确诊;卧床时间超过12周;生命体征稳定。此次研究已经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下肢关节出现严重变形者;存在动脉或深静脉血栓者;下肢存在骨折未愈合者。

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49~70岁,平均(58.97±6.11)岁;對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51~69岁,平均(58.12±5.89)岁。在基础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等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予以抗炎、祛痰、解痉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进行手法排痰,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将左右手分别置于胸前以及腹部。吸气时用鼻吸入,尽可能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7~8次/min,10~20min/次,2次/d。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休息时间以及睡眠时间,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必要时予以吸氧。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电动起立床。电动起立床使用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讲解,让其能够充分了解电动起立床的作用以及训练方式,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先协助患者进行下肢关节被动以及主动运动,让患者保持全身轻松。然后让患者平躺于电动床上,背部与床面接触,双脚放在脚踏板上,让肩部与双足保持同宽。以固定带将患者胸部、髋部、足部、膝部固定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节电动床角度。将电动床调节至倾斜30°,让患者开始站立,并由卧位逐渐适应站位,直到患者能够完全站立。训练期间,让患者对着镜子对姿势进行纠正,0.5h/次,2次/d,连续进行两周。固定带保持适当松紧度。若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心率超过120次/min,需停止训练,并让患者平躺吸氧。

1.3 观察指标

采取CPIS量表对患者分布感染症状进行评价,量表涵盖7项指标,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以及气管吸取物培养。量表记为0~12分,分数愈高说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愈严重[2]。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核对后,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CP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198,P=0.843);经过干预,研究组CPI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t=2.436,P=0.018)

3 讨论

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呼吸系统会出现退行性变化,呼吸道黏膜腺体存在一定程度萎缩,病原体容易在呼吸道停留并繁殖,再加上黏膜纤维运动能力下降,局部防御功能所有减退,肺部组织以及气管壁弹性有所下降,会影响分泌物正常排出,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另外,患者咳嗽以及吞咽反射有所减弱,容易出现误吸,也会造成肺部感染。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了电动起立床,结果表明经过干预,研究组CPI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t=2.436,P=0.018),与李凌霄等报道结果相近[3]。通过应用电动起立床能够协助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保持直立体位,有利于促进体位引流,有助于患者排痰。患者由卧位转变为直立体位期间,会对气道产生瞬间冲击力,使粘附于支气管、气管当中的痰痂松动,有利于患者自主咳痰,将痰液排除。在直立体位状态下,患者膈肌有所下降,其肺部通气将得到改善[4]。另外,直立状态会增加机体需氧量,使患者呼吸运动得以强化,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免疫力,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通过应用电动起立床能够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缓解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洪丽蓉,沈国理,宋鸿雁,等.电动起立床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28(02):47-49.

黄雅纯.电动起立床训练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156-157.

李凌霄,娄玲娣.电动起立床在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03):267-269.

王建莉,杨丽霞.电动床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37-238.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脑卒中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两种不同排痰方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