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西药研究
2020-03-19马海利
马海利
【摘 要】目前,根据高脂血症的不同原因,可将其分为高TC、TG和混合性高脂血症。因此,血脂药物还根据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分为相应的血脂类型,同时,根据药物减少血脂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种。本文从药理作用和作用途径两个方面对降脂药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药物开发和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降血脂药物;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一、按药理作用的分类
(一)降低胆固醇(TC)类药物
如果血脂测试结果表明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水平,它可以被诊断为高胆固醇。这些患者主要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胆汁酸螯合剂。他汀类药物较为常见,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对胆固醇合成有抑制的作用,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满意。然而,有些病人在治疗后会出现肌肉疼痛。胆汁酸螯合物主要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常用药物有可乐宁、可乐酚等。这些药物通常具有刺激性气味,胃肠道反应等[1]。
(二)降低三酰甘油(TG)类药物
对于TG水平升高引起的TG高脂血症,通常给予烟酸、贝特和深海鱼油ω3降脂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减少脂类物质的释放和合成,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和排泄。然而,使用这些药物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胃肠反应和服用槟榔降脂药物后肝肾功能的改变。烟酸类药物易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而长期使用深海鱼油中的ω3脂肪酸可引起出血、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三)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类药物
当TG和TC同时升高时,该患者被诊断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对于这些患者的临床用药,需要结合烟酸、贝齐等治疗药物与洛伐他汀等药物联合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患者TG、TC的比例使用剂量。配置时,注意使用合适的药物配伍,考虑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并遵循低剂量药物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血清丙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标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剂量,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二、按照作用途径的分类
(一)抑制内源性脂质合成类药物
研究表明,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在肝内胆固醇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胆固醇合成率限制酶。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的合成抑制剂,可与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良好结合,有效阻断或减缓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达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目的。另外,还发现角蛋白合酶是另一种在人胆固醇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的酶。它与人体胆固醇的合成密切相关,是调节血脂药物的新靶点。文献中报道的此类物质的抑制剂大多来源于微生物代谢,如裂殖抑素和ZaragozicAcid化合物。裂褶菌素是裂褶菌产生的一种抑制剂,当浓度为0.01~0.02微米/升时,对大鼠肝脏微体sqs有明显抑制作用。裂殖抑素已被证明可以抑制口服大鼠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2]。
(二)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类药物
方沐潮等[3]研究指出,肠道组织具有一定的吸收胆固醇的能力。它的能力对血液胆固醇水平有不同的影响,而胆固醇抑制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目前,临床实践中使用的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小麦布。临床对照结果表明,氟伐他汀的简单使用对患者的血脂和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影响,而单纯应用依折麦布的患者的LDL-c水平明显降低,表明依折麦布具有显着降低血压。
(三)促进体内脂质代谢、转运和排泄类药物
1. 乙酰辅酶 A 转移酶抑制剂
乙酰辅酶是催化长链脂肪酸合成胆固醇酯的关键酶。它不仅在维持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胆固醇吸收和脂蛋白组装中也起重要作用。它在保护肝细胞免受胆固醇过度损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乙酰辅酶A转移酶抑制剂已成为脂质调节药物研究人员的重点,例如阿伐麦布等药物的最新开发。
2. 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药物
已经发现,体内大多数胆固醇是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而被运输和代谢的。密度脂蛋白代谢的关键过程之一是吞噬和清除密度脂蛋白受体。数据显示,血液中75%以上的高密度脂蛋白被干细胞表面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清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康斯汤(以山楂、大黄、水芹菜为主要成分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药物)治疗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氧化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受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3.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甘油三酯交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增强ce活性有利于提高hdl中ldl、vldl等脂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血浆hdl-c水平,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目前,最有效的胆固醇酯转运抑制剂是由默克公司开发的anacetrapib,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研究表明,该药具有较强的降脂活性,对电解质、血压或醛固酮水平无不良影响,耐受性好。
4. 增强胆固醇 7a-羟化酶(CYP7a-1)活性藥物
胆固醇7a羟化酶是胆固醇代谢为胆汁酸的重要限速酶,在体内清除胆固醇起着重要作用。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多糖组大鼠血清ldl、tc水平明显低于高脂组。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胆固醇7 a-羟化酶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增加总胆汁酸的排泄粪便。
5. 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抑制剂
结果表明,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体可催化甘油三酯、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的跨膜转运。因此,抑制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体可有效减少小肠cm的合成和肝脏vldl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浆ldl、vldl和tg水平的目的[4]。
三、结语
目前,降胆固醇药物的应用和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高脂血症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降低胆固醇药物的需求将会增加。因此,将加强对降低胆固醇药物的研究,增加国内降低胆固醇药物的产量是未来的趋势。
参考文献
杨静.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2(14):2918-2919.
张杰,许月芳.我院 2011-2013 年调节血脂药用药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5,30(1):85-87.DOI:10.3969/j. issn.1004-2407.2015.01.024.
方沐潮,曹乐,贝伟剑.依折麦布对饮食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吸收及代谢相关靶点的调节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7,31(2):219-223.DOI:10.3969/j.issn.1006-8783.2017.02.017.
孙康悦,李颖,李悦琪,等.国内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7,32(1):122-124.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7.01.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