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2020-03-19郑丹侠
郑丹侠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希望能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其护理效率。方法: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这个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180名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针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没有进行相对应的风险探究并采取防范措施,而观察组患者有效分析和总结消化内科可能存在着相关护理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护理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和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方面,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这种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s of research, in this stud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of random against in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our hospital within the time of 180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and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focusing on analysis and explore the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nurses nursing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hoping to fundamentally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Now for the whole research process and related content to make the following report.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结合研究需要,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这个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180名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着重分析和探究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希望能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其护理效率。现在针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相关内容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这个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180名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针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98例,有女性患者82例,最大的是86岁,最小的是24岁,平均年龄是45.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析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没有进行相对应的风险探究并采取防范措施,而观察组患者有效分析和总结消化内科可能存在着相关护理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护理防范对策。两组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护理之后,对其护理风险发生几率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
1.3 观察标准
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这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22.0統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t检验,当P<0.05时,代表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和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方面,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3.1.1 物理性危害
护理人员在具体的医疗护理过程中要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操作,例如,打针,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容易造成针刺伤,刺伤之后特别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特别是血液感染。而在和患者、家属以及医师的接触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工作环境和噪声的影响,出现比较明显的听力下降、头痛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此以往,会造成护理人员出现典型的职业病。
3.1.2 化学性危害
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实践中,护士会经常接触相关药品,所以特别容易受到药品的化学性伤害。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实践中,所涉及的化学性危害主要包括细胞毒素药物、消毒灭菌剂、麻醉废气等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对护士的记忆力、理解能力等会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护士处于怀孕的状态,还可能导致其流产。
3.1.3 生物性危害
在消化内科护理实践中,还会面临很多方面的生物性损害,特别是消化内科中,很多疾病的传染性都特别高,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做好相对应的防控措施,极有可能使疾病进一步传播,造成护理人员受到感染,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3.2 防范措施
3.2.1 物理危害的防范
首先,切实有效的预防针刺伤危害。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要确保在进行针刺操作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规避针刺伤,科学合理的处理针头,从根本上规避其他人不慎或者错误操作,导致造成护士自身出现针刺伤,特别是不能把废弃的针头丢弃到垃圾桶中,防止伤害到保洁人员。其次,在物理危害的预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好噪音危害,可以检修相对应的医疗设备,确保医疗器械在应用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出现噪音。同时,医院方面要配备相对应的隔音设备和设施,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更少的受到噪音危害,以更加健康完善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3.2.2 化学危害的防范
要着重分析护理实践中的相关化学危害,并结合分析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例如,在消化内科护理实践中,化學消毒灭菌剂可能带来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护理实践中,要着重分析相关方面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进行甲醛消毒灭菌的时候,要确保在无菌箱中进行有效操作。如果消毒完毕之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通风,有针对性的释放出全部的残留甲醛气体,确保医护人员有更加健康洁净的工作环境。
3.2.3 生物性危害的预防范
在具体的消化内科护理实践中,针对相关方面的传染性疾病,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要着重认识相关病症,把握相关特点,并进一步加强相关危害的预防。例如,如果在护理实践中接触到某些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人,要尽可能杜绝唾液接触,在护理实践中戴好口罩,最大程度上规避唾液飞溅所带来的危害。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全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通过分析和相应的调查,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消化内科护理的风险,从根本上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付志红.关于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