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障碍、康复训练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评价*

2020-03-19麦兰芳张心开张学勇廖小明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针西药康复

麦兰芳 张心开 张学勇 廖小明 沈 菲

脑卒中后抑郁,是在脑卒中后出现的情感障碍疾病,即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滞等症状,其在脑卒中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会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其神经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1,2]。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抑郁,其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等的恢复造成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脑卒中的复发率[3],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因此,强化患者的治疗干预,意义重大。中药、电针、西药是对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其治疗的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主要分析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障碍、康复训练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5月—2019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均值为(56.50±9.56)岁,病程均值(1.20±0.51)年,男122例,女88例。随机分组,即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组C、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对照组D各30例,同时以无抑郁的脑卒中患者30例为空白组,空白组年龄均值(57.01±8.73)岁,其中男17例,女13例。8组受试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代表组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且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确诊存在脑卒中后抑郁;②性别、年龄不限;③自愿参与本研究、依从性好,住院时间10 d以上。

1.4 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后中重症抑郁患者;②接受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者,或其他影响疗效药物者;③哺乳期、妊娠期者;④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精神障碍、免疫缺陷、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者;⑤依从性差者;⑥正参与其他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A(中药组)实施纯中药(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治疗:柴桂温胆定志汤药物组成:竹茹10 g,大枣5枚,枳壳10 g,柴胡10 g,黄芩10 g,茯苓20 g,生姜10 g,桂枝10 g,赤白芍10 g,远志10 g,半夏10 g,党参10 g,陈皮10 g,菖蒲6 g,炙甘草6 g;肝气郁结者,加苏梗、香附;气郁化火者,加栀子、牡丹皮;痰气郁结者,加浙贝、瓜蒌;心脾两虚者,加酸枣仁、丹参、五味子;肝肾亏虚者,加桑葚子、首乌、天冬;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治疗组B(电针组)实施纯电针治疗:电针主穴取内关、百会、太冲、神门等督脉经穴,肝气郁结者,加期门、膻中;气郁化火者,加侠溪、行间;痰气郁结者,加阴陵泉、丰隆;心脾两虚者,加心俞、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肝肾亏虚者,加三阴交、太溪、肾俞、肝俞。配穴以补虚泻实法进行操作,内关、太冲实施泻法,百会、神门实施平补平泻,每日2次,每次时间为30 min。治疗组C(药针结合组)实施中药(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其中药治疗方案与治疗组A一致,电针治疗方案与治疗组B一致。对照组A(中药加西药组)实施中药(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舍曲林)治疗:中药治疗方案与治疗组A一致,盐酸舍曲林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64)口服,每天1次,每次50 mg。对照组B(电针加西药组)实施电针联合常规西药(舍曲林)治疗:常规西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A一致,电针治疗方案与治疗组B一致。对照组C(药针加西药组)实施中药(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与电针、常规西药(舍曲林)联合治疗:常规西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A一致,电针治疗方案与治疗组B一致,药治疗方案与治疗组A一致。对照组D(单纯西药组)实施常规西药(舍曲林)治疗:盐酸舍曲林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64)口服,每天1次,每次50 mg。空白组不实施治疗。

1.6 观察指标对8组受试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评价抑郁状态,评分越高者,抑郁越严重)、ADL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越高者,其评分越高)作观察,并分析7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治愈:症状消失,NIHSS评分降低75%及以上;显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其NIHSS评分降低50%及以上,75%以下;有效:患者的疾病症状有效减轻,其NIHSS评分降低25%及以上,50%以下;无效:患者的疾病症状未改善,其NIHSS评分降低不足25%;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D评分、ADL评分治疗组C与对照组C治疗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ADL评分高于其他组,P<0.05。治疗组C与对照组C,相较于空白组,其HAMD评分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组ADL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HAMD评分(分)ADL评分(分)治疗组A3013.36±2.5144.30±6.71治疗组B3015.20±3.1445.23±7.06治疗组C306.02±1.1763.89±6.22对照组A3012.33±3.1846.79±7.50对照组B3013.01±2.9847.30±6.29对照组C306.01±1.3064.50±5.33对照组D3018.66±5.2941.77±5.85空白组305.26±0.6385.63±5.20

2.2 康复效果治疗组A和对照组C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其他组别,P<0.05,但2组康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7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主要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出现,死亡率较高,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差,且患者经治疗后,会伴有一定的抑郁心理,因此,临床应加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效治疗干预,以促进其不良情绪的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5]。西医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是采用抗抑郁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以此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的缓解,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6]。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C、对照组C治疗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ADL评分高于其他组。治疗组C与对照组C与空白组相比,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空白组ADL评分明显更高;治疗组A与对照组C康复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但2组康复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针药并用,能够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效果,改善其抑郁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在中药、电针的基础上,配合西药治疗,并未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中医认为,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患者中风后,其痰瘀内生,气机逆乱[7]。柴桂温胆定志汤,其主要的药物成分包括定志丸、温胆汤、小柴胡汤等组成,其中小柴胡汤具有振奋肝胆脾胃、疏肝解郁、补中益气等的作用[8];定志丸中的茯苓可利窍祛湿,补心益脑,有助于养神的作用发挥,远志、菖蒲能够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且能够醒脑神,人参可补五脏、益元气、安精神、定魂魄,起到开心健脑的作用;桂枝联合应用,可疏肝解郁、清风达木、温补心胆阳气。诸药联合应用,攻补兼施,寒温并用,可起到养脑醒神、豁痰开窍、疏肝解郁、温补心脑等的效果[9]。针灸是中医学的一种,其可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理疗干预,发挥双向调节的效果[10]。现代研究认为,督脉是阳脉之海,手足三经,均可在此交会,因此,可起到全身阳气调节的作用。督脉通于脑,因此,督脉与脑之间关系密切,临床为患者实施治疗,疏通督脉,能够醒神开窍,促进脑髓的修复,同时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可对人体情志进行调节,因此,应选择肝经、心经、督脉等穴位。治疗中,选择百会穴,能够醒脑开窍[11];神门是心经原穴,而内关则是心包经络穴,两穴可对心神调理,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内关穴还可宽胸理气。太冲穴能够疏肝解郁。根据辨证的结果,合理选穴,能够安神宁志、健脾调神,对脏腑气机调节。谭贵苗等[12]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针药并用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更好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本研究结果与谭贵苗等[12]的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但是本研究同时加入了抑郁评分的研究,表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针药并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缓解其情绪障碍,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电针西药康复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