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观察

2020-03-19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肝血四物汤干眼

李 雪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即各种因素所致泪液的质、量异常或者动力学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且伴有眼部不适,导致以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眼部发痒、异物感、针刺感、灼烧感、视力波动等症状,同时因反射性眼泪刺激分泌,导致眼部肿胀、出血,并出现稠状物,长期可导致眼表炎症、视力损害、结膜病变等情况发生[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的加重,空调、电脑、手机等频繁使用,疲劳驾车,以及工作压力等使干眼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目前,流行病研究显示,干眼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21%~30%[2]。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湿房镜、泪道栓塞等方式治疗干眼症,而中医学则发挥其传统优势,运用内治、外治、针灸等方法,使机体脏腑功能平衡,气血津液充足,化生泪液有源,泪液不乏,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因此,本研究就明目四物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肝血不足型干眼患者68例,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6~65岁,平均(43.29±2.27)岁;病程1~5年,平均(2.74±0.38)年。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8~64岁,平均(41.55±2.86)岁;病程1~6年,平均(2.91±0.64)年。对比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眼科学》[3]中有关干眼的诊断标准,即眼部干涩、有异物感、痛灼感,对外界刺激较敏感。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4]肝血不足型,主症:目珠干燥乏泽、干涩、畏光、眩晕;次症:心悸失眠、耳鸣、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②维生素A严重缺乏者;③合并免疫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或不耐针刺者;⑤具有精神疾患或抑郁症,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商品名爱丽,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090022,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30681,规格:5 ml)治疗。患者取仰位或坐位,头后仰双目视上,分开上下眼睑,滴入大眦角或白睛下方1~2滴药水,放松上下眼睑使药液均匀分布眼内。1滴/次,4次/d,治疗4周。用药时注意避免滴眼液瓶口触碰手指、眼睑和睫毛,并避免药液直接滴在角膜上。观察组口服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疗法,明目四物汤成分:牡丹皮、泽泻各6 g,乌梅、白芍、茯苓、山萸肉、山药各9 g,红花、熟地黄、菊花、枸杞子各12 g,加水煎煮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饭前温服,1剂/d。针刺疗法:主穴:晴明、攒竹、承泣、四白、合谷、丝竹空、百会、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采用局部主穴与远端配穴结合应用,手法为平补平泻法,留针 30 min,速进针法刺入,6次/周,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①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FL:取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辽宁美滋林药业有限公司,辽食药/20149012号),用 1~2 滴无菌生理盐水将浸润荧光素钠部分蘸湿,将蘸湿部分轻触受试者结囊膜内,在裂隙灯下使用钴蓝光观察荧光素钠染色后的角膜。根据检查结果将角膜分4个象限,无染色为0分,有染色者则分为轻、中、重3级,共12分,分值越高,角膜病变越严重。SIT:取刻度为40 mm×5 mm的泪液分泌检测滤纸条(辽宁美滋林药业有限公司,辽食药/20149012号)置于患者下脸内1/3结囊膜内,闭眼5 min,根据泪液在试纸上分泌长度判断干眼程度。正常值10~25 mm/5 min,<10 mm/5 min为低分泌,<5 mm/5 min为干眼。BUT:正常值10~45s,<10s为泪膜不稳定。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5]将临床症状进行分级量化,目睛干涩0~6分;视物疲劳0~3分;异物感0~3分;眼红0~3分,证候积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

2 结果

2.1 FL、SIT、BUT治疗4周,观察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SIT、BU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FL、SIT、BUT对比 (例,

注:与组内治疗前对比,1)P<0.05

2.2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4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例,

注:与组内治疗前对比,1)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干眼属 “神水将枯症”“干涩昏花症”“白涩症”或“燥症”等范畴,主要因外感燥邪,肺阴不足,不能上润目睛;或脾虚气弱,不能运化水湿,清阳不升,不能泪液上营;或脾胃湿热,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或肝肾阴虚,虚弱蒸灼,泪液生化无源等。眼科名医陈达夫教授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提出“肝经的玄府畅通,肝气既能上升;肝气上升,则目中既有主宰,五脏之精,各展其用,安能辨五色。”进一步阐述了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目能视,则目能视物辨五色与玄府畅达的密切关系[7]。因此,该病与五脏关系密切,尤其是肝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中论述:“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因此,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需以补血养肝、滋阴清热明目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观察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SIT、BUT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服用中药制剂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疗法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明目四物汤中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辅以牡丹皮、熟地黄、白芍可补血滋阴、平抑肝阳;茯苓、泽泻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辅以乌梅、山药可收敛生津、滋养强壮;山萸肉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辅以枸杞子、菊花可益精明目,滋补肝肾、疏风散热。以上诸药合用可滋养补肾、清肝明目,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眼干眼涩等临床症状。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特色之一, 主要通过刺激神经兴奋、促进泪腺、睑板腺主动分泌泪液,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等环节起到疗效。晴明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为经外奇穴,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眩涩等症;承泣属足阳明胃经,配合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可补益气血、祛风清热;同时风池穴为祛风要穴,配合远端取穴,可调理脏腑功能,通经脉、调气血,调和阴阳,从而促进泪液分泌。四白属足阳明胃经,与合谷、风池可治风热目赤肿痛,眼眶瞤动;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刺之可疏风清热,明目安神;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太冲属足厥阴肝经,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可健脾化湿,清阳上升,滋养于睛。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将药物作用于人体,可改善机体体质,调和脏腑功能。明目四物汤可补肝血,泻肝热,调和脏腑,使肝血充足,上濡于目,并配合针刺治疗,标本兼治,促进眼表功能恢复[8]。在针药并用过程中,主要有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和反效制约的作用。如减小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优化中医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发挥其各自长处,以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肝血不足型干眼患者服用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血不足型体征,恢复患者眼表角膜损伤。

猜你喜欢

肝血四物汤干眼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这些信号提示肝不好
肝之气血理论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探讨
竟是“干眼”找上门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