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补肾强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2020-03-19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壮骨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金 华

骨质疏松症(OP)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为主要特点的骨代谢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及绝经后妇女,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OP患者多有慢性骨骼疼痛、驼背、身高降低等临床表现。骨折是OP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是危害老年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钙吸收,但该疗法不能完全治愈,且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2]。因此更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水平,增强临床疗效意义重大。中医将OP归于“骨萎”“骨痹”等范畴,认为肾虚是其主要病理机制,对该病的认识历史悠久。中药补肾疗效显著,可从多方面对肢体进行调节,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BMD)的目的[3]。故本次研究使用自拟补肾强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骨代谢水平变化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112例O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4];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关于“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OP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者;②近3个月内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③年龄在40~78岁;④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⑤无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⑥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者;⑦对本次研究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嘱2组患者均食用低盐易消化饮食,可多食高钙及丰富维生素食物,并适量补充蛋白质,注意饮食均衡。同时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碳酸钙D3片(生产企业:惠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600 mg钙/片,国药准字:H10950029),1片/次,2次/d,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强骨汤治疗,具体方药如下:熟地黄15 g,山药15 g,淫羊藿12 g,山萸肉10 g,狗脊10 g,肉苁蓉10 g,骨碎补10 g,怀牛膝10,菟丝子10 g。气虚者加当归15 g,黄芪20 g;阳虚者加肉桂12 g;阴虚者加玉竹10 g;疼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各9 g。上药加清水煎煮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饭前温服,1剂/d,共治疗6个月。

1.4.2 观察指标①使用X线骨密度仪(天津晟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水平,以患者BMD水平最低处作为比较值。②骨代谢[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钙(U-Ca2+)、尿脱氧吡啶酶(DPD)]水平。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集2组患者喉部黏液标本,经ELISA检测患者BGP、ALP、DPD水平;取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晨尿,使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法检测患者U-Ca2+水平。③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力状态、情感职能共6个方面,最高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密度增加,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工作劳累后症状复发,休息后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休息后症状不缓解,需药物治疗[7]。临床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BMD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BMD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BMD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骨代谢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BG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ALP、DPD、U-Ca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骨代谢水平比较 (例,

2.4 2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OP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8]。西医多使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及骨矿化等药物治疗,但多起效慢,需长期服用,且价格较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辨证论治的原则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OP属中医“骨痹”“骨萎”等范畴,肾主骨生髓,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气均由后天水谷精微所充养,肾虚则精亏,气血生化乏源,无以生髓生骨,导致骨髓空虚、疲软无力,骨失所养,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故治疗当以补肾壮骨为主。本次研究使用自拟补肾壮骨汤中熟地黄补血养阴、益髓填精;山药益气养阴、健脾养胃;淫羊藿益精气、强筋骨,为补肾壮阳之要药;山萸肉具有健脾胃、补肝肾、益气血之功效;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骨碎补补肾健骨、续伤止痛;怀牛膝活血散瘀止痛;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诸药合用具有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益髓填精之功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由于一方面碳酸钙D3片能促进钙的吸收,均衡饮食及适当锻炼能确保维持骨量;另一方面补肾壮骨汤具有补肾健脾,益髓填精之功效,从根本上调节脏腑机能,促使患者骨形成。BGP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活性多肽,在调节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ALP是反映成骨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之一,二者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9]。本研究对患者骨代谢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代谢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可能由于方中牛膝、熟地黄、淫羊藿、山萸肉、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作用有关。同时熟地黄提取物还能影响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偶联,抑制破坏骨细胞的生成及活性[10]。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11],骨碎补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质,保持骨质结构完整,增加骨细胞活性,促进钙沉积等作用。此外,本研究中2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由于补肾壮骨汤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骨代谢水平,增强骨密度。

综上所述,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壮骨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Runx2、Osx及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工艺止痛壮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观察
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