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及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

2020-03-19刘洋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桡动脉成功率心功能

刘洋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心脏缺血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发现人体血管腔内狭窄及斑块形成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引发,病情严重时有血管破裂的风险,或者血管内完全堵塞形成血栓,阻断心肌的血液循环与供应,临床表现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较为典型。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增高,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病之一[1]。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需长期服药,且不能改善急性严重发作的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术一般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PCI,手术操作时可有不同的入路方式,临床多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TFI)两种方法[2-3]。对于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作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择本院2016 年2 月至2018 年6 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 例选为对比资料,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对照组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50~75 岁,平均(68.78±6.72)岁;病程为 1~2 年,平均(1.36±0.24)年。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53~78岁,平均(69.21±6.63)岁;病程1~3 年,平均(2.14±0.37)年。将上述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选用TRI,消毒完毕后,将手臂伸直,放置于臂托上利于操作。麻醉后,在近心端的腕横纹处,测定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进行穿刺。将穿刺针置入桡动脉鞘管,缓慢推入治疗药物,随后用造影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选用适宜的导管。完成手术操作后拔出鞘管,压迫止血穿刺部位,观察患者上肢的一般情况。随后撤掉止血器,患肢制动。对照组采用TFI,局麻后,选取股动脉搏动处最强点进行穿刺。将穿刺针置入动脉鞘管,注射药物完毕后,介入治疗方法与桡动脉组相同操作。完成手术后拔出动脉鞘管,进行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患肢制动。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手术临床疗效,包括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标准:介入术后残余狭窄≤20%,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达 3 级血流;②对比两组心功能,心功能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③对所有患者手术前、手术后48 h 内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8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指标水平血清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④统计其3 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外周血管血肿、皮下气肿、渗血、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58.38±12.11)min,与对照组的(60.42±12.13)min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2,P=0.517);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比较 例(%)

2.2 两组术后心功能评价比较

观察组术后LVEF、LVEDD 及LVESD 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心功能评价比较 (±s)

表2 两组术后心功能评价比较 (±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 LVEF 0.62±0.12 0.76±0.18 3.545 0.001 LVEDD/mm 45.42±6.42 53.38±8.51 4.090 0.000 LVESD/%44.27±5.14 52.39±7.13 5.060 0.000

2.3 两组血清BNP、MMP-9 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BNP、MMP-9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BNP、MMP-9 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3 两组血清BNP、MMP-9 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血清BNP、MMP-9 水平比较 (±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 BNP/(ng/L)术前481.62±110.12 479.76±112.18 0.065 0.949术后315.42±116.52 219.38±88.51 3.595 0.001 MMP-9/(ng/mL)术前414.27±145.14 410.39±147.13 0.103 0.919术后244.27±85.14 180.39±57.13 3.413 0.001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且冠心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长,相关资料显示,冠心病的病死率逐年上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4]。

临床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中,一般首选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急性发作及严重性冠心病发作患者,临床疗效有限,不能够及时快速地治疗和改善患者病情。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其中就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与传统及药物治疗相比,采用介入的微创方式可减少患者机体的损伤,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严重病情,且具有风险小、效果好的临床意义[5]。临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治疗时,一般采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入路方式。TFI 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常用方法,穿刺简单方便,技术易握,方便快捷[6-7]。但此手术方法产生的局部并发症较多,术后容易出现肿胀出血或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相比TFI,TRI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TRI 方法术后止血方便,因为桡动脉位置较为表浅,降低穿刺部位局部血肿和出血的发生率,且能够达到和股动脉穿刺一样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均未见明显差异,因为两种手术方法均为微创式手术方法,都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动脉管腔直径较大,穿刺容易,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成功率[9-10]。但观察组的并发症较对照组低,由于桡动脉在皮肤表浅位置,易于穿刺,无重要神经血管伴行,术后利于压迫止血,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TRI术后心功能指标高于TFI,原因在于股动脉的解剖位置较桡动脉更深,在采用股动脉穿刺治疗时,穿刺操作不当或失误会引起动脉损伤及血管破裂等危险情况,影响术后患者心功能情况,然而桡动脉位置表浅,可避免相关并发症,减少术后患者出血的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11-12]。因此,微创介入治疗冠心病采用TRI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TRI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TRI 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且利于调节术后血清BNP、MMP-9 水平,是治疗冠心病患者首选的微创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桡动脉成功率心功能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女性患者冠脉介入诊疗入路血管的选择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